admin @ 07-01 05:32:25   全部文章   0/243

mixx慈溪老手艺丨逍林箍桶传人孟祝君-溪上文化传播

慈溪老手艺丨逍林箍桶传人孟祝君-溪上文化传播

1954年,合伙栖身于逍林关帝庙手工业工场里的篾匠、木匠、泥水匠等分道扬镳,各找地方,分别成立了竹器社,木器社等合作社。木器社选址在择浦乡宏跃村,地处周塘西路。当时社里集中了木工(造房、做家具的木匠)、圆木工(即箍桶匠)、雕花匠、漆工及棕棚匠等诸多工种。我要说的却是22年后学艺的新一代圆木工,名叫孟祝君。
孟祝君出生在上世纪国家暂时困难的1962年,由于特定年代的特定政治环境,这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孩子(父亲和姑姑都是老师),却只读了两年初中,就辍学跟着木器社里的舅舅学箍桶的手艺。因为他的祖父孟新洲曾是蒋介石“文胆”陈布雷的幕僚,负责向陈布雷传送信函及报刊。全国解放后,这个有着国民党反革命职业背景家庭的年轻人,只能选择自力更生的手工业行当了。幸亏他的外祖父及两个舅舅都是箍桶世家,投奔他们学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那是1976年,他才15岁。
早春二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穿过街道小巷,沿沙滩路江西岸南行,最后来到江边一个堆满楝树的院子里。一进入大厅,满眼是半成品和待加工的幢篮、桶、盆之类的产品。在大厅东边的工场里,一位正在潜心工作的中年男子抬起头沙祖康简历,一副浓眉大眼的笑靥出现在我眼前,红润的方盘脸洋溢着快乐。他的乐观豁达似春风扑面而来,马笑舒深深感染了我。
他说他叫孟祝君,好一个吉祥的名字,追着他的话语,我幽默地跟上一句:祝君好运!引来一阵笑声。就这样小郑多彬,我认识了孟祝君。他随即离开了工作台漳平小鱼网,走了出来,我握着他粗糙的手。他的手刚劲有力,敦厚结实的身子虽不高大,却潜藏着一股能量,看得出这是长年累月劳动的结果。
祝君指着八角茶盘、升子等器具向我介绍起它们的制作工艺:
一要选料,做这些器具一定得用楝树木头,楝树不但质地坚硬,花纹美观,而且它不会变形;但若制作蒸桶、水桶之类的器具则要选用杉木,因为杉木耐磨蚀,经受得住潮湿。
二是落料,这就要有过硬的估计能力,做到不伤料不浪费,得靠精密的计算。
三是锯坯ca979,桶、盆等有许多曲线型的板块,弧度大小各不相同,再用竹钉并起来;当然也有平直的底板和盖板,同样也要用竹钉拼接起来。所以,先要用样板划出线条,再用绕锯顺线条锯出毛坯,这个毛坯的数量要不多不少地刚好凑齐围成360度的一个桶壁。没有过硬的本领,是无法完成的。
从毛坯到成品,还得刨平片与片的吻合斜面,再在斜面上钻孔,插竹钉,合缝,配底,上箍和晾晒;然后打磨,绘画或上漆等等十至十五六道工序。所需的工具除了上述的锯、钻和平刨外,还有滚刨、圆刨、线刨等等。可想而知彭水诗案,一只只的桶盘都是用一块块的各具弧度、斜面和推拔的面结合而使之致密,需要有何等技巧与智慧呵!就单独一个成品来说,完成全部工序,就得化十天时间。为了节约时间,祝君采用交叉工作法,把不同的产品交替制作,从而赢得时间。他们夫妻俩“夫作妇随”,共同努力,每天连轴转地工作着,一年365天没有休息的时间。
由于大批价廉物美、轻巧耐用的塑胶和铝合金桶盆纷纷上市汪达尔萨维奇,渐渐地祝君制作的木制桶盆无人问津。1989年,嗷嗷待哺的女儿刚满两岁,生活日渐陷于困境。为了生存,他加入了木匠的行列,去周边乡镇的家庭制作家具,装修房子。当时买不起自行车,就靠两条腿,奔波在新浦、附海,奔波在观城、周巷,横河、浒山……起早落夜、两头黑地行走几十里路是家常便饭。这一干就是十五六年。
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怀念起祖先曾经流传下来的那些精巧厚重的木制桶盆,把它们作为嫁妆,陪送给出嫁的女儿,尽管价格不菲,但这些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却是那些塑胶和金属制品所永远无法比拟的。
凭着十多年制作圆木器具的声望,向祝君求索订货者纷至沓来,业务量越来越多。祝君终于中止了木匠生活,重新握起圆刨、滚刨回归到桶盆盘的生产上来了。
为了弥补十几年木匠生活带给自己在圆木制作上的生疏林汉洋,祝君把目光投向书本和媒体,如饥似渴地接受新知识阿迪江,了解市场行情,设计出诸如八角茶盘、八角长盘等新的盘子。为了解决街头巷尾一些“新慈溪人”开设的点心摊点蒸糯米所需的器皿,祝君专门设计制作了长壁、多孔底加盖的蒸桶,很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祝君又设计了铜箍的焊接方法,摆脱了请别人加工的羁绊,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节约了时间姚诗涵。
慢慢地,祝君制作的木器,简直到了奇货可居的地步。祝君并不因此心生杂念雇佣女友,哄价抬价,粗制滥造娄成就。mixx“诚信”二字是他心中永不磨灭的红杠杠。
回报社会,感恩大众又是祝君心中的意愿,他曾约了几个有不同特长的师傅,作为志愿者,去横河山区为人们修理圆木家具;他主动联系慈溪、余姚二地博物馆,把外公和自己留下来的一些制作工具赠送给博物馆收藏。
然而,祝君心中也有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他一直在想,自己已55岁,花甲在望,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个圆木家具的制作技术将后继无人呵方敏仪!他很想招一个聪明的、肯吃苦的年轻人,把全部技术传授给他,让祖先传下来的老手艺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往期精彩回顾:
1、慈溪老手艺丨竹篾灯笼
2、耄耋老人王存纳之伏龙深情
3、罗水其近著丨观云楼藏扇集锦
4、溪上原创丨越窑青瓷中的文房用品
5、溪上警营书家丨李建锋
6、溪上摄影丨大美伏龙山

转载于逍林勒子桥公众号(来源:逍林镇文联)丨文:张文勤
责任编辑:小鱼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