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i日本人为什么是全世界最会卖特产的人?-知道分子工作室
日本人为什么是全世界最会卖特产的人?-知道分子工作室
日本青森县观光物产馆。
“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令日本人赋予所有物品以生命,敬物之心也由此而生。因为“万物有灵”,所以也心怀惜意,所以“不要浪费”。这种惜物敬物之心,便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生活美学。
文/唐辛子
凡是来过日本旅游的人,一定见过日本各地的“物产馆”,在高速公路停车休息处、在大大小小的电车车站内、在不同旅游景点的道路边,物产馆无处不在,抬眼可见,数量多到无法确切统计,可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物产馆”。
虽然物产馆里摆放的东西也可称为“商品”,但它不同于普通商店、超市。商店、超市只负责兜售日常用品或流行时尚,物产馆则担负着更多重任:它不仅仅是推销当地传统工艺与乡土特产的场所,更是宣传当地风土人情、文化传承、自然环境的一个窗口。
目前日本的实体物产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建在地方自治体当地的“家乡物产馆”,另一种则是开在东京、大阪等繁华都市中心地带的“Antenna Shop”。“Antenna Shop”与“家乡物产馆”功能相近,是地方自治体或地方企业延伸到大都市枢纽中心的一个触角。根据财团法人“地域活性化中心”所做的统计,仅仅在东京首都圈,来自日本各地的“Antenna Shop”目前就有52家,且数量逐年增加。
日本各地的物产馆如此之多,与日本的地方自治体对于家乡传统的守护、日本政府支持地方品牌开发的政策密切相关摩合罗传。现在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都拥有不同的地方名特产,如秋田的“秋田米”、博多的“博多明太子”鱼子酱、京都的“京蔬菜”、爱媛的“爱媛橘”等。所有这些冠以地名的特产,都在日本有口皆碑,拥有稳定的“粉丝群”。
日本的地方性特产深受人们喜爱孙孟全。日本人内心深处的家乡物产情结
地处日本中部山区的岐阜县高山市,在古代被称为“飞驒国”,因此,日本人说起高山市时,都会习惯地称之为“飞驒高山”。“驒”指呈麟状斑纹的青黑色骏马。据《续日本记》与《万叶集》相关记载,大宝二年(702年)“飞驒国”曾向当时的文武天皇进献过神马。神马祥瑞,天下大赦,“飞驒”的地名便由此而来。
飞驒属于日本的内陆地区,地形多为山林与盆地,因此生活在当地的人,主要是从事林业的山民和从事耕作的农民。而丰富的山林资源,令飞驒能工巧匠辈出。奈良时代,日本大兴佛教,广建庙宇,飞驒地区因此每年派遣百名左右的工匠前往当时的首都奈良。从圣武天皇的甲贺宫,到日本全国各地的国分寺,甚至到后来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东山银阁寺,都由飞驒工匠建造。除此之外,飞驒地区至今保存完好的世界遗产“合掌造”民居和拥有300多年历史的高山江户街,都是“飞驒工匠”的杰作。
因为这样的匠人历史渊源,飞驒地区的观光产业极为发达。而带动飞驒观光产业繁荣的,除了飞驒山区丰富的森林环境、几百年来保存完好的日式建造群,还有飞驒匠人心灵手巧的遗传基因。漫步在高山的江户街区或市街,满目都是制作精湛、匠心独具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既充满飞驒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的审美情趣与个性,因此极受游客的青睐。手工艺街总能看到穿着和服的旅客。
例如飞驒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猴宝宝”,是飞驒从过去一直流传于民间的传统布艺娃娃,飞驒方言称为“さるぽぽ”。“ぽぽ”是飞驒方言“宝宝”的意思。而“さる”的发音,在日文中则具有双重含义:一指“去る”,是除厄去灾的意思;二指“猿”轻灵佩剑,代表“家庭猿(圆)满”。
“猴宝宝”的造型也极为讨好:双腿前伸、两臂高举,仿佛一个猴小孩正在高呼“万岁”的坐姿造型。传统的“猴宝宝”全身为红色——这是自古以来表示辟邪消灾的颜色。而近年在“猴宝宝”被指定为“岐阜县乡土工艺品”之后,又开发出绿色、蓝色、黄色、黑色、金色、银色、粉红等各种不同颜色的“猴宝宝”,分别代表着健康运、金钱运、恋爱运、学习运等不同的运气,满足现代人各种不同的心理需求。
若仅仅如此,“猴宝宝”在人们心目中,仍然只是一个玩具性质的吉祥物。因此,飞驒人还通过传统信仰赋予“猴宝宝”更深层的含义:在飞驒高山有为“猴宝宝”专门建造的“猴宝宝神社”,nici并一年一度地举办猴宝宝供养仪式。作为飞驒地区的吉祥代表物,飞驒人通过宗教式虔诚,赋予“猴宝宝”以意愿与灵性,在这份感召之下,“猴宝宝”不再只是被游人当成某种玩具带回家,而是作为一种守护带回家——玩具吉祥物会很容易遭人冷落,而带有灵性与意念的守护物则会被永远珍藏。
日本飞驒的人见人爱“猴宝宝”。
除了“猴宝宝”, 飞驒还拥有传统的“一位一刀雕” (“一位”是产于飞驒山林的一种紫杉,800年前曾由飞驒匠人制成笏板敬献给天皇,并深得天皇喜爱苏诗诗,因此赐名飞驒紫杉为“正一位”。而“一刀雕”是日本传统的雕刻工艺,飞驒匠人的“一刀雕”所使用的材质,为“正一位” 飞驒紫杉,因此被称为“一位一刀雕”。)除了手工木雕工艺,还有从大正时代开始创业的飞驒西洋家具、飞驒刺绣、传统地酒、高山拉面等丰富繁多的地方特产。
似乎没有人能说得清楚飞驒高山详细的物产数目。仅仅在“飞驒物产馆”,从土特产到工艺品,就汇聚了超过700个以上的品种。例如特产“高山拉面”,就超过12个品种,而特产地酒则有30种以上——所有这些地方特产食品,都是免费供游客试食的。据“飞驒物产馆”的西野馆长介绍:节假日期间,在“飞驒物产馆”购物的游客每天多达上万人,光是“高山拉面”试食专柜,一天下来用来提供试食的就要用掉500多份。
飞驒物产馆陈列着超过7000种以上的商品,在这里日本的土特产应有尽有。图/阿灿/新周刊
试饮试食是日本人推销家乡特产最常见的手法,日本人性格普遍内向,不擅长开口做广告,于是让食品直接进入客人的口中,让客人自己去感受和比较,这样的销售手法建立在绝对的产品自信之上,也令人踏实放心温肾清肺汤。
除了试饮试食的食品体验,飞驒物产馆还提供各种制作体验:爱吃仙贝的孩子,可以在物产馆内自己动手烤出喜欢的仙贝;爱做手工的人,则可以在物产馆内自己动手缝制“猴宝宝”,又或者体验陶器制作、玻璃器皿制作——因为含有自己的亲手劳动,这些所有体验制作出来的土特产,在由游客们带回家之后,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飞驒记忆”而得到保存。
“飞驒物产馆”的经营方式非常活泼多样。但实际上,“飞驒物产馆”只是高山一家名为Green Hotel的酒店所经营管理的酒店商场,是遍布日本的众多“家乡物产馆”之一。它的经营方式在日本司空见惯,极具普遍性,并不存在特别之处。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飞驒人对家乡物产的推广与开发,了解日本人对于家乡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所付出的努力,一窥日本人内心深处强烈的家乡物产情结。飞驒物产馆不仅商品齐全,还开设体验课程,人们可以在这里以传统手工烘仙贝,在乐趣中品尝美食姜维墓。
日本传统教育中有“乡土之爱”与“场的教育”日本人这种强烈的家乡物产情结,源于日本人传统教育中的“乡土之爱”。
日本的社会人类学者中根千枝认为:日本社会是一种“纵向社会”构造。以“家”为生活原型,以“场”为自我认知。强调“场”的内外有别。而“场”对于地方自治体而言,就是赖以生息的乡土。因此日本人的“乡土教育”,也可称为“场的教育”。
“场的教育”是日本人的传统教育方式。即使日本在经历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之后,“场的教育”也从未中断。这种“场的教育”并不是指拥有一套正确答案的理论,然后去传授给后人让他们记住,而是指通过对于身边事物的发现与挖掘,而产生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热爱。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学者新渡户稻造,就曾极力倡导“地方研究”。呼吁日本的教育要从“身边”着眼,从“小事”着手。要从了解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了解所居住的环境,了解赖以生息的乡土历史与文化,最终引导出人们内心的“乡土之爱”,并从“乡土之爱”开始,扩展到“国家之爱”。
这种“场的教育”至今仍是日本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我家小朋友所就学的日本公立学校,社会课时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去居住社区的垃圾回收站、净水场、超市、工厂等各处参观,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了解居住地的产业以及历史传承。通过这样的现场主义教育尿姑娘,培养孩子们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爱与珍惜,从而伴随着成长,对家乡的传统文化产生守护之心。
而另一种“场的教育”则来自于家庭。日本的匠人家庭,几乎都是代代相传的。例如飞驒高山从事 “一位一刀雕”的“铃木雕刻”, 由“铃木雕刻”的第一代铃木一晃创办于日本战败的1945年,至今已有70年历史。如今铃木一晃的儿子铃木一英子承父业,每天坐在作坊内一刀一刀地专注于雕刻工艺,而与铃木一英一起从事雕刻工艺的,还有他的儿子铃木雄大。铃木雄大将是“铃木雕刻”未来的第三代传人。
对日本匠人文化有所了解的人,经常会感叹日本人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守护,但这些对于日本匠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多么不得了的难事:他们从小在匠人气质的家庭氛围中目染耳濡,能够自然而然地接住上一代传下来的接力棒。而从前面所提及的日本人的社会构造来看,日本匠人家庭的代代相传,传承的不仅是以家为原型的生活方式,还同时传承着以“场”为自我认知的乡土传统文化。这种传承是维系家族与乡土之间的羁绊,它们互利互惠,繁荣共存。
日本陶器之美吸收了日本禅文化特点,蕴藉而雅致,简约而大气。
万物有灵,孕育着日本人的敬物之心除了乡土文化“场的教育”,日本人所固有的“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也孕育着日本人的敬物之心田川寿美。
研究日本的学者都会提到“万物有灵”属于日本的神道信仰。而实际上,接受日本式教育的人,即使并不信仰神道,也会相信“万物有灵”。我家小朋友是出生成长在日本的华人家庭孩子,她的父母并不信仰日本神道,她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神道的知识说教,但是,在她开始上中学后,准备将使用了6年的小学书包收纳起来时,会双手合掌,对着她的旧书包虔诚地说:“这6年来一直承蒙关照,非常感谢!”说完这句话,再认认真真地给旧书包鞠躬,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将她的旧书包装入纸板盒子里收藏起来。我想,孩子的这种做法,源于她所生活的环境。例如她去学习小提琴,小提琴老师会告诉她说:“小提琴就是你的手臂,就是你的身体的一部分,你与提琴拥有共同的情绪和心,就能拉出你心中想要的曲子。”——在日本小提琴老师的思维意识中,小提琴是有灵性的。
我曾去一家很窄小的咖喱屋吃一份咖喱饭,店主端上一份熬了八天八夜的咖喱,告诉我说:“请记住咖喱是活着的,所以这一秒的咖喱与下一秒的咖喱不一样。”一份熬了八天八夜的咖喱都可以是“活着”的,由此可以想象日本的传统料理——例如用生鱼做成的寿司,它们该会是多么的“鲜活”着。
“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令日本人在心目中赋予所有物品以生命。有生命的物体,是不敢掉以轻心的。敬物之心也由此而生。
万物皆有灵性,日本人有颗敬物之心。
而“勿体无”则是日文“もったいない”的汉字写法。“もったい”原本的汉字,写作“物体”,但日文汉字写成了“勿体”。“勿体”源于日本的净土宗。蒋申日本的净土信仰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互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自身单独的“我之本体”是不存在的,换言之,“勿体”就是指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有互为关联的缘分。因此当一样物体变成“无”也即“没有”的状态时,会令人产生惋惜感叹的心情。故而在现代日文中,“もったいない”的词义,是“好可惜”或“好浪费”的意思。
“勿体无”完全可以说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之一。作为狭长的岛国,日本缺乏大陆地理环境那样富饶丰富的物质资源,这样的环境劣势,带来了日本环保回收事业的极度发达。这一点一世为奴,从日本严格的垃圾分类就可以看出来——从书籍到电器,到使用过的牛奶盒与罐头瓶,在日本,几乎所有的物品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这种“回收再利用”事业的发达,与日本人“万物有灵”思想也息息相关:既然物体是有灵性与生命的,那么它们就和人一样,可以“轮回转世”,不断以新的形态,重新出现在世上。因此,在日本的超市商场,可以看到许多包装盒上写着“再生纸利用”——那便是物体在日本的“轮回转世”。而且,“勿体无”也是日本的母亲教育孩子最常用的口头禅四海一线。日本孩子从小就被母亲教育“もったいないことするな”(不要浪费),并且日本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会被母亲教育用餐前要双手合十,说“いただきます”;用餐后也要双手合十,说“ごちそうさま”——这是两句日文敬语。尽管在中文里这两句敬语被简单地翻译成“我开始吃饭了”、“我吃饱了”梦见山崩地裂,但在日文原意中,它们所真正表达的,是“感谢动植物牺牲自己生命,来延续我的生命”佛予蝶,是对自然的恩赐、对成为自己食物的动植物们的一份虔诚的感恩之心——这也是一种“万物有灵”。
因为“万物有灵”,所以心怀惜意,所以“不要浪费”。日本人的这种惜物敬物之心,便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生活美学。用日本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的话来说:禅,就是日本人的生活本身。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第445期,转载已获授权)
日本青森县观光物产馆。
“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令日本人赋予所有物品以生命,敬物之心也由此而生。因为“万物有灵”,所以也心怀惜意,所以“不要浪费”。这种惜物敬物之心,便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生活美学。
文/唐辛子
凡是来过日本旅游的人,一定见过日本各地的“物产馆”,在高速公路停车休息处、在大大小小的电车车站内、在不同旅游景点的道路边,物产馆无处不在,抬眼可见,数量多到无法确切统计,可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物产馆”。
虽然物产馆里摆放的东西也可称为“商品”,但它不同于普通商店、超市。商店、超市只负责兜售日常用品或流行时尚,物产馆则担负着更多重任:它不仅仅是推销当地传统工艺与乡土特产的场所,更是宣传当地风土人情、文化传承、自然环境的一个窗口。
目前日本的实体物产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建在地方自治体当地的“家乡物产馆”,另一种则是开在东京、大阪等繁华都市中心地带的“Antenna Shop”。“Antenna Shop”与“家乡物产馆”功能相近,是地方自治体或地方企业延伸到大都市枢纽中心的一个触角。根据财团法人“地域活性化中心”所做的统计,仅仅在东京首都圈,来自日本各地的“Antenna Shop”目前就有52家,且数量逐年增加。
日本各地的物产馆如此之多,与日本的地方自治体对于家乡传统的守护、日本政府支持地方品牌开发的政策密切相关摩合罗传。现在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都拥有不同的地方名特产,如秋田的“秋田米”、博多的“博多明太子”鱼子酱、京都的“京蔬菜”、爱媛的“爱媛橘”等。所有这些冠以地名的特产,都在日本有口皆碑,拥有稳定的“粉丝群”。
日本的地方性特产深受人们喜爱孙孟全。日本人内心深处的家乡物产情结
地处日本中部山区的岐阜县高山市,在古代被称为“飞驒国”,因此,日本人说起高山市时,都会习惯地称之为“飞驒高山”。“驒”指呈麟状斑纹的青黑色骏马。据《续日本记》与《万叶集》相关记载,大宝二年(702年)“飞驒国”曾向当时的文武天皇进献过神马。神马祥瑞,天下大赦,“飞驒”的地名便由此而来。
飞驒属于日本的内陆地区,地形多为山林与盆地,因此生活在当地的人,主要是从事林业的山民和从事耕作的农民。而丰富的山林资源,令飞驒能工巧匠辈出。奈良时代,日本大兴佛教,广建庙宇,飞驒地区因此每年派遣百名左右的工匠前往当时的首都奈良。从圣武天皇的甲贺宫,到日本全国各地的国分寺,甚至到后来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东山银阁寺,都由飞驒工匠建造。除此之外,飞驒地区至今保存完好的世界遗产“合掌造”民居和拥有300多年历史的高山江户街,都是“飞驒工匠”的杰作。
因为这样的匠人历史渊源,飞驒地区的观光产业极为发达。而带动飞驒观光产业繁荣的,除了飞驒山区丰富的森林环境、几百年来保存完好的日式建造群,还有飞驒匠人心灵手巧的遗传基因。漫步在高山的江户街区或市街,满目都是制作精湛、匠心独具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既充满飞驒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的审美情趣与个性,因此极受游客的青睐。手工艺街总能看到穿着和服的旅客。
例如飞驒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猴宝宝”,是飞驒从过去一直流传于民间的传统布艺娃娃,飞驒方言称为“さるぽぽ”。“ぽぽ”是飞驒方言“宝宝”的意思。而“さる”的发音,在日文中则具有双重含义:一指“去る”,是除厄去灾的意思;二指“猿”轻灵佩剑,代表“家庭猿(圆)满”。
“猴宝宝”的造型也极为讨好:双腿前伸、两臂高举,仿佛一个猴小孩正在高呼“万岁”的坐姿造型。传统的“猴宝宝”全身为红色——这是自古以来表示辟邪消灾的颜色。而近年在“猴宝宝”被指定为“岐阜县乡土工艺品”之后,又开发出绿色、蓝色、黄色、黑色、金色、银色、粉红等各种不同颜色的“猴宝宝”,分别代表着健康运、金钱运、恋爱运、学习运等不同的运气,满足现代人各种不同的心理需求。
若仅仅如此,“猴宝宝”在人们心目中,仍然只是一个玩具性质的吉祥物。因此,飞驒人还通过传统信仰赋予“猴宝宝”更深层的含义:在飞驒高山有为“猴宝宝”专门建造的“猴宝宝神社”,nici并一年一度地举办猴宝宝供养仪式。作为飞驒地区的吉祥代表物,飞驒人通过宗教式虔诚,赋予“猴宝宝”以意愿与灵性,在这份感召之下,“猴宝宝”不再只是被游人当成某种玩具带回家,而是作为一种守护带回家——玩具吉祥物会很容易遭人冷落,而带有灵性与意念的守护物则会被永远珍藏。
日本飞驒的人见人爱“猴宝宝”。
除了“猴宝宝”, 飞驒还拥有传统的“一位一刀雕” (“一位”是产于飞驒山林的一种紫杉,800年前曾由飞驒匠人制成笏板敬献给天皇,并深得天皇喜爱苏诗诗,因此赐名飞驒紫杉为“正一位”。而“一刀雕”是日本传统的雕刻工艺,飞驒匠人的“一刀雕”所使用的材质,为“正一位” 飞驒紫杉,因此被称为“一位一刀雕”。)除了手工木雕工艺,还有从大正时代开始创业的飞驒西洋家具、飞驒刺绣、传统地酒、高山拉面等丰富繁多的地方特产。
似乎没有人能说得清楚飞驒高山详细的物产数目。仅仅在“飞驒物产馆”,从土特产到工艺品,就汇聚了超过700个以上的品种。例如特产“高山拉面”,就超过12个品种,而特产地酒则有30种以上——所有这些地方特产食品,都是免费供游客试食的。据“飞驒物产馆”的西野馆长介绍:节假日期间,在“飞驒物产馆”购物的游客每天多达上万人,光是“高山拉面”试食专柜,一天下来用来提供试食的就要用掉500多份。
飞驒物产馆陈列着超过7000种以上的商品,在这里日本的土特产应有尽有。图/阿灿/新周刊
试饮试食是日本人推销家乡特产最常见的手法,日本人性格普遍内向,不擅长开口做广告,于是让食品直接进入客人的口中,让客人自己去感受和比较,这样的销售手法建立在绝对的产品自信之上,也令人踏实放心温肾清肺汤。
除了试饮试食的食品体验,飞驒物产馆还提供各种制作体验:爱吃仙贝的孩子,可以在物产馆内自己动手烤出喜欢的仙贝;爱做手工的人,则可以在物产馆内自己动手缝制“猴宝宝”,又或者体验陶器制作、玻璃器皿制作——因为含有自己的亲手劳动,这些所有体验制作出来的土特产,在由游客们带回家之后,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飞驒记忆”而得到保存。
“飞驒物产馆”的经营方式非常活泼多样。但实际上,“飞驒物产馆”只是高山一家名为Green Hotel的酒店所经营管理的酒店商场,是遍布日本的众多“家乡物产馆”之一。它的经营方式在日本司空见惯,极具普遍性,并不存在特别之处。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飞驒人对家乡物产的推广与开发,了解日本人对于家乡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所付出的努力,一窥日本人内心深处强烈的家乡物产情结。飞驒物产馆不仅商品齐全,还开设体验课程,人们可以在这里以传统手工烘仙贝,在乐趣中品尝美食姜维墓。
日本传统教育中有“乡土之爱”与“场的教育”日本人这种强烈的家乡物产情结,源于日本人传统教育中的“乡土之爱”。
日本的社会人类学者中根千枝认为:日本社会是一种“纵向社会”构造。以“家”为生活原型,以“场”为自我认知。强调“场”的内外有别。而“场”对于地方自治体而言,就是赖以生息的乡土。因此日本人的“乡土教育”,也可称为“场的教育”。
“场的教育”是日本人的传统教育方式。即使日本在经历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之后,“场的教育”也从未中断。这种“场的教育”并不是指拥有一套正确答案的理论,然后去传授给后人让他们记住,而是指通过对于身边事物的发现与挖掘,而产生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热爱。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学者新渡户稻造,就曾极力倡导“地方研究”。呼吁日本的教育要从“身边”着眼,从“小事”着手。要从了解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了解所居住的环境,了解赖以生息的乡土历史与文化,最终引导出人们内心的“乡土之爱”,并从“乡土之爱”开始,扩展到“国家之爱”。
这种“场的教育”至今仍是日本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我家小朋友所就学的日本公立学校,社会课时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去居住社区的垃圾回收站、净水场、超市、工厂等各处参观,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了解居住地的产业以及历史传承。通过这样的现场主义教育尿姑娘,培养孩子们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爱与珍惜,从而伴随着成长,对家乡的传统文化产生守护之心。
而另一种“场的教育”则来自于家庭。日本的匠人家庭,几乎都是代代相传的。例如飞驒高山从事 “一位一刀雕”的“铃木雕刻”, 由“铃木雕刻”的第一代铃木一晃创办于日本战败的1945年,至今已有70年历史。如今铃木一晃的儿子铃木一英子承父业,每天坐在作坊内一刀一刀地专注于雕刻工艺,而与铃木一英一起从事雕刻工艺的,还有他的儿子铃木雄大。铃木雄大将是“铃木雕刻”未来的第三代传人。
对日本匠人文化有所了解的人,经常会感叹日本人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守护,但这些对于日本匠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多么不得了的难事:他们从小在匠人气质的家庭氛围中目染耳濡,能够自然而然地接住上一代传下来的接力棒。而从前面所提及的日本人的社会构造来看,日本匠人家庭的代代相传,传承的不仅是以家为原型的生活方式,还同时传承着以“场”为自我认知的乡土传统文化。这种传承是维系家族与乡土之间的羁绊,它们互利互惠,繁荣共存。
日本陶器之美吸收了日本禅文化特点,蕴藉而雅致,简约而大气。
万物有灵,孕育着日本人的敬物之心除了乡土文化“场的教育”,日本人所固有的“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也孕育着日本人的敬物之心田川寿美。
研究日本的学者都会提到“万物有灵”属于日本的神道信仰。而实际上,接受日本式教育的人,即使并不信仰神道,也会相信“万物有灵”。我家小朋友是出生成长在日本的华人家庭孩子,她的父母并不信仰日本神道,她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神道的知识说教,但是,在她开始上中学后,准备将使用了6年的小学书包收纳起来时,会双手合掌,对着她的旧书包虔诚地说:“这6年来一直承蒙关照,非常感谢!”说完这句话,再认认真真地给旧书包鞠躬,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将她的旧书包装入纸板盒子里收藏起来。我想,孩子的这种做法,源于她所生活的环境。例如她去学习小提琴,小提琴老师会告诉她说:“小提琴就是你的手臂,就是你的身体的一部分,你与提琴拥有共同的情绪和心,就能拉出你心中想要的曲子。”——在日本小提琴老师的思维意识中,小提琴是有灵性的。
我曾去一家很窄小的咖喱屋吃一份咖喱饭,店主端上一份熬了八天八夜的咖喱,告诉我说:“请记住咖喱是活着的,所以这一秒的咖喱与下一秒的咖喱不一样。”一份熬了八天八夜的咖喱都可以是“活着”的,由此可以想象日本的传统料理——例如用生鱼做成的寿司,它们该会是多么的“鲜活”着。
“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令日本人在心目中赋予所有物品以生命。有生命的物体,是不敢掉以轻心的。敬物之心也由此而生。
万物皆有灵性,日本人有颗敬物之心。
而“勿体无”则是日文“もったいない”的汉字写法。“もったい”原本的汉字,写作“物体”,但日文汉字写成了“勿体”。“勿体”源于日本的净土宗。蒋申日本的净土信仰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互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自身单独的“我之本体”是不存在的,换言之,“勿体”就是指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有互为关联的缘分。因此当一样物体变成“无”也即“没有”的状态时,会令人产生惋惜感叹的心情。故而在现代日文中,“もったいない”的词义,是“好可惜”或“好浪费”的意思。
“勿体无”完全可以说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之一。作为狭长的岛国,日本缺乏大陆地理环境那样富饶丰富的物质资源,这样的环境劣势,带来了日本环保回收事业的极度发达。这一点一世为奴,从日本严格的垃圾分类就可以看出来——从书籍到电器,到使用过的牛奶盒与罐头瓶,在日本,几乎所有的物品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这种“回收再利用”事业的发达,与日本人“万物有灵”思想也息息相关:既然物体是有灵性与生命的,那么它们就和人一样,可以“轮回转世”,不断以新的形态,重新出现在世上。因此,在日本的超市商场,可以看到许多包装盒上写着“再生纸利用”——那便是物体在日本的“轮回转世”。而且,“勿体无”也是日本的母亲教育孩子最常用的口头禅四海一线。日本孩子从小就被母亲教育“もったいないことするな”(不要浪费),并且日本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会被母亲教育用餐前要双手合十,说“いただきます”;用餐后也要双手合十,说“ごちそうさま”——这是两句日文敬语。尽管在中文里这两句敬语被简单地翻译成“我开始吃饭了”、“我吃饱了”梦见山崩地裂,但在日文原意中,它们所真正表达的,是“感谢动植物牺牲自己生命,来延续我的生命”佛予蝶,是对自然的恩赐、对成为自己食物的动植物们的一份虔诚的感恩之心——这也是一种“万物有灵”。
因为“万物有灵”,所以心怀惜意,所以“不要浪费”。日本人的这种惜物敬物之心,便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生活美学。用日本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的话来说:禅,就是日本人的生活本身。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第445期,转载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