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6-09 05:32:14   全部文章   0/103

relativesource氏 简 介 范-范氏族谱网

氏 简 介 范-范氏族谱网
范 氏 简 介
范氏,出自祁姓,以邑为氏,距今两千六百多年。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迁之杜邑(陜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其玄孙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战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朝政。士会先封与随(今山西介休)称随会,后来又封与范(今河南范县)称范会。士会去世后,追溢武子,以封地为氏,故在《春秋》史书中称他为随季、随会、随武子,又称范会、范武子。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范氏尊士会为范氏的得姓始祖。范氏在中国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61位,中国范氏人口约500万。范氏在越南位列越南百家姓第5位,占越南总人口的7.5%,约700万。
得姓始祖士会(范武子)
范武子(约前660年—前583年):祁姓,士氏,名会,字季,因封于随,称随会;封于范,又称范会;以大宗本家氏号,又为士会,死后追谥武子,又称范武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蒍之孙。
范武子因迎公子雍之事流亡秦国,河曲之战中为秦国献计,成功抵御晋军。后被赵盾用计迎回晋国。邲之战中看到晋军内部不和,主张班师。荀林父死,升任执政,专务教化,使晋国之盗皆逃于 秦。郤克使 齐受辱,请求伐齐不得,士会担心晋国发生内乱,告老让郤克为执政。二十年后, 晋悼公犹修“范武子之法”,百年之后, 赵武、 叔向等犹追思士会,欲从之游。
范武子公元前636年,晋人杀怀公。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后归国嗣位,是为晋文公。大会群臣,行复国之赏。赏分三等。士会虽无从亡之勋,但心仪重耳,尝辅以谋议,故叙列二等之赏。公元前632年,晋、楚争霸,战于城濮(今山东 鄄城西南),楚军败绩,晋文公称霸。是役,士会代舟之侨为戎右将军,其名始入《春秋》。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死。子夷皋年幼,国内发生立长立嫡之争。执政赵盾欲立文公之子、襄公之庶弟公子雍为君。其时,公子雍在秦国为人质。遂遣先蔑、士会赴秦迎雍。既行,赵盾因畏国人责难,卒然变计,改立夷皋为君,是为晋灵公。但此时先蔑、士会已经到了秦国都城。秦国派白乙丙率车驾四百乘送公子雍入境,止于令狐(在今山西 临猗西)。赵盾闻知,乃自将中军,屯于堇阴。秦国以为晋师前为迎雍,故不加戒备。讵料,赵盾引军于夜间劫秦营,秦军大溃。白乙丙力战得脱,公子雍则死于乱军之中。先蔑、士会见状,不敢归晋,不得已从秦师而返。
士会在秦不与先蔑相见。或曰:“子能兴之俱亡,而不能见于此,焉用之?”士会曰:“吾与先蔑同罪,非慕其义而从之,又何见焉!”盖责先蔑位列六卿,而不能匡谏于前,且俱出奔,恶有党也。
公元前615年,秦康公衔令狐之恨,自统大军,以士会为参谋,渡过黄河,攻晋邑羁马(今山西永济南),拔之。赵盾合报,率晋军扎营于河曲。用臾骈之策,深沟高垒,固守不战。康公求战不得,问计于士会。对曰:“赵氏新任一人,姓臾名骈,此人广有智谋,今日坚壁不战,盖用其谋,以老我师也。赵氏有侧室子穿樊敏仪,乃襄公之爱婿,有宠而骄,恃勇而狂,未谙军旅之事,闻此番求为上军佐,赵盾未从其请而以臾骈为之。赵穿怀恨在心,故仅以私属从行,附于上军,意在夺臾骈之功也。若我以轻兵挑其上军,臾虽欲坚守不出,穿必恃勇来追,因之而战,不亦可乎?”康公从其谋。果然不出士会所料,赵穿傲上,不秉将令,率私属百乘迎战。秦军佯败诱退,穿追之不及而返。怒骂臾骈畏死,不肯协力同追。复又整军驱车出营追逐秦师。盾闻讯大警,曰:“狂夫独出,必为秦擒,不可不救也!”乃令三军并出,方截得赵穿而归。秦师旋得谍报,晋军谋在河口设伏,以堵秦归路。士会审时度势,恐为晋所乘,乃劝康公连夜改道退军。在行进中攻扰晋之瑕邑,经桃林塞全师而归。
翌年,晋患秦用士会,乃于诸浮集六卿而议之。赵盾叹曰:“士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若之何?”郤缺①曰: “士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其智足使。且奔秦非其罪也。欲除秦害,先去其助,宜召回士会为是。”盾曰:“秦方宠任士会,请之,必不从。何计可复之?”臾骈举魏寿余,曰:“此人颇能权变,使之诈降于秦,乘间诱归士会,当可成功。”盾从之。臾骈夜叩寿余之门,告以六卿所议及招士会之策。寿余应允。次日,赵盾以灵公命,使寿余督有司出戍黄河边境。寿余佯装抗命。盾亦作态佯怒,命韩厥搜捕寿余府第,系其妻孥而故意纵寿余逃走。寿余连夜遁往秦国,见秦康公哭诉请降。士会在旁不置一词。康公以问士会,对曰:“晋人多诈,未可轻信也。果是真降,当以何物为凭?”寿余于袖中出一文书,乃魏封邑土地、人民之册,语康公曰:“明公能收容寿余,愿以食邑奉纳。”康公在犹豫间,寿余急以目眄士会,且蹑其足。士会身虽在秦,然亦心恋故土。见寿余之态,己阴会其意。遂对康公曰:“河东诸城,再无大於魏邑者,若得魏据而扼之,以渐收河东之地,亦是长策。只恐魏有司惧晋之讨,不肯来归耳!寿余曰:“魏有司名为晋臣,实乃寿余之私属也。请遣一熟知晋情之人,随我前往晓谕。明公率一军屯于河西,遥为声援,必可成功也。”康公许之,顾士会曰:“卿熟谙晋事,须同寡人一行。既至河口,安营已毕,前哨报:“河东有一枝军屯扎,不知何意?”寿余曰:“此必魏人闻有秦军,故为备耳!彼未知臣之在秦也,诚一东方之人,熟知晋事者,与臣先往谕以祸福,不愁魏有司不从。”康公命士会同往。士会顿首辞曰:“晋人虎狼之性,暴不可测,倘臣往谕而从之则可,万一不从,拘执臣身,君复以臣不堪任使,加罪于臣之妻孥,非徒无益于君,而臣之身家枉被其殃,九泉之下,可追悔乎?”康公曰:“卿宜尽心前往,若得魏地,重加封赏;倘被拘留,寡人当送还卿之家口,以表相与之情。”遂与士会指黄河为誓。士会乃随寿余归晋。后康公果然送还士会妻孥归晋。士会感康公之义,致书称谢,且劝以息兵养民,各保四境。康公善之。从此,秦、晋间互不加兵者几二十年之久。
公元前601年,士会上军将,始为晋六卿。
公元前597年,楚攻郑。晋景公谋救郑,拜荀林父为中军元帅。士会为上军主将,郤克佐之,发兵车六百乘救郑,及至黄河口,得谍报:郑被围三月,待援救不至,已降楚。楚师且将北归矣。士会语林父曰:“救之不及,战楚无名,不如班师,以俟再举。”林父善之,欲返。中军副帅先谷沮之,偕赵同、赵括引军渡河迎战。诸帅不得已而从之,三军并济黄河。晋、楚战于邺(在今河南 武陟东南),终因晋军将帅不能相协,各行己意,轻敌无备而为楚军所败。晋中、下两军溃不成列,败兵渡河争船,自相残杀,舟中指盈可掬。惟上军不败。盖士会预为之备,令上军诸将各率所部兵众,依托敖山之险,七处设伏,士会又亲自引军殿后,军容整肃,楚不敢逼。直待中、下两军残部余众尽渡黄河,方始整旆而还。
公元前593年,士会率师攻灭强邻赤狄之甲氏、留盱及留盱所属铎辰诸部。自此赤狄之土,尽归于晋国。
时晋国岁饥,盗贼蜂起,执政荀林父患之。访国中之能察盗者,得郤雍。此人善于亿逆,尝游市井间,日获盗数十人,市井怵惧而盗患愈滋。大夫羊舌职谓林父曰:“如今盗未尽获而郤雍之死日将至矣!”林父问其故。封曰:“子恃郤雍一人之察,然不能尽灭群盗。而群盗合力则可以置郤雍于死地也,不死何为?”越数日,郤雍偶行郊外,群盗数十人合而攻之,割其头以去。林父忧愤成疾,不久亦死去。景公闻羊舌职之言,召而问弭盗之策。对曰:“弭盗之方,在乎化其心术,使之知廉耻,非以多获为能也。君如择朝中之善人,使显荣之于民上,彼不善者将自感化,何盗之足患哉!”景公又问:“今吾国中善人何为最?卿试举之。”对曰:“无如士会。其为人,言依于信,行依于义,和而不谄,廉而不矫,直而不亢,威而不猛,君必用之。”及士会灭赤狄还,景公以士会之功,奏闻于周定王,定王赐士会黻冕之服,位上卿左手狙皇。代林父为中军元帅,且加大傅之号,改封于范,是为范氏之始。
士会将缉盗科条尽行删削,专以教民劝化为务。于是晋国之盗多逃于秦国。是年冬,晋景公又使士会平定周王室之乱。定王享以诸侯之礼,以示优宠。士会归而益求典礼之制,以修晋国之法。
公元前592年,晋君使郤克征会于齐。郤克固有跛足残疾,适为齐侯母夫人窥见,被耻笑,受辱而归,怒不可遏。日夜向景公言伐齐之利。士会患之。语士燮曰: “吾闻之,千人之怒,必获毒焉。夫郤子之怒甚矣,不快心以逞于齐,必发怒于晋国内。不得政,何以逞怒;余将致仕焉,以成其怒,冀其无以内易外也。尔勉从二三子以承君命,唯敬。”乃告老,让之以政。
若干年后,赵文子与叔向同游于晋墓地九原。赵文子曰:“死者若可起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免其身,其智不足称也。”叔向又曰:“其狐偃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而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叔向曰:“子意属谁?”文子曰:“唯范武子,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追,不阿而退。”
范氏起源
范氏,根在河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椐史书和范氏宗谱记,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大始祖少典君,曰烈山氏,其子轩辕,贤达善良,有士德之瑞,擒杀蚩尤于涿鹿,成为部落首领。被尊之为天子,黄帝。其四世孙帝喾高辛氏,公元前二三四一年,建都于亳(今河南偃师城南高庄遗址)帝喾有二子,长子挚,次子尧。古圣帝尧,名放勋,号陶唐,少时因育于母家伊侯之国(今河南省伊川县)后徙于祁,故称伊祁氏。十三岁佐帝挚,封于陶(今山东定陶东北),十五岁改封于唐,又称太唐氏。帝喾死,长子挚立。挚为帝不修善政,诸侯废挚,尊十八岁尧为帝。尧以仁爱之德治理天下,遇事与四岳大臣相商,用贤能之人,教人耕作,制定历法,治理洪水,德如天木村雅,智如神,晚年让位于舜,有人说他不传于子,其子就失去帝位的利益了,他以为其没有治理天下的善德和才能。所以他说:不可以使天下人民受害而利一人。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受人尊崇的圣人,至夏侯氏少康又封陶唐氏后裔于刘(今偃师陶家村一带)。其后二十三世传至刘累,有刘累者居洛州缑氏(今偃师夏侯寺村有刘累遗址,因出生时观手纹似(累)以纹为名,故得其名。学扰龙于豢龙岩(今偃师缑氏有豢龙岩遗址),以事夏侯氏之六世孙孔甲帝。孔甲嘉之,踢刘累御龙氏。(载偃师风土),因龙一雌死,刘累惧而迁于鲁山(今河南省鲁山县),后封刘累裔孙为唐侯。到了商代,武丁灭吞豕韦氏(祝融之后),更封刘累之后为豕韦氏(今河南省滑县),后徙唐尧封地唐国,周朝建立后,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唐朝贵族西迁于周朝京师附近的杜国,(今陕西西安东南),称唐杜氏,周宣王时,杜国君恒为杜伯入朝为上大夫。因童谣妖女事,宣王尝命杜伯追查之,杜佰不忍滥杀无辜,无果被杀,后人为了纪念他的爱民思想,在杜陵为其建了杜将军庙(今陕西),受到历代人民的崇拜。他的儿子隰叔逃奔晋国(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士师(执法之官),其后便以他的官名为姓。他的儿子为士蔫,佐晋献公歼灭了桓叔,杜佰等公族群几游氏,消除了威胁献公的隐患,升为大司空,士蔫,有孙子士会者,富才智,善谋略、务宽厚。景公时为晋六卿之首。公元前五九三年,他因率师灭赤北狄之乱,又辅佐周定王为平定内乱之功,升为晋中军元帅并加太傅之号,主国政。士会字季,初封于随(今山西介休东南),后又封于范(今河南范县)。士会去世后,追溢武子,以封地为氏,故在《春秋》史书中称他为随季、随会、随武子,又称范会、范武子。他是范氏始祖,从武子而后四世(既文子、宣子、献子、昭子),参决或左右晋国的政局将近一个半世纪之久。先后辅佐十多位晋国国君,为中原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文明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晋国为韩、赵,魏三家瓜分,范氏采地入魏,战国时魏相范痤,秦昭王时秦相范睢,均是魏国人,亦即范式子后代。春秋时楚国大夫范山;秦未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为居微人(今安徽桐城南)从刘邦起汉中定三秦的范目为阆中(今属四川)人。这说明西汉以前范氏部分人己迁徙至南方。
源流一
出自祁姓,为帝尧陶唐氏裔孙刘累之后,以封邑名为氏。范氏比许多其他姓氏更特殊的地方,就是对于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据《姓纂》的记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温叔奔晋为士师,玄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为杜伯。杜伯无罪见杀,其子杜隰叔奔晋,其孙杜蒍在晋国担任士师,遂为士氏,称士蒍,其玄孙士会因功封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为范氏。士蒍后世大宗世代称士氏,士蒍有二子,长子士缺、次子士毂。士缺又有二子,幼子名士会,是为范武子。士会后累迁至晋国正卿,封于随邑,为随氏之祖,又封于范邑,立范氏,为范氏始祖。士会嫡子范文子士燮,为国之贤臣;次子士鲂,立彘氏,士鲂便是彘恭子。幼子士囏侍秦,复刘氏,汉高祖刘邦就是他的后代。士燮生范宣子士匄,善刑法,执政晋国。士匄生范献子士鞅,又为晋国执政。士鞅生子范昭子士吉射,因为前497年赵氏发生内乱,赵鞅杀死了中行氏的姻亲邯郸赵午,也作为中行氏姻亲的范吉射帮助中行氏和邯郸赵氏一起对赵氏进行围攻,但最终被四卿打败为赵简子所驱逐,范氏才退出了晋国政坛。此时,士蒍已是子孙满天下。
范氏的始祖,在得姓之初便已显赫万分,自士会范武子以后,范文子、范宣子以及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的上卿,可以说是曾经左右早期政治的世家钜族之一。
源流二
出自楚国,以地为姓:楚国有范地,左传文公九年,有范山。楚穆王八年(鲁文公九年,公元前618年)春天,楚国大夫范山对楚穆王说:“晋国国君年少,心意不在于称霸诸侯,北方可以图谋。”楚穆王听从范山的建议,于是决定出兵攻打北方诸侯国。楚穆王将郑国列为北征的第一个目标,于是从狼渊出兵(今河南许昌西)攻打郑国。囚禁郑国的公子坚、公子龙和乐耳,迫使郑国与楚国讲和。公子遂会合晋国赵盾、宋国华耦、卫国孔达、许国大夫来救援郑国,但由于他们出兵迟缓,所以没有碰上楚军。(范山是否是名字还是姓名还有待考证)
源流三
源于西南夷(今为越南),出自晋朝末期林邑王范文,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晋朝时期,南蛮有林邑王(亦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范文。林邑,是一个古国名称。在汉朝时期为象林郡,“林邑”就是象林之邑的省称,其地境在占城一带(今越南中部地区)。越南范氏位列越南百家姓第5位,占越南总人口的7.5%,约700万。越南前总理范文同,前外交部常务副部长范平明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越南范氏与中原范氏不同支。
该支范氏族人在历史上多有进入中国广西地区定居者,是今广西地区瑶族、苗族、京族范氏的主流,并有迁播至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者,皆已经汉化。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博都哩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为女真孛术鲁氏,以姓为氏,满语为BoduriHala,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人数极少。
2、满族范佳氏,满语为Fangiya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清朝中叶以后约有三分之一的族人皆冠汉姓为范氏。人数不多。
源流五
源于鄂温克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温克族布利托天氏,亦称布勒多索夫氏、博都哩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称孛术鲁氏,以姓为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市以西广大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人数极少。
源流六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京族、彝族、阿昌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范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范氏,世代相传至今。人数极少。
范氏人口变迁
宋朝时期,范氏大约有6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为宋朝第二十一大姓。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北、河南、江苏,这四省范姓大约占范氏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山东、山西、湖北、江西、陕西,这五省的范氏又集中了31%。四川为范氏第一大省,居住了范氏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四川、冀豫、苏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范氏大约有4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7%,为明朝第五十二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范氏姓人口增长是负值,600年中范氏人口净减少了26万。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范氏是中原的姓氏,自然遭到严重的冲击。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福建,这三省范姓大约占范氏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范姓分布山东,这三省的范氏又集中了25%。浙江省的范氏人口约占范氏总人口的20%,为范氏第一大省。全国范氏中心由北、由西向东南漂移,形成了浙苏闽赣的范氏人口聚集中心。
当代范氏的人口已近500万,为全国第61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8%。在全国的范围内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山东三省,大约占范氏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安徽、辽宁、黑龙江、山西,这六省的范氏又集中了29%。河南省是范氏第一大省,约占范氏总人口的17%。全国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的四川、辽宁三大块范氏人口聚集地区。范氏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晋豫鲁、冀京津、皖苏沪浙、辽吉黑、陕宁蒙大部、鄂赣闽大部、台湾北部,范氏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9%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0.3%,居住了大约72.5%的范姓人口。在四川东部、重庆、云南北端和西南、贵州西北、甘肃大部、宁夏南部、陕西西南、湖北西南、湖南东北部、赣闽台南部、广东大部、广西东部,范氏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7.8%,居住了大约18.4%的范氏人口。
范 氏 堂 号
高平堂、 南阳堂、钱塘堂、敦煌堂、汝南堂、河内堂、山阳堂、外黄堂,都是以望立堂。此外还有安盛堂、爱敬堂、百忍堂、宝(保)和堂、彩衣堂、存仁堂、崇本堂、崇仁堂、崇德堂、承训堂、昌兴堂、春萱草堂、鼎兴堂、敦伦堂、敦本堂、敦叙堂、敦睦堂、敦素堂、敦谊堂、达道堂、德文堂、澄清堂、德懋堂、德顺堂、德星堂、定省堂、大顺堂、笃亲堂、福厚堂、富顺堂、范氏族堂、范阳堂、复义堂、福安居、功德堂、古屯堂、高德堂、高庆堂、光裕堂、光祖堂、桂松堂、高坪堂、国让堂、恒久德堂、怀德堂、海宁堂、后乐堂、画锦堂、宏德祠、久思堂、家族堂、杰旺堂、景堂、经义堂、集福堂、集文堂、积厚堂、积善堂、聚贤堂、敬亨堂、继善堂、继祖堂、鸡黍堂、己任堂、郡望堂、逵道堂、廉让堂、乐善堂、麦舟堂、明理堂、明德堂、勤德堂、恺荣堂、清白堂、梦蝶堂、清俭堂、仁义堂、仁德堂、三愧堂、岁寒堂、树德堂、树人堂、世德堂、世德高堂、世杰堂、世怡堂、世昱堂、世纪堂、世怡堂、双云堂、四维堂、氏明堂、深远堂、顺阳堂、绍思堂、绍衣堂、绍义堂、守先堂、太和堂、桐城堂、同宗堂、同庆堂、同仁堂、陶朱堂、文正堂、文山堂、万杰堂、万福堂、万笏堂、务本堂、双杏堂、庆和堂、庆余堂、善庆堂、斯馨堂、兴字堂、修翰堂、血刚堂、信德堂、希文堂、性善堂、先贤堂、孝子堂、孝义堂、叙伦堂、耆英堂、一本堂、义田堂、颖上堂、衍庆堂、遗安堂、馀芳堂、裕德堂、裕庆堂、裕后堂、永盛堂、永思堂、永曜堂、永和堂、永世堂、永安堂、余庆堂、余芳堂、裕庆堂、正义堂、紫微堂、芝本堂、芝阳堂、众人堂、昭义堂、忠恕堂、忠厚堂、忠烈堂、忠萱堂、忠孝堂、正圣堂、振文堂、追远堂、铸人堂、致富堂、助麦堂、祝墨堂。
范氏世系迁移
范氏从范武子而后四世(既文子、宣子、献子、昭子),参决或左右晋国的政局将近一个半世纪之久。先后辅佐十多位晋国国君,为中原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文明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晋国为韩、赵,魏三家瓜分,范氏采地入魏,战国时魏相范痤,秦昭王时秦相范睢,均是魏国人,亦即范式子后代。春秋时楚国大夫范山;秦未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为居微人(今安徽桐城南)从刘邦起汉中定三秦的范目为闽中(今属四川)人。这说明西汉以前范氏部分人己迁徙至南方。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范氏分布更为广泛。东汉时,金乡(今山东嘉祥县南)人范式:治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范升:沛国(今江苏沛县)人范迁,扬州农民起义领袖范容;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范平;都阳(令江西波阳)人范逵;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南)人范隆;永嘉年间,南阳顺阳(今河南杆川)人范坚;避乱江东,范汪南渡,其后于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北魏时的范绍为龙勒(今甘肃敦煌)人。春秋政治家范蠡,楚宛三户(今河南浙川)人,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刻苦强国灭吴国,后游齐国到(今山东定陶东北),改名陶朱公,经商累财巨富又散之法力陷阱,而扬名天下。东汉学者范丹,陈留外黄人(今河南杞县东北),通经,尤深于《易》和《尚书》。清诏使范谤,是汝南羌(今河南郾城东南)人,是一大清官,以抑制豪强而闻名于世。东汉经学家范宁(河南顺阳)入所撰《春秋谷梁传解集》,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南宋范哗(顺阳人),少好学,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博学多才,极览群书,过目不再,著有《后汉书》,是著名的史学家。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范缜,(今河南沁阳西北人)。唐武则天时宰相范履冰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等。
据《元和姓篡》,《古今姓氏书辨证》等书记载,唐宋以前,范氏的郡望除南阳顺阳外,又有钱塘,汝南、代郡、敦煌、河内、山阳、除留、外黄等。
范氏从始祖范武子受姓以来,历经两千六百多年,各朝代人才辈出,演变成各大范氏世系。古代范氏又以所在郡望立族,世代传承,播衍四海。古代范氏世系因年代久远,许多资料失考,以郡望立族,又为堂号区分之。
1、南阳郡:战国秦昭王35年置郡。汉时相当于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南阳范氏汉度辽将军范明友之后。
2、高平郡:其一为西汉置高平县,北魏正光5年置郡(今山西高平),范氏始祖士会以上在此兴旺崛起。其二为东汉章帝置高平县,晋太史元年改山阳郡置高平郡(今山东巨野),范武子后裔在此兴盛。其代表人物范武子、范文子、范宣子、范献子、范昭子。
3、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起代表人物范馥、范堃。
4、敦煌郡: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下辖敦煌县、龙勒县、效谷县、广至县、渊泉县、冥安县等六个县,是为敦煌设治之始。敦煌郡据有阳关、玉门关,与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并称河西四郡。敦煌范氏,是南阳范氏的分支,自称是东晋安北将军范汪之后,南北朝时迁居敦煌。
5、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戊戌,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其代表人物范滂。
6、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其代表人物唐宰相范履冰。
7、山阳郡:古代山阳郡有二:①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135年),又将其改为山阳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②东晋朝义熙年间(405-418年),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其时辖地在今在今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罗曼雅。至隋朝初年(辛丑,581年),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山阳范氏是范滂之后
8、顺阳郡:东晋太康十年(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郡治南乡县(今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老人仓一带)。统领八县,酂、顺阳、南乡、丹水、武当侯相、阴、筑阳、析,共二万一百户。辖境约当今河南省西峡、淅川、老河口、丹江口等市县和湖北省谷城县以及十堰市、郧县以东地。顺阳郡的郡名从289年持续到338年,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复名南乡郡。建武五年(498年),顺阳被北魏(386年~534年)攻陷,仍曰顺阳郡,郡治移治顺阳县(今河南淅川县李官桥镇),辖顺阳县、南乡县、丹水县、临洮县和槐里县。顺阳范氏是当时顺阳郡重要的士族之一,这支范氏人,兴起于秦汉之际,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声名显赫。其代表人物范蠡、范汪、范坚、范宁等。
范氏各大世系,以宋朝为分水岭,宋朝之后暂不做表述。现存世范氏族谱记载范氏世系又以唐宰相范履冰后裔居多,范履冰生三子:长冬芬、次冬青、三冬昌。由此分为三大范氏支系。有族谱传承记载的范氏各大世系:
1、休宁范
履冰公长子范冬芬,冬芬之孙范传正,为安徽休宁范氏始祖。冬芬二十二世孙范昌,是今贵州之安顺、水城一支始祖。此支范氏后裔发现不多,仅在贵州、浙江有发现。此支范氏简称休宁范。
2、十六房
履冰公次子冬青,冬青之五世孙范随,唐懿宗十一年(公元八七零年)调任浙江丽水县丞,中原离乱不得北归,随定居苏州吴县,始有苏派。始祖范随、范随的玄孙范仲淹(范文正)的四个儿子和五服之内在朝居官的共十六人,遂分为十六房,各为房祖;“房”号以房祖的官职或谥号定名。1)、支使房始祖范钜 2)、儒林房始祖范钧,字君佐 3)、中舍房始祖范仲温,字伯玉 4)、朝奉房始祖范纯懿 5)、赞善房始祖范纯古 6)、监簿房始祖范纯佑 7)、忠宣房始祖范纯仁8)、右丞房始祖范纯礼 9)、侍郎房始祖范纯粹 10)、宣义房始祖范几道,字圣微 11)、秘丞房始祖范世京,字延祖 12)、大夫房始祖范世文,字光祖 13)、郎中房始祖范世延,字荣祖 14)、朝请房始祖范正伦 15)、司里房始祖范正邦 16)、驾部房始祖范直闻。此支范氏后裔众多,分布海内外。此支范氏简称十六房。
3、丰城范
履冰之子范冬昌,范冬昌之孙范平(唐宪宗元和宾贡)迁入江西丰城槎村,迄今已一千二百多年,为江西丰城范氏始祖。此次范氏众多,以江南为主。此支范氏简称丰城范。
4、华阳范
唐相范履冰之子冬青公六世孙范隆迁居华阳(今四川成都),为华阳范氏始祖,著名的三范修史为华阳范氏范镇、范祖禹、范冲三人。此支范氏后裔不知所踪。此支范氏简称华阳范。
5、潮阳范
广东潮阳范氏始祖范昌谷为东晋时入潮第一家。当时,他以晋朝朗官身份,来到海角的蛮荒潮阳地(尚未建县),辟榛莽,历艰辛。朝廷根据他的意见,于隆安年间创建潮阳县,民间流传俗语:“未有潮阳先有范”,距今一千五百多年,是最早迁入广东的范氏。此支范氏简称潮阳范。
6、大田范
唐朝大将军范希朝,字致君,唐河中虞乡(今山西虞乡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元和九年(814年)。其后裔范元超,范子高从苏州迁福建,为大田范氏始祖,迄今一千一百多年。此支范氏简称大田范。
7、峡阳范
范大三 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为避战乱随节度使王审知唐光启元年(885)入闽,卜居福建南平峡阳,为峡阳范氏始祖,迄今一千一百多年。此支范氏简称峡阳范。
8、建瓯范
福建建州瓯宁(今属建瓯)范氏,此支范氏始祖不详,代表人物范积中、范汝为。范汝为南宋福建农民起义军首领,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范汝为在回源洞聚众起义,福建饥民纷纷响应。绍兴二年正月,范汝为领导的农民起义被韩世忠击败。其后裔隐姓埋名,不知所踪。此支范氏简称建瓯范。
9、范如节系
范如节,生于宋仁宗宝元三年(1040年),入闽范氏始祖。由福建清流迁徙至宁化石碧村,生五子:长子范衡(号亘一郎);次子范徽(号亘二郎);三子范衍(号亘三郎),移居宁化石壁村葛藤坑;四子范冲(号亘四郎);五子范御(号亘五郎)。此支范氏是所知范氏后裔最多的一支,大部分分布在长江以南、港、台、东南亚及海外。此支范氏简称范如节系又称宁碧范。
10、范坤(堃)系
范堃,字评,唐僖宗元年(公元873年),因乱,携家口18人徙至浙江杭州钱塘,后又迁福建南剑州(即今南平市)沙县孟兰峡,后又再迁汀州府宁化石礕村黄竹迳(即今大坊里)开基,生四子:春、夏、秋、冬。此支范氏简称范坤(堃)系。
11、天台范
天台范氏,南宋初宰相范宗尹后裔,范宗尹次子范公麟由临海迁四明,迁宁海再迁天台。此支范氏简称天台范。
12、凉坑范
范宏,字开绪、号潜庵,世居顺阳。会隋大业间,帝荒淫,怠于政治,顺阳左右兵刃绎骚,公慨然叹曰:“时势不可为矣。”遂为避隋时乱世,举家由顺阳坎坷千里,隐迹天台凉坑(即今范庄村)。发族散居在岙头(即桥棚)、下徐、上塘、孟塘、黄家塘、桐桥、歧石山、前洋、潘岙及临海县的前塘、东岙、白岩下、山头王、安头、双港等地,至今已有55世,距今一千四百多年中国大虎头蜂。此支范氏简称凉坑范。
13、香溪范
唐丞相履冰六世孙隋为丽水县丞。时值中原离乱,遂留江南苏州。隋生二子,长子梦龄,居苏州,次子均,均子怀,徙居闽,又自闽出浙,居于兰溪城南坞口。范怀是香溪范氏始祖。此支范氏简称香溪范。
14、鳌阳范
范积次子,谏议大夫范日耀因避女真之乱,于宋咸淳十年(1274),从河南汝宁光州固始县美俊坊偕父入闽,迁居于建州政和里十三都螺山(也称范家山,今大安),成为福建省宁德市寿宁螺山范氏始祖。二世祖肖七公于宋端宗二年(1278)迁茗溪,六世祖范福昌,于明嘉靖三年(1524)迁居寿邑南门。此支范氏简称鳌阳范。
15、梁村范
梁村范氏,广东怀集梁村冷坑范氏始祖范德可,唐朝乾府年间(公元874~879年)避兵乱,自湖广郴州筋竹巷迁至洊水县(今广东怀集县西北)定居,距今一千一百多年。结伴同行者有姓梁、雷、冯、阮诸人,建有五氏祠堂赵丽宏的资料。此支范氏简称梁村范。
16、石湖范
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1154年中进士。任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后出知处州,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颇有政绩。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其后裔散布各地,有许多范谱把范成大挂为范仲淹后裔,这是错误的。此支范氏简称石湖范。
其它:越南范
越南范氏源于西南夷(今越南),出自晋朝末期林邑王范文,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晋朝时期,南蛮有林邑王(亦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范文。秦、汉时期,林邑为象郡象林县地。东汉末期,象林功曹之子区连杀了县令自立为王,到公元八世纪后改称环王,公元九世纪后期又改称占城。其后王无嗣,由外孙范熊代立。范熊逝世后,其子范逸继立,称林邑王。范文,原来是日南西卷县(今越南垣雍城)夷人首领菩跋摩的奴仆,为古安南土著夷族,原本不姓范。后来由范逸赐他名为范文,并将其故主人菩跋摩改称为范椎。越南范氏与中原范氏不同宗源。
范 氏 历 史 名 人
1、范武子
范武子,生于约公元前660,逝世于约公元前583年,范氏始祖。春秋时人。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因封邑于随,称随会;后又封邑于范吸星宝典,称范会,史称范武子。士会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即步入政坛,早年任晋国大夫,辅佐晋文公、晋襄公,后辅晋成公、晋景公,以军功显赫当时,是晋国称霸中原的功臣之一,是活跃于春秋前期晋国政治舞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位显赫人物,也是刘姓、范姓、士姓、随姓等中国姓氏共同的大显祖。在发生于公元前633年的著名战役——晋楚城濮之战中,代任戎右之职的士会勇猛奋战,终于使晋军以弱胜强,大败楚军,从此奠定了他在晋国政治舞台上的牢固地位。《国语·晋语》就记载说,“(士会)佐文、襄为诸侯,诸侯无二心”。在其荫庇下,经范文子(士燮)、范宣子(士訇),至春秋末与魏氏、智氏、中行氏、韩氏、赵氏共为六卿,把持国政。史称士会:“辅成、景,军无败绩,端刑法、辑训典,国无奸民。”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赞,“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赐谥号为武子,因此史称他为“范武子”或“随武子”。为范氏始祖。
2、范宣子
范宣子,?~公元前547年,春秋时期晋国人,著名经学家。本姓士氏,名丐(一作訇),因祖父辈受封于范地而改姓为范氏,名宣子。其祖父士会曾在晋成公时任上军将,景公时任中军将,执掌国政。其父士燮(范文子)历任上军佐、上军将、中军佐。范宣子历仕晋悼公、平公二世,终任中军将,执掌国政,为晋悼公恢复霸业做出了贡献,同时在晋国刑法建设方面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3、范蠡
范蠡,生卒不详,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经商有术的大实业家,有“一代名相,千秋商祖”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商业鼻祖,制陶制盐的先师,度量衡杆秤的发明者。作为一代商圣,范蠡与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一起,并称为“四圣”。曾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灭亡吴国,成就霸业。后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达齐国,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县)林达信,改称鸱夷子皮,改名陶朱公。因为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史记》载:“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后来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患难,难与同安乐”,遂“弃官经商,定居于陶,卒老死于陶”。他的一生,真可以说是“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了。范蠡祠内(位于今肥城市)有石柱楹联曰“避君隐陶称朱公留芳百世,聚财万贯济黎民功盖千秋”。清代诗人徐公修写七律诗《范蠡》赞曰:艳色吴王嗜好投,苎萝村内美人求。居陶业振工牟利全建军,霸越功高早退休。两国甘心抛相印,五湖浪迹泛扁舟。铸金故主空摹象,凤举鸿冥不可留。
4、范雎
范雎,公元前?~公元前225年,战国时秦昭王相,魏人,字叔。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魏中大夫须贾所诬,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历史上最先正式提出“远交近攻”的谋略。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对秦国的建树和贡献:“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5、范增
范增,公元前277~公元前204年,西汉居巢(今巢湖市人,一说桐城)人。好奇计。秦末劝项梁立楚王后裔为怀王。秦军围巨鹿,楚怀王派宋义、项羽等救赵,为末将。后为项羽重要谋士,辅佐项羽称霸诸候,被尊为“亚父”。封历阳候。屡劝项羽早除隐患,父掉刘邦,曾设“鸿门宴”,计不为项羽所用。后项羽中刘邦的反间计,疑增,削其权力,遂愤而离去,途中背发且疽病,至彭城而卒。今巢湖市有“亚父山”。
6、范冉
范冉,112年~185年,一作范丹,字史云。陈留外黄县(今河南杞县东)人,东汉学者,通五经、尤深于《易》和《尚书》。桓帝时授莱芜长。《後汉书·独行传·范冉》中有“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之语,后以“鱼釜尘甑”谓贫穷得无粮可炊。被谥为“贞节先生”。
7、范滂
范滂,137年~169年,字孟博,东汉著名学者,汝南征羌(今河南偃城东南)人。他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他疾恶如仇,为官清厉,任清诏史按察诸郡时,贪官污吏望风解印绶而逃。任汝南郡功曹时,抑制豪强,制裁不轨,结交士人,反对宦官。第一次党锢之祸起,与李膺同时被捕,被释还乡时,迎接他的士大夫的车有数千辆。党锢之祸再起,朝廷下令捉拿他,县令郭揖欲弃官与他一起逃亡,他不肯连累别人,自己投案,死于狱中。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曾把《后汉书·范滂传》读给东坡兄弟听,引导苏东坡兄弟以范滂为榜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揽辔澄清这个成语即源于范滂宋柳永《一寸金》中有句:“使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有句:“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皆本此。意指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范式:生卒年不详,东汉名士,山东金乡县人。成为后世诚实守信的典范。《后汉书》卷八十一《范式传》就记载了“范式之约”的典故。年轻时在太学就读,与张劭是好朋友。两人一起告假省亲,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以后回来,到时将去拜见你的双亲。”两人共同约定了时日。后来,约日将到,张劭请母亲准备下酒饭等范式。张母说:“你们一别两年,又相隔千里,你怎么知道他一定来呢?”张劭回答说:“范式是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到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准时赴约。后世有许多歌颂“范式之约”的诗词,如“千里途遥,隔年期远,片首相许心无变。宁将信义托游魂,堂中鸡黍空劳劝。月暗灯昏,泪痕如线,死生虽隔情何限。灵輀若候故人来,黄泉一笑重相见。”
8、范长生
范长生,?~318年,西晋(或者东汉末?)时生人。四川涪陵丹兴人。(蜀)汉初,范长生族迁青城山。史载,范长生博闻强识,著《道德经注》、《周易注》。家族世代掌部曲,及长生,为天师道教主,蜀人奉其如神。或言其自汉末及晋穆,百三十余岁而终。刘备请其参政,其坚辞,故封其道遥公,为其建长生宫于青城山。晋元康年间,巴氏族人李特领流民起义。适逢军中饥荒,范长生资给粮资。李军士气大长,数月后攻占成都。李特"以范长生有名德,为蜀民所重,欲迎以为君而臣之"。范婉拒,劝李特自立。晋永兴元年 (304)十月,李特受范拥戴,称成都王。后称帝,国号大成(后改为汉),以范为丞相,加号 "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尊为范贤,封西山侯。
9、范宁
范宁,生卒年不详,东晋经学家,字武子,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县)人,范宁其父范汪,曾任庾亮平西参军。范宁年少好学,通览群书。为南北朝时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范晔的祖父,官至豫章太守。推崇儒学,曾作《王弼何晏罪深于桀纣论》,挞伐晋代玄学。在任余杭县令期间,范宁兴办学校,培养生徒,洁己修礼,有志之士纷纷相从。房玄龄在《晋书·本传》给予他高度评价:“自中兴以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 晚年迁居丹阳,潜心研究经学。撰有《春秋谷梁传集解》12卷,是今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被后人收入流传最广的《十三经注疏》中。范泰:生卒年不详,字伯伦,范宁之子,晋、宋二朝大臣,文学家。初为太学博士,后出任天门太守,因父忧而去职,袭爵阳遂乡侯。刘裕即帝位后,因功加振武将军,迁侍中,徒为太常,转大司马左长史、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进位尚书兼司空,拜金紫光禄大夫。范泰嗜酒,不拘小节,很得刘裕喜爱,但不善于管理,所以,不得居于施政办事之官,迁护军将军,因公事去职。当时议事国学,范泰为国子祭酒,上《请建国学表》,阐明了他的教育思想。范泰认为,致学是安亲光国的必由之路,应以“重寸阴而贱尺璧”的精神兴办学校。范泰博览篇籍,好为文章温度 司溟,爱奖后生,孜孜不倦,曾撰《古今善言》24篇,旨在教育后生,但终因教育未兴,晚年超世脱俗,潜心于佛教,颇为精通。
10、范晔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为范宁孙。南朝宋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县)人,南北朝时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南朝刘宋时代,范晔始出仕,历任宋武帝相国掾、荆州别驾从事史、秘书丞、司徒从事中郎、吏部尚书郎等。可谓官运亨通。死前累迁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其代表作《后汉书》作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被誉为古代史学名著之一,足见它巨大的史学、思想和文学价值。
11、范缜
范缜,约450年~515年,字子真,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先后仕齐、梁,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综合并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发表《神灭论》,针对佛教宣扬的神不灭论,系统地阐述其无神论思想。
12、范云
范云,451年~503年,南朝齐、梁间诗人。字彦龙。祖籍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人。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北洋天下,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广州刺史,皆有政绩。萧衍代齐建梁,任为侍中,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再迁尚书右仆射,居官能直言劝谏。卒谥“文”。范云是当时文坛领袖之一,与沈约、王融等友善。他8岁时就能写诗,稍长即善作文,文思敏捷,时人多疑为宿构。《文选》录其《赠张徐州稷》、《古意赠王中书》、《效古》等五言诗3首。《诗品》将其列之于中品,评为“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他诗中的一些好句,如“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之零陵郡次新亭》),“积恨颜将老,相思心欲燃。几回明月夜,飞梦到郎边”(《闺思》)等,风格明净,已经可以看到唐音的前奏。《梁书·范云传》记其有集30卷,至今文章已亡佚几崔敏奇尽,诗尚存30余篇,收入今人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
13、范履冰
范履冰,?年~689年,字不详,怀州河内(今河南武陟)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载初元年。始为周王府户曹参军。武后讽召诸文士论撰禁中,履冰亦预其选,时号“北门学士”。凡二十余年。垂拱中,685年~688年,历鸾台、天官二侍郎。寻迁春宫尚书,同凤阁鸾阁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后坐举逆人被杀。
14、范质
范质,911年~964年,五代后周和北宋初大臣。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范家营人。生于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六朝,五朝为官,两朝为相。
后唐明宗长兴四年登进士第。授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后晋高祖天福间,宰相桑维翰奏为监察御史,随桑维翰为泰宁、晋昌节度从事。出帝天福八年三月,桑维翰入为侍中,荐其为主客员外郎、直史馆。开运元年六月,为翰林学士。二年六月,加比部郎中、知制诰。后晋亡,为草降表。后汉初,加中书舍人。隐帝乾祐元年四月,为户部侍郎。后周初为枢密副使。太祖广顺元年二月,为兵部侍郎。六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后周时任宰相九年,先后进位左仆射、门下侍郎、司徒等。周世宗临终时,受顾命辅佐恭帝。恭帝时,封肖国公。陈桥兵变后,率百僚降宋太祖。入宋仍为宰相。乾德二年正月,罢为太子太傅。九月,卒,年五十四。工诗文。
15、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其父范墉曾在徐州做官,后死于任上。其母谢氏随带仲淹改适当时任平江府(治所苏州)推官的朱文翰,四岁随继父北归山东省长山县(现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少年范仲淹在那里一住就是12年,"画粥断齑",笃学不辍。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29岁,复范姓,改名仲淹。后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战功显赫。西夏人说他“腹中自有数万甲兵”。时人有“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之说。又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范仲淹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relativesource,终年64岁。是年12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南宋理学家朱熹称赞他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广为传诵。
16、范镇
范镇,1007年~1087年,字景仁,四川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官至知通进银台司(掌管朝廷诏令和奏章出纳官职),能体恤民情,通察世事,人品高,才气俱富,诗文双超,为我国北宋时期一位著名文学家。范镇退居后但以赋诗饮酒度日,居家先由京城迁许昌,再于熙宁八年(1075)辗转回到成都。其间,作《东斋纪事》笔记十卷,今存六卷,内容述及宋初政事。范镇居成都期间,曾东下长江,出三峡,游荆湘,直至京城汴梁,遍访名山大川,作诗三百多首,佳作不乏如《游昭觉寺》等。元丰八年(1085)哲宗赵熙即位,废新法,起用旧臣,拜范镇端明殿学士,提举中太一宫兼侍读,他已年近八十,加以从孙范祖禹劝阻,未就职,遂改提举崇福宫以银青光禄大夫再次致仕,赠蜀郡公。范镇生平扶危行义,以诚待人。与司马光友情甚笃。其著作除诗歌外尚有《文集》一百卷、《内制集》三十卷、《外制集》十卷、《谏垣集》十卷、《国朝事始》一卷、《刀笔》八卷、《正言》、《乐书》、《国朝韵对》各三卷。苏轼《范景仁墓志铭》称“其文清丽简远,学者以为师法。”又谓“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语壮,常欲继之以死,虽在万乘前,无所屈。”可见其品行,磊落刚直,可谓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谥忠文
17、范祖禹
范祖禹,1041~1098年,字淳甫,一字梦得,宋代成都华阳(四川华阳)人。宋史卷三三七有传。举仁宗嘉佑八年(1063)进士,荣获进士第一名。历官右正言、著作郎、右谏议大夫,累迁给事中、礼部侍郎、翰林学士、侍讲学士。被苏轼誉为讲官第一。1065年被司马光看中,选进《资治通鉴》的写作班子,他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主要编写唐朝和五代史的草稿,通过编书,他积累了详尽的资料,形成了独到的见解,成为有名的唐吏专家。后来,他独立写出了《唐鉴》24卷、《仁皇政典》6卷、《帝学》8卷及《范太史集》55卷等著作。其中《唐鉴》对唐朝历史作出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唐朝兴衰的经验和教训,被后人喻为“万世君人者之金镜”。范祖禹被人喻为“唐鉴公”。
18、范宗尹
范宗尹,字觉民,1100年-1136年,南宋初宰相。襄阳邓城(今襄阳樊城区)人,少年好学。宣和三年,上舍登进士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建炎元年(1127年),出京担任舒州知县,因反对李纲为相,又被劾曾受张邦昌伪命,责鄂州(今湖北武昌)安置。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年仅30为丞相,显赫一时。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认为辅政无能,请求罢免,不许。晚年为秦桧所排挤,出京担任温州知州。绍兴六年,退居天台,不久卒。
19、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药膳人生。1154年中进士。任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后出知处州,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颇有政绩。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四时田园杂兴》60首最能体现其诗歌特色。杨万里曾在《范成大文集序》中说:“至于诗,清新妩丽,奄有鲍谢,奔逸俊伟,勇追太白”。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传世。范椁:范椁,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人,元代诗人。诗以冲淡闲远著称,且风格多样。张炘炀与杨载、虞集、揭傒斯并称为元诗四大家。
20、范钟
范钟,1171年-1248年,字仲和,兰溪纯孝乡(今属兰江街道)里范村人。嘉定二年(1209)举进士。历官武学博士、太平州通判、知徽州。嘉定二年,举进士。历官调武学博士,添差通判太平州,知徽州。召赴阙,迁刑部郎官,又迁尚右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进对,帝曰:“仁宗时甚多事。”钟对曰:“仁宗始虽多事,乃以忧勤致治。徽宗始虽无事,余患至于今日。”帝悦。寻迁吏部郎中兼说书,又迁秘书少监、国子司业兼国史编修、实禄检讨。拜起居郎兼祭酒,权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禄同修撰。迁兵部侍郎兼给事中,权兵部尚书兼侍讲,寻兼侍读。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贾贵斌,授参知政事。淳祐元年,乞归田里,不许。四年,知枢密院事,乞归田里。五年,特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封东阳郡公,再乞归田里,不许。六年,复请,许之。加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辞不拜,以保晚节,乃提举洞霄宫。九年正月,薨。
钟为相,直清守法,重惜名器,虽无赫赫可称,而清德雅量,与杜范、李宗勉齐名。赠少师,谥文肃。所著书有《礼记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