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7-01 02:01:13   全部文章   0/278

south是什么意思留住乡愁 奔向小康 生态水乡-河头发布

留住乡愁 奔向小康 生态水乡-河头发布
松峰莉璃 平远河头镇在保护原生态环境基础上,打造“十里水乡·梦里老家”,推动乡村振兴。

山林、公园和乡村相映成趣。图为河头镇河头村。何森垚摄

河头镇是平远县饮用水源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生态文明保护。何森垚摄

河头镇素有三华李之乡的美誉,该镇以三华李的形象蓝本创作了卡通形象“和和”“美美”。何森垚摄

位于河头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何森垚摄
今年起,平远县河头镇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黄田村村民刘森友便是受惠村民之一。
刘森友此前的老瓦房,一到下雨天便成了盛水的“容器”,且“容器”旁就是垃圾堆和茅厕。漏雨的屋子和臭烘烘的环境,让刘森友满心凄凉。
新建的房子安置在黄田河大元头湿地公园和休闲广场旁,家园成花园。“自从村里启动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庄环境好了,村民生活更舒适了粉皮靠肉。”
位于广东省龙文—黄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河头镇,是平远县饮用水源地不侍寝 砍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河头镇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了以“生态胜地、水源重镇”为功能定位,以创建“十里水乡·梦里老家”为主题,以“生态优先、民生为重、文化为魂”为准则,重点推进黄田村、河头村、田心村、向阳村等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变公路为绿道,变圩镇为公园,变家园为花园,变河道为湿地。
基础设施先行
曾经的“泥土路”变为“小康路”
从济广高速河头出口,沿3公里连接线到达河头镇,一路风景如画。郁郁葱葱的山林是这幅“画”的背景,河头河像一条美丽的丝带,蜿蜒曲折地流淌在群山与公路之间。沿路设置的水源保护区标志石公园、三华李主题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小石潭记”和耕读公园各具特色,一路引领着人们走向河头圩镇所在地河头村。
“在全力配合县交通部门完成济广高速河头连接线建设后,河头镇随即着手筹集资金打造进镇景观绿道、环镇绿道等。”河头镇镇长陈瑞平介绍,2015年底,济广高速平兴段通车后,该镇便开始连接线景观建设,投入40多万元,除了安装路灯外,还种植了红叶石楠、黄花槐、重瓣芙蓉和格桑花,使之四季见绿、四季有花。
围绕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河头镇全面推进村道巷道硬化,目前已基本完成硬底化建设工作。同时,该镇将黄田田隆里至大元头的烂泥路打造成6公里的沿河绿道,种植杏花、荷花玉兰、樱花等观赏苗木进行景观提升,休闲公园点缀其中,形成了村民生活的休闲景观带。
交通等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河头镇将基础设施的完善摆在关键位置。
前两年,河头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抓好了黄田村、田心村和圩镇的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预报一页通,新建了圩镇公园、湿地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
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火影杀,是河头镇的天然优势。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平远县饮用水源地的河头镇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生活污水进行治理。
河头镇推进厕所污水和粪便全面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实行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鸿蒙圣王,河头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打造小景观、小公园的思路,推广使用适合农村的沼气池、人工湿地等小型分散式处理设施;对人口比较分散的村庄,因地制宜过国亮,利用水塘、鱼塘建设生态浮床处理工艺设施。同时,该镇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实现人畜分离、家禽集中圈养。
这些细微之处,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村庄的基础设施,给予村民更方便的生活,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改善了村容村貌。“这几年,村庄的变化太大了。以前村道都是泥土路,不仅影响美观,还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现在泥土路都变为了水泥路,村庄也越来越美了。在河头,随处可见一些节点上的小景观,为村庄增添了许多乐趣。每个季节都能吸引许多人到村子里拍照、游玩。”河头镇田心村村民张建新说,村庄变美,村民们也更自觉地去维护村庄的美。
“村庄的基础设施向来较差,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晚清崛起,让村庄变美的同时,也让村民真正过上舒适的生活。”河头镇党委书记姚蓝说。
家园变花园
“三清三拆”废弃物成为花园新景观
河头镇沿着河头河呈带状分布,9个村中有6个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河两岸。沿着田心村滨江步道走,一路上哗哗的水流声伴随,树木沿江两岸一字排开,远处的灰瓦白墙农居在山林衬托下,形成一幅美丽画卷。沿路有不少独具乡村风味的小公园,细致观察下,发现小公园里的不少景致由废弃农具拼凑而成,如由废弃石头房的石头建成的花园边栏,由石臼、砖瓦做成的小景点等。“这些废弃物都是在‘三清三拆’过程中遗留下的可用物品,我们不急着把它们丢掉,而是用来作为景观材料。”田心村村支书张振东说。
这几年,河头镇结合美丽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在沿河的村庄里因地制宜建设了小公园、小广场。这些小公园、小广场里的景物仪琳扮演者,多数为废弃用具拼凑而成,别具风味。
除了对废弃用具进行改造外,河头镇还积极对废弃建筑、池塘等改造利用虞娅囡,如垃圾场变身观景台,废弃小学变身村委办公室,废弃池塘变身水面上种满荷花的污水处理池……
“废旧物改造是河头镇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特色,不仅为公园、广场增添了别样风采,还节约了建设成本。”平远县农办主任吴荣浩说清泽谱之惠,新农村建设本质上不该提倡“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建设具有乡村风味的建筑,改善乡村风貌,增添村民生活的乐趣。
小公园、小广场为村民增添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而房屋改造则为村民们完善了家园。围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河头镇近年来启动村庄规划工作,要求各行政村设计好规划红线图、建筑设计图、整体环境提升效果图“三张图”。
按照全县的统一要求先祖热裤,“三张图”围绕群众哪里建房,建怎样的房作为核心问题进行规划编制医念霜华,区分可建区域与禁建范围,对建筑风格统一却不雷同,提升的村庄整体环境涵盖村民生产生活的大环境,不是单纯的居住环境。统一的民居设计风格成为河头村庄里的美丽风景线。
“村子里许多家庭都参与了房屋改造工程,从前破旧的房屋全部变成了统一风格的乡村民居,外表美观,内在实用。”刘森友说。
在不断提升居住环境舒适度之余south是什么意思,河头镇鼓励各村兴办公益事业。借村民自治力量,群众无偿提供自留地、自留山和拆除破旧杂房等。
“让村民生活更舒适达贝妮微博,是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姚蓝说,接下来,河头镇将继续推进各村的公园建设,让全镇村村有公园的规划步步变为现实,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出家门便可逛花园,享受休闲慢生活。
美景变财源
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休闲游
河头镇素有三华李之乡的美誉,万亩李果基地地处深山,方圆几公里无任何工业污染,产出的果实肉脆汁甜,甜酸可口。走进河头镇,公园里、宣传栏上、路灯杆上……随处可见以三华李为蓝本创作的卡通形象“和和”“美美”,动作可爱、表情有趣地“推荐”河头。“和和美美既寓意着河头的山美水美,又蕴含了河头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的象征意义。”陈瑞平说。
樟坑村是河头镇三华李种植最集中之地。围绕樟坑村的群山中,农屋前后全部种满了三华李树。每逢温暖春日,白色的李花盛开在山林之间郡主三休夫,点缀在农家屋前路边,像是走进了童话世界。炎热的夏天则是李果收获的季节,一串串表皮泛霜、绿里透红的三华李果实挂满枝头,忙碌的村民和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穿梭在果树之间。
据了解,今年仅三华李熟果销售就为当地果农带来了500多万元收入。横坑村村民李东亮种植了30多亩共1000多棵李果树,今年李果销售纯利润8万多元。李东亮说,在村干部的鼓励下,他和村里的两位村民以合作社的形式,注册了三华李商标,收购其他村民的优质果,进行包装销售。“这几年,村庄越来越美,来三华李基地体验采摘乐趣或是赏花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无缘无故造句,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李东亮乐呵呵地说。
河头镇境内水系众多尊主恕罪,河道绕村而过,加上境内的黄田水库、省级黄田—龙文自然保护区等山水赋予了河头得天独厚的乡村美景。近年来,河头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借力三华李产业,推出“春天赏花,夏天摘果”旅游路线,推动李果种植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同时,河头镇在保有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修建滨水步道、河滩、亲水平台,与沿河的原生态植物、河堤松木树相映成趣,彻底改变沿河竹木杂乱无章的局面。不仅使河道变为原生态湿地公园,重现儿时下河摸鱼的美好景象,更将黄田村由汛期的“先浸村”变为环境“先进村”。
“今年,我镇动员发挥全镇干部群众的力量,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姚蓝介绍,该镇今年已建设完成了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雕塑园和“小桥流水人家”景观建设,4公里的田心村骑行健身绿道等工程,实现生态精致景观与民生实惠工程同步发展。
姚蓝说石小倩,目前各村的产业发展仍处于粗放阶段,因乡村风貌的改变带动了乡村游的风潮洪荒元道。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推动新农村建设,让乡村更美,有意识地规划乡村游路线,朝着“十里水乡·梦里老家”目标努力。“我们将与棕榈生态城镇发展公司合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向阳村建设的规划已出炉。相信在专业公司的指导下,河头新农村建设将越来越好。”
■对话
平远县农办主任吴荣浩:
河头镇新农村建设
留住了乡愁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平远县农办主任吴荣浩认为,新农村建设无需向城市靠拢,一味“高上大”的设计脱离了新农村建设的本意,而河头镇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进行打造,则留住了乡愁的味道。
南方日报:在推进美丽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河头镇的哪些经验值得推广?
吴荣浩:河头镇在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上,有三点做法值得赞赏。首先是在规划设计理念上,河头镇不向“高大上”靠拢。我们发现不少乡镇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察哈尔王,以城市为标准去建设。新农村应该保有农村的风味,河头做得就很好,他们因地制宜打造新农村。
其次,河头镇善于利用旧物改造。在河头乡村的公园、广场里,能看到许多旧砖旧瓦制成的景物,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节约了建设成本,一举两得。
同时,河头镇在推动群众参与度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党员干部不断走访群众,了解群众最需要、最想要的变化,根据群众的需求打造新农村。群众看到乡村朝着他们的需求进行改变,会更积极参与建设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南方日报:在旧房改造中,平远县采取“三张图”统一规划的形式,出于哪些考虑?
吴荣浩: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旧房改造是急需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思索如何改造、怎么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思索出了规划红线图、建筑设计图、整体环境提升效果图这“三张图”的形式。
“三张图”围绕群众哪里建房,建怎样的房作为核心问题进行规划编制,区分可建区域与禁建范围,对建筑风格统一却不雷同,提升的村庄整体环境涵盖村民生产生活的大环境,不是单纯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在村庄道路交通规划、公共设施配套、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等问题上都加以明确。
南方日报:平远是欠发达的地区,建设新农村如何安排资金?
吴荣浩:对于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按每村200万元标准安排启动资金并拨付至各相关镇。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项目专项资金1亿元,专项用于5个主体村(差干镇三达村、仁居镇飞龙村、八尺镇黄沙村、排下村、中行镇快湖村)项目建设。同时,我们也鼓励乡镇向乡贤、村民积极筹集建设资金。
■记者观察
新农村建设
理应注重生态保护
河头镇是平远饮用水源地麻永东,是广东省龙文—黄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河头建设美丽乡村和新农村的有利资源,也给了河头必须思考的问题,推进建设如何不破坏环境。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在推进美丽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河头镇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提出了“生态优先、民生为重、文化为魂”的准则,从规划设计到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不大兴土木、不奢华攀比,充分尊重本村落自然条件,依据古树、池塘、河流等自然景观优势,建成依山傍水、掩红映绿的田园式风光村落。
但并不是所有的乡镇在建设过程中,都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记者就曾目睹其他村庄令人痛心的“新农村建设”:一棵棵的百年大树被挖出来,替换为“城市风景树”;翠绿的竹林变成了和城市一样的人工绿化带;百年老屋也不能幸免地被拆除……
原有的山水自然景观都没有了,怎么还能称得上乡村呢?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自身素质,只需要将原有的良好生态加以改善,消灭危房,消灭脏乱差,引进必要的生活设施就很好了。
河头镇因地制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值得借鉴。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
通讯员赖强朱双玲刘国贤
转载自:南方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