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hc旅行-麦积山石窟-不要太一本正经
旅行|麦积山石窟-不要太一本正经
不要太一本正经
de
旅行记
图:PENNY / SHRIMP
01交通
本次行程的第一站:甘肃省天水市
因为和麦子是异地的关系,我们兵分两路出发,准备在天水汇合相约魔界。
这次我不再是一个人出发啦,妈妈也一道玩耍。
春运期间出行,必然要遇见的就是“抢票”。
怎一个惨烈了得。
从1月中旬决定好玩耍的目的地开始,抢票大战一直到2月10日出发的前一天才真正搞定——这还不是结束。。。。。此时我们还没抢到回来的票。
麦子直接出发到天水。
而我和妈妈为了顺利抵达天水,本次行程被拆成了三部分。
① 2月10日中午从家出发到达南京南站——转地铁——南京站。因为中间有四个小时的等待时间,步行逛了逛附近的玄武湖。
② 南京站——西安站
③ 2月11日 西安站——天水站
02住宿
天水火车站并不在主城区,而是在麦积区。
一般自由出行在考虑住宿的时候,交通是否便利总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天要去的麦积山景区在火车站对面就有公交车可以直达。这次我们就住在火车站附近,离住处相隔一条路就是渭河,毗邻商业街区,附近还有菜场集市,算的上是很理想的住处了。
最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
不!用何岩柯!早!起!了!!!!
对于十分渴望睡到自然醒的我还有麦子来说,不用早起实在太令人心花怒放。
恩,妈妈除外。
甘肃真的很干。好消息是,洗衣服可以很快就干。这在南方是没法想象的。坏消息就是,很容易口渴,而且如果你不勤快地往脸上补水,又不是天生丽质。那么,你的皮肤很快会变成,
干!皮!! 树!皮 !! 糙!皮!!!
亲身经历,请勿模仿~
勤快补水,才不后悔~
甘肃和浙江有时差。我们准备出门的时候是快八点,看上去天色还很早的样子。
我们终于可以伪装早起了。
03麦积山石窟
来天水主要是:
①来1000~2100海拔适应适应,为去西藏做准备我欲扬明。毕竟我们是离海平面不远的人。
②这儿有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离城区(这里说的城区是指麦积区的主城区)着实不近。
火车站是34路车的起始站,百度地图显示一共要途经41站才能到达麦积山石窟。如果犯困的话,这一路很适合睡觉。
公交车不急不缓,晃晃悠悠地开。
你可以看到从车窗掠过的城市、城郊的模样。
虽然到目前为止,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每个城市的建筑都大同小异,没啥特色。
但其实走近了看,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样子和气质。而且一定是要置身其中,细细品味才能看见的,这是自由行的好处之一。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如果行程不赶,又耐得下性子。那么不管是黄沙漫天,还是花红柳绿,总能被你看出有趣的滋味来。
人最难得的是清空内心的评价标准,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像从未看过什么见过什么一样地去欣赏一处地方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这时的心,是跳跃的,带着好奇与探索蔡研,把看到听到的东西装进眼底、心里,尽管带着小雀跃,心境却是平静的熊小玥。这样的平静,由探索的满足和内心的充实带来,心无旁骛的滋味,就是如此中邮阅读网。
麦积山石窟以其所在的小山头形似麦垛而得名,高度142的小山本来并没有什么,然而它的石窟多数凌空开凿于20~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听上去很是吸引人,是什么人把石窟建在了这里,又是为何选择这么高难度的工作,他们是怎么做到在悬空的山崖上开凿建窟的呢?
从公交车上下来,虽然看到了景区大门田弘光,但其实离麦积山石窟所在地还有两三公里。
可以选择步行,也可以选择景区观光电车。
不用说,步行是我们最喜欢的选择。
面对景区大门向右手方向远眺,能看到个朦胧的轮廓,已是引人猜想——目之所及的这一座是不是就是麦积山石窟的所在呢?
待到进入景区公路沿坡度缓缓向上,再要想看看目的地的方向已是不能。
就像说书人非要卖个关子,刚开始露个端倪让你瞧一瞧,之后便收了起来,任你心急也好,抓耳挠腮也罢,只是微微笑着继续他的节奏。
不是开门见山的设置,总有它半掩真容的魅力。
行在山间,就看山间的风景。
走到快看到石窟的弯道,有个东西吸引了我们三个人的注意。
几乎同时看到sphc,同时拍!
我惊呼:“这是人工造景吗?”
心里默想,这也太能想了吧,就这么个空档里,要造两棵大树来填补视线中的空白,忒有想象力了郑奎飞。
麦:“这应该是为了掩饰什么米奇与米妮。”
后头传来一个好心大叔的声音——
“这是信号塔!”
我喜欢这种心意。
这种和谐于自然间的小心思,不突兀,不唐突。
在大西北游玩,总能看到这种惊喜。
这是一种朴实无华的心有丘壑。
再强大,也不能超脱于自然。
征服与臣服总是相辅相成的。
平常旅游,总是听导游提到:移步换景。
这在哪儿都通用。
从这座麦垛型的小山峰显露在眼前,就再也挪不开眼睛了。
刚看到,拍拍拍;走几步,继续拍。
照片出来看似都一样,但行进过程中眼睛里看见的,却是不同的景致。
只是一样的麦垛,一样的大佛。
你总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他们静静地在那里,走过上千年的时光,穿越后秦烟雨来到我们面前。
蓝天白云不会告诉你,这千年的岁月是怎样的风云变幻。
从佛学兴旺,香火不断,十万工匠投入开窟塑佛的庞大工程;到遭遇大到足以把山体震裂成东西两侧的地震;再到经历浩浩荡荡的灭佛运动;以及后来随地震频发末代福晋,时代变迁。
麦积山石窟逐渐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亚伦格林与鸟儿虫儿相伴,携风声雨声同行。
在20世纪30年代被重新发现以前,它在很长时段时间里只是史书上的一页封尘往事。
这是麦积山石窟唯一留存至今的台阶。其余供人行走供奉佛像的都是由开凿洞窟留下的脚手架改造的木质栈道。曾经垂垂可危的木质栈道阻挡不住从各处来此朝拜的佛教信众与游客。
现如今已造成了结实的钢铁结构栈道,安全得到保障雨靴踩泥,却也能体会在山崖中行走的压迫。
在狭窄的栈道上,你会感慨:“ 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工匠们在如此陡峭的山崖上做艺术创造?”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
山体本身是不适合做雕塑的,所以它并不是就着岩体开凿雕塑,而是采用取自麦积山的泥土来进行泥塑。
只是泥巴做的雕塑,如何能保存上千年,经历强地震和风蚀而久经不坏呢?
这就不得不提“匠心”了。
我所理解的匠心,就是在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上,倾尽所能去思考,怎么做才最好。一件器具就算看起来其貌不扬,用起来却很好用;一条公路看起来普普通通,却成功避开了地质因素可能导致的类似地面塌陷断裂等问题,行驶起来不膈应,畅通无阻。如果成功兼顾了外貌的美好与好用,那实在是极好。
包裹在这大大小小的泥塑里的碧咸是谁,是匠人们为了泥塑能够经久保持花下的苦心,才能让我们如今还能看到饱经历史的风霜还屹立陇上的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初唐、宋几个时代的泥塑。
知道我们的过去,才能了解我们的现在,更能拥有我们的未来。
这是历史的意义。
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大多数泥塑都被保存在铁丝网背后。
陇上的天气相比较江南当然是干燥的很,但是有陇上江南之称的天水,本来得名就源于“天河注水”的传说。相较于西北其他地区,这里湿润多雨,气候宜人。对人类居住来说,这当然是好事,然而对壁画泥塑而言,简直就是“酷刑”尤金妮公主。
所以既要隔离鸟类的侵扰与筑巢翟孝伟,人为的损坏,又要保持通风金娜允,就需要这不同于许多景区的铁丝网了。
尽管在观看时因此有不少困扰,但这种人文类景区,总是背后的故事比眼前所见的更为生动。如果只是看山看画看雕塑,不晓得它的背景,又要远距离观看,看不清细节,对于不通艺术不懂历史的围观群众实在是无法懂得其中的妙处的。
提前做些功课,或者课后补课,实在是其乐无穷的事。
隔着铁丝网,看他们或瞪眼如铜铃;或眯缝双眼嘴角含笑;或面容平静没有波澜,从初时见这些雕塑觉得陌生,甚至有些抗拒,同时觉得太过失实推手网,到后来一个塑像也能看好久一会儿,回看照片也是越看越觉得耐看。这些可都是原本在传说里,想象中的人物。他们是人非人,却在能工巧匠的刻画下真正亲临人间,从抽象的描述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从表情的一丝一毫,到肌肉走向,还有衣襟纹理,丝丝入扣,没有任何疏忽与懈怠。
如果说西方传说中的神祇大多是完美还原人类模样的豪华天团,那么东方的艺术家则是把佛教中塑造的各种是人非人的传说角色从描述中抽离出来,在现实民俗风貌的基础上加以提取加工,把想象中的各种神人还原出来邪神红云传。于是尽管还是那些角色,细看之下却各有不同,充满具有时代风情与个人志趣的想象力。
好些洞窟都在修复,或者保养。漂亮的壁画难能一见。就只是抬头望去,也不难想象原本这建在洞窟里的仿佛堂建筑是多么的瑰丽。
从缝隙中偷窥尚在修复中的雕塑壁画,又是我们从游玩中寻着的一个乐趣。
尽管大门紧锁,窥得一星半天都像寻着了宝物似的,眼神里熠熠闪着光。
两张曝光过度拍摄的本该是废片。但是能够直接拍摄的雕塑实在不多,只能也一并附上,仅供一看。
就算是读书破万卷,还是要与行万里路相辅相成,才有那种流动的了然。
现实的360度环绕,是一种霸占全身心的冲击。
凭栏远眺,还能看见秀丽山景。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就是四季轮转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变与不变,享受世界。
麦积山石窟好玩的,还不止是这些静止的文化遗存。
还有乐趣有待挖掘:
比如,在山崖栈道上快速下楼是一件刺激兴奋的事,这是冬日游人稀少带来的快乐。不过景区讲解员也总是好心提醒,小心慢走,注意脚下,也确实是该听的啦。
还有这个小洞,在千佛堂与牛儿堂之间。上有题字“小有洞天”
“相传在明朝古历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也不敢迈步了第一男王妃。众衙役只得火速请 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鹞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由此可见这悬崖峭壁之险峻了。
这山底的崖面几乎与地面垂直。
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如这对麦积山保护一样。看上去并无什么奇怪的岩壁其实已经被涂上了一层保护性涂料。
随着栈道走到出口,就该下山了。
再不甘心没看到很多雕塑,也只能恋恋不舍地回望一眼。
然而下到山脚,再从树梢缝隙中看一眼大佛,就该离开麦积山石窟了。
好在还有欢腾的……
马儿?驴?
送一送我们。
注:冬天去麦积山石窟有专业的免费景点导游讲解哦。耐心走到景区暴风男,经过下图位于山脚右侧的寺庙,沿路往前,就能看到游客中心,凑够人数就可以请一位专业导游给讲解。
04我爱吃
拯救被兰州拉面攻占的味蕾的,是上图这喜阿婆的粥。
一粥入口,万事不愁。
我爱旅途中吃粥。
缓解身心疲惫,你值得拥有!
以及,我们仨不解的是天水站附近的拉面店这碗,为啥托底有缺口呢?
求解答~~
写在最后:
这是我更公众号以来写过用时最长的游记了,啊不,用时最长的更新,从前天开始着手准备到今天写完。
大概有多爱就会有多投入。本次旅行可以算到目前为止屡次出行中的最爱之一,回到家旅途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欣然于心。
我爱出行,还会更新。
回见。
以上图片来自:不要太一本正经 | 图片社
文章来自:PENNY不要太一本正经
PENNY&SHRIMP: 世界这么大,我们正在看。
回顾索引:
旅行系列——都是珏子和麦子去过地方的合集。
旅行|慢下节奏看拉萨
旅行|路过长春
旅行|天边飞来雨做的云
旅行|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这么一座……
旅行|透着生活小滋味的延吉
旅行|在延边大学摆姿势
旅行|清凉一夏之不怎么凉的奉天
旅行|基地
旅行|哈尔滨之亚布力
旅行|霞浦之行(小浩村、东壁村)
旅行|霞浦之行(三沙镇)
旅行|霞浦之行(北崎)
旅行|北崎之日出
武义:和老街合个影,say goodbye
旅行|路过大西北之——不止是中转(兰州站)
武义:小城啊,请你慢慢变
我们的旅行结婚照:大麦&盼妮
不要太一本正经
de
旅行记
图:PENNY / SHRIMP
01交通
本次行程的第一站:甘肃省天水市
因为和麦子是异地的关系,我们兵分两路出发,准备在天水汇合相约魔界。
这次我不再是一个人出发啦,妈妈也一道玩耍。
春运期间出行,必然要遇见的就是“抢票”。
怎一个惨烈了得。
从1月中旬决定好玩耍的目的地开始,抢票大战一直到2月10日出发的前一天才真正搞定——这还不是结束。。。。。此时我们还没抢到回来的票。
麦子直接出发到天水。
而我和妈妈为了顺利抵达天水,本次行程被拆成了三部分。
① 2月10日中午从家出发到达南京南站——转地铁——南京站。因为中间有四个小时的等待时间,步行逛了逛附近的玄武湖。
② 南京站——西安站
③ 2月11日 西安站——天水站
02住宿
天水火车站并不在主城区,而是在麦积区。
一般自由出行在考虑住宿的时候,交通是否便利总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天要去的麦积山景区在火车站对面就有公交车可以直达。这次我们就住在火车站附近,离住处相隔一条路就是渭河,毗邻商业街区,附近还有菜场集市,算的上是很理想的住处了。
最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
不!用何岩柯!早!起!了!!!!
对于十分渴望睡到自然醒的我还有麦子来说,不用早起实在太令人心花怒放。
恩,妈妈除外。
甘肃真的很干。好消息是,洗衣服可以很快就干。这在南方是没法想象的。坏消息就是,很容易口渴,而且如果你不勤快地往脸上补水,又不是天生丽质。那么,你的皮肤很快会变成,
干!皮!! 树!皮 !! 糙!皮!!!
亲身经历,请勿模仿~
勤快补水,才不后悔~
甘肃和浙江有时差。我们准备出门的时候是快八点,看上去天色还很早的样子。
我们终于可以伪装早起了。
03麦积山石窟
来天水主要是:
①来1000~2100海拔适应适应,为去西藏做准备我欲扬明。毕竟我们是离海平面不远的人。
②这儿有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离城区(这里说的城区是指麦积区的主城区)着实不近。
火车站是34路车的起始站,百度地图显示一共要途经41站才能到达麦积山石窟。如果犯困的话,这一路很适合睡觉。
公交车不急不缓,晃晃悠悠地开。
你可以看到从车窗掠过的城市、城郊的模样。
虽然到目前为止,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每个城市的建筑都大同小异,没啥特色。
但其实走近了看,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样子和气质。而且一定是要置身其中,细细品味才能看见的,这是自由行的好处之一。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如果行程不赶,又耐得下性子。那么不管是黄沙漫天,还是花红柳绿,总能被你看出有趣的滋味来。
人最难得的是清空内心的评价标准,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像从未看过什么见过什么一样地去欣赏一处地方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这时的心,是跳跃的,带着好奇与探索蔡研,把看到听到的东西装进眼底、心里,尽管带着小雀跃,心境却是平静的熊小玥。这样的平静,由探索的满足和内心的充实带来,心无旁骛的滋味,就是如此中邮阅读网。
麦积山石窟以其所在的小山头形似麦垛而得名,高度142的小山本来并没有什么,然而它的石窟多数凌空开凿于20~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听上去很是吸引人,是什么人把石窟建在了这里,又是为何选择这么高难度的工作,他们是怎么做到在悬空的山崖上开凿建窟的呢?
从公交车上下来,虽然看到了景区大门田弘光,但其实离麦积山石窟所在地还有两三公里。
可以选择步行,也可以选择景区观光电车。
不用说,步行是我们最喜欢的选择。
面对景区大门向右手方向远眺,能看到个朦胧的轮廓,已是引人猜想——目之所及的这一座是不是就是麦积山石窟的所在呢?
待到进入景区公路沿坡度缓缓向上,再要想看看目的地的方向已是不能。
就像说书人非要卖个关子,刚开始露个端倪让你瞧一瞧,之后便收了起来,任你心急也好,抓耳挠腮也罢,只是微微笑着继续他的节奏。
不是开门见山的设置,总有它半掩真容的魅力。
行在山间,就看山间的风景。
走到快看到石窟的弯道,有个东西吸引了我们三个人的注意。
几乎同时看到sphc,同时拍!
我惊呼:“这是人工造景吗?”
心里默想,这也太能想了吧,就这么个空档里,要造两棵大树来填补视线中的空白,忒有想象力了郑奎飞。
麦:“这应该是为了掩饰什么米奇与米妮。”
后头传来一个好心大叔的声音——
“这是信号塔!”
我喜欢这种心意。
这种和谐于自然间的小心思,不突兀,不唐突。
在大西北游玩,总能看到这种惊喜。
这是一种朴实无华的心有丘壑。
再强大,也不能超脱于自然。
征服与臣服总是相辅相成的。
平常旅游,总是听导游提到:移步换景。
这在哪儿都通用。
从这座麦垛型的小山峰显露在眼前,就再也挪不开眼睛了。
刚看到,拍拍拍;走几步,继续拍。
照片出来看似都一样,但行进过程中眼睛里看见的,却是不同的景致。
只是一样的麦垛,一样的大佛。
你总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他们静静地在那里,走过上千年的时光,穿越后秦烟雨来到我们面前。
蓝天白云不会告诉你,这千年的岁月是怎样的风云变幻。
从佛学兴旺,香火不断,十万工匠投入开窟塑佛的庞大工程;到遭遇大到足以把山体震裂成东西两侧的地震;再到经历浩浩荡荡的灭佛运动;以及后来随地震频发末代福晋,时代变迁。
麦积山石窟逐渐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亚伦格林与鸟儿虫儿相伴,携风声雨声同行。
在20世纪30年代被重新发现以前,它在很长时段时间里只是史书上的一页封尘往事。
这是麦积山石窟唯一留存至今的台阶。其余供人行走供奉佛像的都是由开凿洞窟留下的脚手架改造的木质栈道。曾经垂垂可危的木质栈道阻挡不住从各处来此朝拜的佛教信众与游客。
现如今已造成了结实的钢铁结构栈道,安全得到保障雨靴踩泥,却也能体会在山崖中行走的压迫。
在狭窄的栈道上,你会感慨:“ 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工匠们在如此陡峭的山崖上做艺术创造?”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
山体本身是不适合做雕塑的,所以它并不是就着岩体开凿雕塑,而是采用取自麦积山的泥土来进行泥塑。
只是泥巴做的雕塑,如何能保存上千年,经历强地震和风蚀而久经不坏呢?
这就不得不提“匠心”了。
我所理解的匠心,就是在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上,倾尽所能去思考,怎么做才最好。一件器具就算看起来其貌不扬,用起来却很好用;一条公路看起来普普通通,却成功避开了地质因素可能导致的类似地面塌陷断裂等问题,行驶起来不膈应,畅通无阻。如果成功兼顾了外貌的美好与好用,那实在是极好。
包裹在这大大小小的泥塑里的碧咸是谁,是匠人们为了泥塑能够经久保持花下的苦心,才能让我们如今还能看到饱经历史的风霜还屹立陇上的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初唐、宋几个时代的泥塑。
知道我们的过去,才能了解我们的现在,更能拥有我们的未来。
这是历史的意义。
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大多数泥塑都被保存在铁丝网背后。
陇上的天气相比较江南当然是干燥的很,但是有陇上江南之称的天水,本来得名就源于“天河注水”的传说。相较于西北其他地区,这里湿润多雨,气候宜人。对人类居住来说,这当然是好事,然而对壁画泥塑而言,简直就是“酷刑”尤金妮公主。
所以既要隔离鸟类的侵扰与筑巢翟孝伟,人为的损坏,又要保持通风金娜允,就需要这不同于许多景区的铁丝网了。
尽管在观看时因此有不少困扰,但这种人文类景区,总是背后的故事比眼前所见的更为生动。如果只是看山看画看雕塑,不晓得它的背景,又要远距离观看,看不清细节,对于不通艺术不懂历史的围观群众实在是无法懂得其中的妙处的。
提前做些功课,或者课后补课,实在是其乐无穷的事。
隔着铁丝网,看他们或瞪眼如铜铃;或眯缝双眼嘴角含笑;或面容平静没有波澜,从初时见这些雕塑觉得陌生,甚至有些抗拒,同时觉得太过失实推手网,到后来一个塑像也能看好久一会儿,回看照片也是越看越觉得耐看。这些可都是原本在传说里,想象中的人物。他们是人非人,却在能工巧匠的刻画下真正亲临人间,从抽象的描述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从表情的一丝一毫,到肌肉走向,还有衣襟纹理,丝丝入扣,没有任何疏忽与懈怠。
如果说西方传说中的神祇大多是完美还原人类模样的豪华天团,那么东方的艺术家则是把佛教中塑造的各种是人非人的传说角色从描述中抽离出来,在现实民俗风貌的基础上加以提取加工,把想象中的各种神人还原出来邪神红云传。于是尽管还是那些角色,细看之下却各有不同,充满具有时代风情与个人志趣的想象力。
好些洞窟都在修复,或者保养。漂亮的壁画难能一见。就只是抬头望去,也不难想象原本这建在洞窟里的仿佛堂建筑是多么的瑰丽。
从缝隙中偷窥尚在修复中的雕塑壁画,又是我们从游玩中寻着的一个乐趣。
尽管大门紧锁,窥得一星半天都像寻着了宝物似的,眼神里熠熠闪着光。
两张曝光过度拍摄的本该是废片。但是能够直接拍摄的雕塑实在不多,只能也一并附上,仅供一看。
就算是读书破万卷,还是要与行万里路相辅相成,才有那种流动的了然。
现实的360度环绕,是一种霸占全身心的冲击。
凭栏远眺,还能看见秀丽山景。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就是四季轮转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变与不变,享受世界。
麦积山石窟好玩的,还不止是这些静止的文化遗存。
还有乐趣有待挖掘:
比如,在山崖栈道上快速下楼是一件刺激兴奋的事,这是冬日游人稀少带来的快乐。不过景区讲解员也总是好心提醒,小心慢走,注意脚下,也确实是该听的啦。
还有这个小洞,在千佛堂与牛儿堂之间。上有题字“小有洞天”
“相传在明朝古历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也不敢迈步了第一男王妃。众衙役只得火速请 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鹞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由此可见这悬崖峭壁之险峻了。
这山底的崖面几乎与地面垂直。
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如这对麦积山保护一样。看上去并无什么奇怪的岩壁其实已经被涂上了一层保护性涂料。
随着栈道走到出口,就该下山了。
再不甘心没看到很多雕塑,也只能恋恋不舍地回望一眼。
然而下到山脚,再从树梢缝隙中看一眼大佛,就该离开麦积山石窟了。
好在还有欢腾的……
马儿?驴?
送一送我们。
注:冬天去麦积山石窟有专业的免费景点导游讲解哦。耐心走到景区暴风男,经过下图位于山脚右侧的寺庙,沿路往前,就能看到游客中心,凑够人数就可以请一位专业导游给讲解。
04我爱吃
拯救被兰州拉面攻占的味蕾的,是上图这喜阿婆的粥。
一粥入口,万事不愁。
我爱旅途中吃粥。
缓解身心疲惫,你值得拥有!
以及,我们仨不解的是天水站附近的拉面店这碗,为啥托底有缺口呢?
求解答~~
写在最后:
这是我更公众号以来写过用时最长的游记了,啊不,用时最长的更新,从前天开始着手准备到今天写完。
大概有多爱就会有多投入。本次旅行可以算到目前为止屡次出行中的最爱之一,回到家旅途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欣然于心。
我爱出行,还会更新。
回见。
以上图片来自:不要太一本正经 | 图片社
文章来自:PENNY不要太一本正经
PENNY&SHRIMP: 世界这么大,我们正在看。
回顾索引:
旅行系列——都是珏子和麦子去过地方的合集。
旅行|慢下节奏看拉萨
旅行|路过长春
旅行|天边飞来雨做的云
旅行|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这么一座……
旅行|透着生活小滋味的延吉
旅行|在延边大学摆姿势
旅行|清凉一夏之不怎么凉的奉天
旅行|基地
旅行|哈尔滨之亚布力
旅行|霞浦之行(小浩村、东壁村)
旅行|霞浦之行(三沙镇)
旅行|霞浦之行(北崎)
旅行|北崎之日出
武义:和老街合个影,say goodbye
旅行|路过大西北之——不止是中转(兰州站)
武义:小城啊,请你慢慢变
我们的旅行结婚照:大麦&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