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6-18 12:09:40   全部文章   0/172

3601撒马坝,我的诗和远方-云南征程自驾俱乐部

撒马坝,我的诗和远方-云南征程自驾俱乐部
2018探春之旅3月中旬寻找风情 、磨盘山、撒马坝,美食美景 2晚三天自驾游
开始招募伙伴
联系:征程自驾俱乐部,啊文15288406309
出团时间:3月9日、10日。
简要行程:
D1:昆明-援疆(景点: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D2:元江-红河县(景点:撒马坝梯田、杨柳梯田、十二龙泉);
D3:红河县-昆明(景点:迤萨古镇)
费用:拼车(820元/人)
费用包含:22座考斯特,或30座旅游大巴车车费+磨盘山景点门票+两晚住宿(其中一晚梯田边上)+5个正餐2个早餐+旅游保险+全程领航服务。
自驾车:600元/人
费用包含:磨盘山景点门票+两晚住宿(其中一晚梯田边上)+5个正餐2个早餐+旅游保险+全程领航服务。(油费、过路费自理)


山高水长云常在,美景如斯。红河,我的家,愿做你一世的恋人,攀上永远幸福的云梯。
----题记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高晓松写的一句歌词,一直很喜欢。曾经爱追梦的我,最想在风轻云淡的日子里,寻找那美丽的诗和远方。去年末,省作协散文笔会在红河县举行,赵珈琪有幸参与笔会采风。我才蓦然悟到,美丽就在眼前,诗与远方,一直在我的身边从未离开!

百年马帮城含肺鱼,密语长长短短的日子
“姚氏民居,钱家豪宅,结构坚固精修‖中西合璧,看古堡如欧‖气派碉楼典雅,青砖拱,正殿通幽‖装潢美,迷宫大院,最靓土司楼‖亮眸,雕塑丽,精心设计,创意胜优‖城堡傲群山, 屹立峰头,露台风光一片,凭栏望,顿解忧愁‖投资巨,地标建筑,经典世长留‖”这是迤萨马帮城堡诗意的精缩或注解马梓惠。
迤萨古镇,誉为“江外小香港”或“江外小上海”,百年前便以繁华闻名于世,因此这座古城就多了故事和韵味。

迤萨,地理位置特殊scc川川,独立成峰,地形如少女的乳峰,高耸挺拔,山峰之下,四方是万丈深沟。这样的一个古镇小城,常言道:“小城故事多”。有道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在迤萨古镇郑士元,我们环绕古色古香的城墙,走在深巷的青石板路上,追寻时间隧道,听着向导小普絮叨一段传奇,安享历史与现实的时光……
马蹄踏过的青石板,凹凸不平却散发着锃亮的光泽,静静走在逼仄的窄巷,看着四周高深院墙,耳边仿佛传来了叮叮咚咚的马铃声,悠扬而动听,让人思绪万千。迤萨古镇,是马背驮出的山城。早在清末,这里的先人们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勇闯南路出国门千手绳树。一批批、一对对马帮,开赴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经商,人马同行的壮举缔造了蜚声南滇的马帮文化,也因此驮出了一座座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的山城。

锁住一段生存历史,记下一段生活往事。迤萨古镇,当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里的建筑风格也呈现中西合璧的特色。较著名的有,宏伟的东门楼和姚初院楼。建于民国初年,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中西式传统清式民居建筑群,被称为“江外建筑大观园”。明清式的洋楼拱门圆窗,中西合璧式的庭院,外加青瓦飞檐、雕花门窗,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张扬了马帮大佬的霸气和豪掷千金,也诠释了一段走马帮写就的生存历史。青石板堆砌的深宅大院,上面点缀着各式花纹,钟表、十字架李妍锡,内部信道纵横,七弯八拐,上上下下地交错着。外围宽大厚实的墙壁上布列着的一排排射击孔,像鹰眼一般耽视着四周,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土匪也不敢觊觎这座身处蛮荒之地的江外小城。

“走在青石板的小巷,去寻找远行的马帮,那紧锁的重门张火丁老公,何时阻隔了伊人的梦想,曾经万语千言的街头,竟是苔痕斑斑……”百里冰泓。确实,这“马帮红颜”诗意名字的背后,迤萨古镇,曾经是干旱少水又没有良田,这里的人为了生活,背井离乡走马帮,人们称之为“下坝子”。在那个时代,遥远的经商路也并不那么容易。许多赶马哥不是死于疟疾就是死在兵匪手上,或者直接旅居国外,又重新娶妻生子,因此有些结了婚的女子,从青丝等到白发,红颜成灰,也未等到良人归……

登踏望江楼亭上,感悟百年的沧桑变化。“真没想到,迤萨这个连地图上都很难以找到的地方,居然还有这么漂亮的古建筑和敢为天下先的马帮故事,真不愧是藏在深山里的旅游新方向的宝地”,不少同行者都如此感叹。
身居这座古城,恰当的时间、恰当的伙伴,一起安享一份好的时光,躲进一碗焖锅酒里,回忆、聊述,行走马帮的沉浮人生,感受密语长长短短的日子。

千年撒玛坝,碰撞时光归位心灵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摘自徐志摩《泰山日出》)杨智发。不错,凌晨就整装待发,“不到撒玛坝,不知梯田大”的撒玛坝去看日出。按奈不住渴求向往撒玛坝的众神在散文笔会微信群里,早早地发布:
……
与众神约定凌晨六时出发
夜就短了
四时起夜入厕

再躺下就只听见砰砰的心跳
心早已跳出了胸腔
像上足发条的闹钟到了点
……
冬夜不够寒彻
窗玻璃上并无霜花
撒坝美的日出在等我们
……

出发
把黎明踏破
撒玛坝,我们来了
……

我们来到撒玛坝鲁亏巴底观景台上,看云海,看日出。刚到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有一股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的约略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虐妾,红日初升,白云始盖。茫茫云海连山外。胭脂彩缎半空铺,时而翻卷多澎湃。天上人间,山前古寨。林田云水浑然态。梯田秀丽世安居,仙山琼宇人心快的壮锦和意境。

撒玛坝,这样的壮锦和意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回答都是否定的。是这里世居的哈尼族人民铸就的人间奇迹。向导小普说,撒玛坝海拔在600米-1880米之间,四周有森林四千多亩,村庄21个,耕地和受益人口一万余人,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云海的覆盖下,六条水沟介布于不同海拔等高线,以其集中连片,万亩相接,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著称。这里的1.4万亩,4300多级壮丽景观的哈尼梯田,如同一首多线谱的神歌。四季的撒玛坝,我想,在日动、月动、风动、云动,景应该是动的,弹奏出的是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色彩,不一样的景观。

撒玛坝是历史悠久的一方水土,汉文史记载开垦最早的哈尼梯田,唐代樊绰《蛮书泻到“蛮治山田、殊为精好”(唐之三十七个蛮部,哈尼先民为蛮之一)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1368年-1399年,吴蚌颇(嘎他佐能土司)倡导民众开水渠,造梯田,其地就是今天的红河撒玛坝。撒玛坝是唯一在一个视角点能将万亩梯田尽收眼底的观赏区,其悠久的造田历史和规模宏大的梯田面积也被公认为世界第一。

徒步从苏红老村走进撒玛坝,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小到和一条小溪、一丘田、一间田棚、一只水鸭,甚至和一朵野花相视而笑。溪水婉转,野花野草微风摇动,牛羊低声吟唱,劳作的哈尼人们抡起锃亮的把锄奏响人间烟火的生活乐章。层层梯田绵延山坡,安放幽谷,不悲不喜,静听云海、水声……带来的绝妙,亦或开始亦或结束。真的,置身于田间,与大家为伴耵聍水,追寻田埂、边沟、河堤上的脚步,碰撞的是海非海的云海,是阳光,又忽一片薄纱的时光,回归田园,归位心灵,以一首诗为箴言“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有爱田者说,3601“依山而造的梯田,层次分明,线条清晰;虽参差不齐,却又错落有致;虽大小不均,却又宽窄相宜;田埂如梳,田水如镜;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要这样诗意的语言,来描述撒玛坝梯田也是恰如其分的。

徒步从撒玛坝栈道拾级而上,又登到鲁亏巴底观景台上,这时也是正午。鸟瞰这里的梯田孙鸣杰,有如悬挂在一面大鼓上的鸿篇巨制的水墨山水图,密密麻麻的梯田一层层一片片从千山万岭的谷底铺上云天,其规模、其气势,蔚为壮观,令人震撼!
朝花夕拾这诗词,“畸埂涵雾岭朦胧,吆牛声自白云中。瘦畦但见蓑衣人,人砌天梯鬼叹工。”做这次徒步行撒玛坝的最后注脚吧!

龙玛哈尼寨战棋帝国,孜孜不倦的念想
“山腰之上留哈尼,白云深处有人家”。龙玛村,哀牢山腹的一个哈尼村落。
弹指一瞬间,千百年的光阴浓缩为一瞬。这里丰富的文化色彩可追溯上千年,历经岁月的冼礼王茜华简历,龙玛梯田、立寨树,就是最好的见证。望神泉也是最好的佐证,“龙玛奔腾伏稻田,百年皓首几成仙。问君秘诀来何处,长寿绵延饮此泉”。长寿老人也很多,他们也如是这样说。

龙玛,座落在宝华乡最高峰——落恐大尖山的山麓,背对落恐大尖山,面朝一望无际的撒玛坝梯田,村前村后梯田环绕,从县城出来一个小时的车程,不远不近,是人们心跳的地方。
在龙玛吃中午饭,醇厚丰美,风味独特,工艺精到,特色哈尼美味,舞着舌尖,让人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吟出这样的诗句来:
车停龙玛用中餐
又品佳珍又赏田
野菜山花盘碟满
柔青嫩绿果蔬鲜
哈尼特色皆原味
米饭清香散绮筵
……

午饭后,端坐在田畔人家或龙玛客栈的阳台,享受冬日的暧阳,蓝天,白云下,对面正如《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更有诗歌意的是这里风吹云散呈现壮阔的大山、村寨、梯田,甚至是云海。这,带来内心的宁静和安然,也会顿觉内心对遥远广阔的向往。

龙玛村,我也不曾记起来过几次,常常是,走入村中的时候还阳光明媚,不经意间一阵风起,便大雾弥漫,将整个村子笼罩,遮天蔽日,视线受阻,此时真是“不识龙玛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村中”。当然,如果吹来的只是一缕清风,有时随之而来的就是片片轻云薄雾,她们亦或只是从村中慢慢穿过或围着房舍缓缓绕行,此时此刻,便会将整个村子装点得梦幻迷离。

七十多位文学大家踏访此地,龙玛山寨的哈尼族人们来说是迎来了大喜日子,摆起秋千、磨秋,舂起糯米粑粑,跳起乐作舞,设长街晚宴招待。长街宴,装点起哈尼人的生活。这里可以感受、看到“藤桌蕉叶面,佳肴美味长街宴。朵颐大快杀神女帝,酒巡百遍。家庭烹饪村姑献,山珍野味花虫宴。”


“可啦,可啦,咪茫豪太农脚都玛欧,杆玛杆吉农脚都玛欧;可啦,可啦,殴尼阿长欧台俄啦,挡次奇次奇次打俄啦……”长街开宴前,一位哈尼族妇女要民族神圣的仪式为我们接风冼尘、叫魂。大意是:“回来,回来,荒山野岭不是你在的地方,十字路口不是你在的地方;回来,回来,顺着藤条回来,顺着石阶一台一台回来。”这是鲜为人知的民族习俗,大家都很高兴。时至今日,怀感恩之心,与万物同在修神至尊,与灵魂同修。


龙玛,神秘而亲切,古朴而灵动。“唆、唆、唆……夺散(干杯)”,昂司(龙头)李桥福举起酒杯,发宴席酒令的声音,一直余音缭绕。合着思念的祝酒声,醉在了铺满月光的地方。龙玛成了,来了就不想走的哈尼山寨。我知道,龙玛,又备好美酒佳肴,等你我一起去续前世今生。












部分资料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通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