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9-21 15:28:49   全部文章   0/108

万行医疗人才网水下故事——莒江(三)-泰顺史志

水下故事——莒江(三)-泰顺史志


莒江乡境地理环境优越,景色优美,人类聚居历史悠久,文物颇丰,胜迹遍布。

下湖墩遗址 位于莒江交溪洋北岸,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石器分打制和磨制两种慎小嶷博客,以长方形和梯形的石斧、石锛为主;陶器以夹砂黄陶、灰陶和黑皮陶为特色,多用手制。
山头垟遗址 位于莒江下村西北约500米处的方村湖山,为商周至战国遗址。采集石器2件,其中石刀、石锛各1件,由泥岩磨制成而。陶器分泥质夹沙黄陶、灰硬陶二种该隐传奇。1988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珠山遗址 龙珠山又名金屿山,谷称隘墩。山丘高约10米,遗址分布约3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石镞、石斧、石刀、陶器。为商周遗址。1988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沓石庵
沓石庵遗址 在莒江西南叶寮山下石室,海拔482.4米,石室可容百余人范旭霞。据清光绪泰顺《分疆录》记载,古名梅公洞,在悬崖之半,右有石门,沿壁而入洞,上有细泉下注如珠帘。明僧太初曾住锡于此。时夏存《沓石庵》诗“悬崖忽露石楼台,右下争看绀宇开”;李颜《沓石庵》诗“瀑溅悬崖晴亦雨交河吧,风号峭谷暑犹寒”。

莒江戏台 位于莒江上村,清代中叶以贡生夏孟蛟为首创建。该戏单间四柱亭阁式结构,宽5米,进深4.5米薜仁贵,悬空台面距地表1.4米。顶棚装饰八角藻井,施五重斗拱,歇山屋顶,屋面阴阳合辅小青瓦,灰塑正脊。戏台结构巧究,气度典雅,可从三个方面观看台面表演。1988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莒江戏台于2000年3月因兴建珊溪水库搬迁至罗阳镇旋顶山森林公园庵头相金厝址。

夏氏大宗祠 位于莒江乡中心校(习称莒江小学)、供销社地段异世无忧传。创建于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明正统年间(1436~1449)毁于战乱,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建只有梦里来去,清顺治元年(1644)重修。顺治十五年(1658)因战乱遭到严重破坏,康熙十三年、雍正四年、乾隆十一年、光绪三十年曾四度重修,并增建石门楼千手板间。全祠进深46.2米,宽25.1米,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砖木结构,洪永时共有木柱120根,分三进:一进是石门楼,一进至二进之间有方形天井,两侧花园;二进有小礼堂,两侧是厢房,二进至三进之间是大天井,两侧各有三间厢房;三进是大厅,通高7.5米我的贤者大人,抗日战争期间省立温州师范学校迁入莒江时学校本部设于此。大宗祠园墙内外分别有一株树,一株桂树高意静,一株柏树,夏大辉曾诗《大宗祠古柏纪年》:天启七年并桂栽,餮风饮雨始成材。一经寇毁繁花尽,留得贞心久不灰。

灵芝寺 原址位于莒江下村沙阳湖。明宣德三年(1428),此沙地产灵芝三丛,有游僧谓之佛门祥光显现赵宝峰,宜建寺院以应先祖,夏哲暨善男信女遂募资建造“沙灵堂”。明景泰三年毁于战乱,成化四年重建。弘治七年堂内又产灵芝三丛吕元芳,改名“灵芝寺”,又名“灵芝堂”。嘉靖三十八年精弘论坛,毁于倭寇,万历二十八年复重建。孙原贞遗有《属兴梵堂》诗;嘉靖首辅张璁三宿灵芝寺均留有诗文。“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被拆,1974年改建为人民公社办公楼。1992年重建于玉屏峰巅宋宇彬。

陶氏节孝坊 位于莒江上村,坐南朝北。青石结构,原为三层四柱三开间,顶端和两次间后于建造住宅时拆除。上层雕刻精致的圣旨牌,正面竖书阴刻“圣旨”二字;下首横梁落款为阴刻“大清道光三年岁次癸未季秋月谷旦”;下层横梁阴刻牌名“儒童夏庆树妻陶氏节孝坊”。

现今莒江已淹没于水下秦安县政府网,有关于它的种种故事大唐狂士,只能透过不多的遗存物件及相关文字遥想。
编辑这三期水下故事时,因景点文物甚多且资料欠缺,只能选择性地编辑。透过一个个字、一张张照片刘彻刘彘,莒江之貌于脑海徐徐展开,但依旧是想象多于实际,未曾于它淹没前一睹芳容,甚为遗憾。想起曾两度于飞云湖畔驻足,水清,鱼儿嬉戏顾莲宅斗日记,湖面微风徐徐陈惠儿,哪里想到它曾那么美丽和丰富。
你好,莒江民兵誓词!再见,万行医疗人才网莒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