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4-30 13:57:31   全部文章   0/269

三星b289档案作为一种“方法”丨延伸的刺点-春熙照相馆

档案作为一种“方法”丨延伸的刺点-春熙照相馆

何博:延伸的刺点
写文/马琳珂 (Marine Cabos-Brullé)
翻译/尘志
原文为英文,发表于《Foam》杂志第51期(The Mythical Issue: Seer/Believer)。经作者授权翻译,有删节。
作者马琳珂(Marine Cabos-Brullé)为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博士、艺术史学者,致力于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发表过多篇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和历史的论文,并在SOAS、佳士得美术学院(Christie’s Education)、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以及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做过演讲。马琳珂目前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research associate秋凤梧 。

在这张几近全身像的肖像照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身份不明的中年男子站在一地鲜花之前。他交叉双臂,注视着观看者陈玉佳,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然后,这幅肖像被出自不同语言的“铭文”所覆盖盲妃十六岁。多种多样的字迹显示了一些人潦草而就的谜一般的句子,比如:“一个想念妻子的男人”,“像是P上去的人”,或者“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他或许曾是个能干的工人。”(此处直译原文,但这句话在图像中并无体现,如此亦有趣——译者注)
此时,我脑子里立刻蹦出一个问题:我们看的是一张历史照片还是一幅当代的作品?这样一种矛盾的感受由何博的《延伸的刺点》系列中的图像所引发。这组作品创作于2013至2015年间,包含了11组三联图像骸骨灰烬,档案的方法和艺术的感悟相结合,揭示着图像与文本之间的融合。
这个系列最深刻之处不在于照片本身,而是它们在程序中被构建的过程安圣浩。“我想强调照片观看者对于照片’完成’的意义罗凤枝。”何博这样解释。这个程序分为三层。首先,他从自己收藏的“民间照片”中挑选了一张照片。所谓民间照片,包含了由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制作或购买的家庭和实用性质的照片。对他来说,选择的每张照片都触发了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口中的“刺点”(punctum),即照片中瞬间吸引我们注意力的细节。
接着,他让朋友们写下自己对照片的看法成建辉,然后直接把它们添加到照片表面。第三步,他编排了一组图像马赛克,这些新图像的选择基于原始图像的视觉内容以及他朋友的想法和文字。上述程序最终形成了的三联图像,在其中,图像通过文字生动起来,反之亦然。超越了对照片单纯的注视,何博的方法通过“展示刺点对观看者的影响”,反映了一种对摄影图像分析式的态度。



在这里,摄影变成了将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的复合媒介。这种“文本-图像”的关系是一种将各种语言聚集在照片周围,同时在当代语境中重构它们的方式。因为何博相信“观看者面对照片的能动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陈立冷,他将画面空间与照片观看者所处的实在世界链接了起来。通过为他的朋友们的话语提供一个物质和空间的存在,他为这幅图像赋予了一种时间层面连续体的幻象。如此,出自匿名作者的民间照片就成了承载过去与现在信息的容器。
何博对民间照片的重新挪用既非神话也非现实三星b289,既非虚构亦非真实。它具体化了摄影再现的范围:不仅仅关于“过去”,更重要的是与连续性相关联。他最终创造时间和空间的另一个话语范畴,一个邓肯·贝尔(Duncan Bell)口中的“神话景观”(mythscape),在这个空间里,一场历史想象的神话不断地被制造、传递并重建。
根本上,这个系列证明了档案作为一种“方法”日益上升的重要性,借此,关于当代中国记忆和历史知识的方法论可以得到修复和改善。
注释:
译自FOAM杂志#51,The Mythical Issue,第213—220页。


何博,艺术家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延伸的刺点》作品自述
此系列共十一组,每组三幅平面影像。
第一幅:选自我扫描的诸多老照片(这些照片或来自我老家的旧相册,或是我在旧货市场购得),即呈现的是这些日常拍摄的老照片本身——这些原始影像里潜藏着“刺点”(这些刺点对不同人来说是不一样的);
第二幅:将这些老照片通过邮件或微信发给朋友,由朋友选择自己的亲友,观看照片并将观后感想(任何想法)写在白纸上莫小宝,拍摄白纸上的字发回给我,我再将这些字在photoshop里抠下牧婧,粘贴在原来的老照片上——这是在接受“刺点”的前提下,人们对原始影像的直接读解;
第三幅:我基于每张照片上的不同文字给我留下的“图像化”的印象,通过网上寻找图片和自己拍摄照片来对这些文字反馈进行诠释,最后将这些影像拼贴成原始影像被摄主体的大致形态(拼贴照片所用的底色是根据原始照片中RGB三原色各自的像素数量生成的)——这是对于原始影像的间接读解股民大家庭 ,也是原始影像中刺点的延伸。
这一项目关注的重点是照片的“观看”,尤其是这类来自他人的、又带有强烈熟悉感的影像,这些熟悉感包括照片中的可视信息,以及观看者从“推测”衍生出来的对于照片的认同感和代入感张惠雅。通过这一项目,我想在实践中拓展对于日常照片中“刺点”的认识:照片的刺点不仅可以出自照片的画面(实际存在的),也可以由照片的气息引发(实际并不存在)。不过,无论是哪种存在方式,刺点都确实作用到了每个观看者身上,不同年龄(参与者从十六七岁到二十六七岁不等)、不同社会角色(中学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白领等)、不同国籍(中国、挪威、英国、立陶宛、保加利亚、韩国等)的人的观看角度和反馈差异很大。
这一创作项目实际上是一项游戏,每组的三幅影像对应的行为主体是“我——他人——我”,而对应的形式则是“图像——文字——图像”。我想借此强调照片观看者对于照片“完成”的意义。一张照片的展示不仅仅是单向度且线性的(即作者占主导),观看者面对照片的能动性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刺点”与照片应当是共存的,没有哪一张照片只具有一种意义合卺良缘,而赋予意义多样性的正是观看者。
我希望通过此次项目实现两个目的。一方面,此次项目立足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合作,我希望借此尝试一种“公共的”产生作品的方式,看看这种由不同元素参与的创作形式对我而言是否可行;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借此对我感兴趣的“日常照片”的特点进行探索,将“日常”中“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里能够通过艺术语言表达的特质挖掘出来。
这组作品也是我硕士毕业论文《当代摄影艺术实践中对现成照片的再创作》在创作层面的一次实验。



更多摄影理论
布拉塞与普鲁斯特:一份文学式的摄影理论案例埃格尔斯顿先生,黄定宇我们可曾相见?
迈布里奇,持续照片如何描述我们的工作曹明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