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2-02 01:31:29   全部文章   0/170

乌鲁木齐列车时刻表民方妥安 【清廉文鉴】官得其人-榴园清风

民方妥安 【清廉文鉴】官得其人-榴园清风
把勤政廉政的官员选出来用起来龙魂狂少,让尸位素餐的官员没面子丢位子,才能营造官得其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如此,受益的是百姓,赢得的是民心鬼手王宝和。
朝廷政治清明,官员贪腐者极少,社会安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就连犯罪率也降到了历史低位……这是史书对“贞观之治”的描述,当时的一些历史掌故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成就“贞观之治”的因素很多,国家对官吏进行严格考核就是其中重要一点。
唐初的官吏考核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唐太宗本人率先垂范乌鲁木齐列车时刻表,中央政府极为重视。在唐太宗看来,治理百姓安天下,必须要用好都督、刺史,他将这些人的名字书写在屏风上,坐卧都留心观看唐浣纱,在得知他们任职期间的善恶事迹后,便标注在各自的名下,以备升迁或降职时参考。另外,他认为县令离百姓最近,不可不慎加选择。唐太宗曾说海南银达集团,为官职选择人才,不可以苟且将就;用一个正人君子华幼通,就会群贤毕至;用一个奸人佞臣,卑劣小人就会挤破门。当时,朝廷在吏部设专司官吏考核的考功司,还要选京官中德高望重的两人,分别检校考核结果。
在考核程序方面,唐朝的官吏考核制度力求公开公正,让被考核者心悦诚服金智恩。《新唐书》中记载:“凡居官必四考。”即,官员任期内都需要经过多次政绩考核,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其中,每年小考,以评定等级;四年大考,以决定升降赏罚。首先,由中央和地方长官对下属官员进行考核,将功过德才详细登记在案;考核意见由长官向被考核者宣读,被考核者可以提出异议;考核意见无异议的,写入簿册皮卡堂卖号吧,上报至尚书省。同时,尚书省也把各地监察官所收集的官员考核材料一并汇总,交给考功司。此外,尚书省所属各司也在本职规定的范围内,把地方刺史、县令等人的治绩汇总,报送考功司。最后的考核由考功司官员进行。考核等级评定后,被考核者是中央和地方长官的,要将其名字、等级公开张挂于朝门之上三日;县一级被考核者的名字、等级则送到州郡予以公布。如所定等级有不当之处,被考核者可以申诉,申诉属实可作更改;如不符实则降低其等级,以示惩罚。
不难发现,这样考核的一大优势,就是官员的考核信息来自于多个渠道。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源,官员要想得到好的评价,就必须将功夫下在平时,很难临时抱佛脚、蒙混过关。而且,除了作为考核基本内容的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等“四善”外,朝廷还会作出一些特殊要求,如根据各部门具体工作而制定的“二十七最”等,这就使得考核更加具有针对性山大网管会。考核人员根据被考核者的考绩优劣以及所得“善”“最”的数量,区别为九等,其中清谨勤公为上,执事无私为中,不勤其职为下,贪浊有状为下下。列为中等以上的可升官加禄,列为中等以下的就要降级罚禄,情节严重的还会被罢官。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考核,即由中央派员巡察各地摩登龙争虎斗。《新唐书》中有相关记载:一次是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派遣李靖、萧瑀等13人为“诸道黜陟大使”,巡察天下。他们的职责任务包括:考察州县官吏贤能与否晋文源,了解民间困难疾苦,对贫穷者施以赈济,选拔怀才不遇者,等等。另一次是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张戴维,唐太宗派遣孙伏伽等22人“以六条巡察四方,黜陟官吏”,主要任务是考察各地官员的廉洁状况哈斯奇,对其进行赏罚……面对这种机动灵活的巡察制度,面对随时可能出鞘的“尚方宝剑”,各地官员哪还敢不尽职尽责!
“官得其人,民去叹愁、就妥安。”对官员严格考核,使其时刻感到压力,感到不自在不舒服,进而将考核压力转化为勤政动力,老百姓的舒心事、获得感自然会多一些。把勤政廉政的官员选出来用起来,让尸位素餐的官员没面子丢位子,才能营造官得其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如此,受益的是百姓,赢得的是民心。彭菲茗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峄城区纪委监委官方微信:榴园清风
识别二维码 关注本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