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10-03 04:23:19   全部文章   0/194

侠岚第四季档案揭秘No.2(180820)戴秉国与战略对话-高志虎

档案揭秘No.2(180820)戴秉国与战略对话-高志虎
这几天每天在医院挂水,利用空闲时间看了前国务委员戴秉国的回忆录《战略对话》(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版)。

作为负责千头万绪的外交工作的国务委员的回忆录,以和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战略对话为切入点来展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运筹中美苏大三角关系需要对节奏、火候拿捏的高超技巧
戴秉国的外交生涯是从对苏工作起步的,1969年珍宝岛武装冲突后,他被派到驻苏联大使馆工作,当时自认为凶多吉少,说不定会在中苏大战中被扣为人质。不过,他自己到苏联后,发现当地情况和在国内的感受完全不同,根本看不出要和中国打仗的迹象。当然中苏关系恶化是事实。
1977年十一大,华在报告中指出:“苏美两家是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是中国在反霸提法中首次公开把苏联放在美国前面。1978年5月9日,苏联直升机侵入中国东北,军舰侵入中国水域,苏军登上中国江岸,打死中国居民,中苏两国再次面临爆发军事冲突的危险。与此同时,中国同美日等国的关系却实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吐司网。
1979年邓小平访美、对越战争爆发,同年4月3日,中方决定不再延长《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段艺璇,在法律上正式终结了中苏同盟关系侠岚第四季。在戴秉国看来,中美接触后,苏联对我们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很着急,反复提出希望进行苏中高级会晤,毛都不急于做正面回应,也没把门关死。而中方要改革开放,打开同西方关系的大门,就需要在政治博弈中给他们一点想头,把美国及西方国家改善对话关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一门艺术,需要统筹兼顾焦熙春,尤其是掌握好火候,恰到好处,不然的话,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就可能煮成一锅夹生饭。
当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后也在调整。1979年,胡发言,认为“苏联是世界战争重要策源地,苏修亡我之心不死”这种观点值得研究,苏联究竟是不是修正主义的问题值得考虑纪欣妤。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总书记后,中方在契尔年科葬礼期间不再称苏联为“社会帝国主义”。1985年10月,戈尔巴乔夫在会见罗马尼亚总统时表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愿意同戈尔巴乔夫会见,邓小平当天对陪同会见齐奥塞斯库的人说:“今天,我打出了一幅大牌。”
不久,12月19日,苏联客机遭劫持降落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戴秉国受命牵头处理此事,飞机上的人一开始说没有接到莫斯科命令不能下机,眼看要冻死人,戴秉国“无中生有”告诉在场的苏联驻华使馆领事部主任说,莫斯科有指令,要机上乘客立即下机。这是他第一次在一线牵头处理重大敏感外交难题,48小时没睡觉,同北京联络也不畅通朱雅菲,对体力和能力都是重大考验水晶糕西施。
总体而言,戴秉国认为,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十分复杂,中苏之间稍有风吹草动,美国就神经紧张,所以中苏关系十分敏感,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中国外交的全局。邓小平一再告诫要谨慎从事,多次批示,体现出他运筹大国关系时对节奏、火候拿捏的高超技巧。现在,我们处理中美俄大三角关系,也应该谨慎从事,不能一打牌就过早地打成死局,从而让我们的外交工作陷入被动,而是应该记住,与美国打交道要考虑到对俄国的影响,与俄国发展关系要考虑到对美关系的影响,使我们保持战略主动。
2.佐利克:“利益攸关方”的反义词是“搭便车者”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戴秉国琢磨较多的领域,在他看来郭朝丹,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事件,或者说最大的“斯芬克斯”之谜,是中美能不能打破传统,跳出新老大国必有冲突的怪圈,走出一条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和平相处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送战友简谱。它的世界意义和影响绝不亚于40年前尼克松访华。
2005年8月1日,首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戴的对话伙伴是美国国务院主持常务工作的副国务卿佐利克,这也是佐利克第一次到北京。针对一些美国人有关中国要把美国挤出亚洲的论调,戴秉国说,这绝对是一个妄想出来的神话,中国没有意愿、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把美国挤出亚洲,恰前相反,美国在亚洲的合理存在是符合中美双方利益的。戴秉国也强调,如何同外部世界打交道,我们还在学习之中。我觉得,确实我们要自信,但不要自负。
同年9月,佐利克在美演讲时,提出中美是“利益攸关方”的概念,引起关注。佐利克在12月的战略对话中,向戴说明“利益攸关方”的反义词是“搭便车者”,这一说法表明美方承认中国是当今国际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不再把中方视为与国际体系相对立的“异端”国家。戴秉国则告诉佐利克,“合作伙伴”一次也许更好些。
佐利克认为中美战略对话是他外交生涯的巅峰之作,从戴秉国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戴认为佐利克确实是重视中美关系的,也愿意下功夫认识中国。
这次对话前,戴秉国曾拜访基辛格,后者告诉戴,中美关系的关键是解决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即美方是把中国看成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还是一个潜在的对手。如果中美两国陷入冷战,那么谁也不会成为赢家,而且对整个世界来说,将是很不幸的一件事。
2008年12月10日,戴秉国再次见到基辛格,问美国是否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看待和对待中国的问题安泽熙。基辛格当时的回答是,还不能说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美国仍然有一些人把中国看作19世纪90年代的德国,把中国视为美国潜在的威胁,认为美国同中国的冲突不可避免。基辛格表示他对中美关系是抱有信心的,而且他的看法再美国国内也是占上风的,几乎所有研究美中关系的人都持有他这种看法。
10年过去了,当前中美关系面临很大的困难,据说基辛格本人也给特朗普献计要联俄制中,美国人到底如何看待中国,从搭便车者到利益攸关方到主要的战略竞争者、修正主义国家,看来是再向更负面的方向发展了。中国只有把自己发展好,才能在美中关系中更加主动。
3.佐佐江对王毅说:你们怎么回事!又不是发生战争了!
2006年10月28日凌晨,中国驻日大使王毅给日本外务省亚大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打电话,佐佐江梦中惊醒后很恼火,对王毅说,你们怎么回事!又不是发生战争了!但是等王毅说明情况,他立马起身,和王毅一起去见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原来,靖国神社问题的解决到了最后关头。
2006年小泉卸任,安倍出任日本首相。中日关系能否走出低谷,关键是看能够克服小泉执政期间给中日关系带来大麻烦的靖国问题天衣无缝造句。
9月22日至27日全能神偷,戴秉国访问日本,与谷内正太郎共同主持第六次中日战略对话。磋商的关键就是克服靖国问题。对话本已艰难,期间戴又患了带状疱疹尘世清歌,痛苦不堪。
日方先拿出的方案,与中方方案差距较大。修改后的方案中方仍无法接受,谈判交锋异常激烈。佐佐江两眼通红激动地说,在东京你们到哪儿能找到像谷内次官这样耐心的人?!戴也不客气地说,你要是到北京去找找,有谁能够像我姓戴的这样耐心地跟你们谈这个问题?!最后,双方互相以宣布谈判破裂相威胁,希望对方让步萧雅轩,但又都不能让步。
但在正式对话已经结束的27日上午,谷内又拿出了安倍认可的新东西,戴决定立即回去报告北京。当日下午到北京理解汇报后,中央觉得日方方案基本可以,让戴第二天在跑一趟日本,这就有了王毅凌晨打电话给佐佐江的情况。
两人凌晨四点见到谷内,就细节做了沟通。28日中午,戴生平第一次戴上墨镜,以“老板”的样子再次到东京,在中国驻日大使馆见到了谷内,相互交换了一个东西,双方关于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达成了谅解。这为安倍对北京的破冰之旅铺平了道路。当然可能由于保密的原因,对于谅解的具体内容戴并未透露丝毫。
不过,安倍第二次执政后在靖国问题上的反复显示了这个问题的易反复性。
4.金正日:无核本身不是目的
1993年,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当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要对朝进行特别核查。朝鲜拒绝,半岛形势骤然紧张。关键时刻,美国前总统卡特访朝,与金日成达成一揽子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双方于10月21日在日内瓦签署了《朝美核框架协议》。
协议的主要内容是,美国牵头成立国际组织,也就是后来的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于2003年前为朝鲜援建两座轻水反应堆。同时,美国每年无偿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朝鲜则同意冻结并最终拆除宁边核设施,承诺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巢怡雯。但后来协议没有履行,2002年危机再度爆发。
2003年2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华,提出建议:由中日韩三国出面,邀请美朝双方来北京“谈话”,也同意考虑邀请俄罗斯参加。2003年4月,中朝美三方会谈在北京举行。这应是朝核问题谈判的起点和六方会谈的前身。
2003年7月14日,戴秉国作为特使访问朝鲜,见到了金正日,金指出:半岛无核化旨在防止战争,捍卫自身安全,无核本身不是目的。
2003年8月,六方会谈正式启动。第一轮会谈后,朝方认为美国仍未放弃让朝鲜先弃核的要求,再次宣布启动核计划。经多方努力暴君的圈宠,2004年2月,第二轮六方会谈举行。6月,第三轮谈判举行。2005年7月,第四轮会谈举行,达成919共同声明。11月,第五轮会谈举行。2007年达成213共同文件。3月,第六轮会谈举行。
接下来的几年间,半岛局势又经历了天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的冲击,加上金正日去世、核导试验不断,金元萱特朗普上台朝鲜半岛局势一度一触即发。但是18年以来,半岛局势缓和,但正如金正日所说,在朝鲜看来,无核化不是目的,而在美国看来,无核化就是目的艾堃,朝鲜问题如何发展仍前途未明。而经过这些发展,相信国人对中朝关系、中朝美三角关系也会有与以前不同的认识。
戴秉国:
土家族,1941年3月生,贵州印江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四川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曾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外交部副部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