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去啦俺去也痛惜!原籍绍兴,又一名人仙逝!-绍兴早8点
痛惜!原籍绍兴,又一名人仙逝!-绍兴早8点
来源:福州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痛惜!
26号晚上8时,
诗词大家、书法大家赵玉林先生仙逝,
享年100岁。26号晚上8时10分,许多人通过电话、微信试探着问:“消息是真的吗?你帮我们问问。”记者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起初不相信,希望这仅仅是误传。因为今年清明节十三号怪异岛,老人还来到他与我们大家一起推出的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前,凭吊抗日先贤,精神矍铄,让我们有太多理由相信他的身体还很硬朗。可是,才过10分钟,无数的悼诗已溢满了记者的微信。
从1917年7月一直到2017年,不知历经了多少匆匆往事,赵老先生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豁达、开朗、睿智、博学。回顾他的一生,亦是传奇的一生。
赵玉林
号佛子明璧,原籍浙江绍兴,1917年7月生于福州,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偷情耗子。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建省诗词学会顾问,福建省楹联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逸仙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福建文史》副主编。
代表作品
主编《百年闽诗》、《全闽诗录》。著有《灵响居诗文自选集》、《赵玉林书法选集》、《左海吟墨》、《悼孟百歌》《玉林词选》、《秦豫行》等多种诗书专著。举办过《佛子明璧诗书展》、《佛子明璧百联展》、《百岁书家——赵玉林书法作品展》等书法个展。
以墨为枪,投身抗日救亡大潮
赵玉林原籍浙江绍兴,1917年,出生于福州的书香门第、诗书世家。他的父亲叫赵崇钰,能诗善书,人称“诗佛”。受父亲熏陶影响,赵玉林少读私塾,饱读诗书。
12岁时,赵玉林进入三牧中学,也就是今天的福州一中,才初一的他,就受到前清举人、国文老师唐汀镜的赏识,多被褒扬。
学到高一,恰逢福建省政府秘书处招收办事员,他去投考被录用,年方17岁即告别校门高登民,走上社会。
3年后,1936年,20岁的他迎娶亦出身书香门第的陈孟玉,两人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赵玉林全家福
但一切的美满,终敌不过纷飞战火。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家国纷争何以为家?赵玉林夫妻俩组建起抗日剧社,赴各地宣传臧雅菲。
1944年8月,福州再度沦陷。赵玉林愤而题诗,“惊闻日寇陷闽都,怒发冲冠责虎符。安得雄屠椎晋鄙,夺兵十万拒倭奴。”
面对硝烟弥漫、满目疮痍的故园,年轻的赵玉林决心投笔从戎,以墨为枪,以诗为弹,先后出任第三战区南平水陆联运处会计主任、漳码警备司令部中校秘书,曾参与成功策反驻守在大嶝、小嶝日占岛的伪军部队,使其加入抗日队伍,还破获了漳州日军女特务案。
赵玉林与陈梦玉
赵玉林为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题词
他是民国时期的“末科状元”
赵玉林的前半生,是从巅峰摔到谷底,可谓历经艰险、阅尽沧桑,命运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说到巅峰,不能不提“八添纸、双状元”的典故。
1946年,赵玉林参加当时的全国高等文官考试,得经济系第二名,进入“国立政治大学”学习。
1947年,在全国高等考试和文官选拔中,赵玉林一鸣惊人。每人只发了五页纸,写一篇文,他却连续八次索要纸张,在限定时间内写了30页、7000多字,著文两篇。细细一看文章,考官都被镇住,没有争议地,两场考试赵玉林都名列“第一”。
“八添纸、双状元”,赵玉林名重一时。这是民国时期举行的最后一次全国高考,于是,后人戏称其为“末科状元”。
随后,赵玉林被任命为永泰县长,并在任上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缕曙光。新世纪的诞生,为旧制度敲响了丧钟,但赵玉林个人的命运随着发生了转折。
1952年,作为旧政府遗员,他开始在苏北农场劳动改造。
此去,23年。
在农场改造期间,他创作了《青陵台》等历史剧十种。后来还根据农场生活,写了30万字的小说《南冠思》,以及他以诗文记录的乡村生活的种种《莘野随录》。
“秋豆孵芽玉米青,棉株发棵水蛙醒孙雨嫣。爱他一夜催诗雨,绿满田头碧满汀宅门记。”赵玉林努力改造自己,见于诗词。
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也让他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变成农业生产能手,犁田、插秧、挑粪、锄草、治虫,早出晚归,唯有诗词相伴。
爱妻病逝,写就《悼孟百歌》
虽然艰苦的农场生活没有压倒赵玉林,但一个晴天霹雳却将他推向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在赵玉林远戍苏北后,他的妻子陈孟玉因为独撑家务,上要扶养年老的婆婆,下要抚养五个未成年的儿女,很快就病倒了,而且是不治之症傲剑蛮荒。病重时,陈孟玉还期盼能与夫君见上一面,来信道:“莫信杏林皆束手,须留残喘待君还。”
1955年秋,年仅36岁的陈孟玉在苦难中病逝。
《悼孟百歌》
回想起爱妻30岁生日时,曾向自己索诗百首作为礼物,可始终未能如愿,赵玉林痛彻心扉。哀思难遣之际,他提笔作诗,整整一百首,追念他和妻子从相识相恋到结婚,以及婚后生活的种种情景。
咫尺天涯隔此门,青衣怯立忆温存。殷勤探得平安后,强作笑容遮泪痕。——《离情》
《悼孟百歌》之一百
在卷首,赵玉林写道:“九泉有知或将破颜一笑耶”,渗透着对当年未能及时兑现承诺的歉疚。
“含情最是回身际,微蹙双蛾一笑听。”
“世间情侣千千万,恩怨何如尔汝深。”
“关河冷落霜风紧,残照当楼一叶秋。”
“咫尺天涯隔此门,青衣怯立忆温存。”
“他乡白发深闺梦,当日红颜远客春。”
“泪染枫林叶,千山一夜红。”
……
这些诗作,从二人相识相知、新婚燕尔,以至生离死别的爱情、人生历程卢凤梅,夫妻间的缱绻恩爱,乃至爱妻逝去的沉痛凄怆,感人至深,堪比沈三白的《浮生六记》赤兔名品。一经问世,好评如潮,不少人读过后为之下泪。
后来,好多人也曾劝赵玉林续弦,都被拒绝。原来,在爱妻离去之后,他就立下“尾生长抱柱”的誓言,用一生守护挚爱。
六旬重返福州,人生舞台大幕再启
23年的劳改,让赵玉林从三十多岁的青年变成了年届花甲的老人。1979年他从农场回来后,居无定所的赵玉林暂栖福州西禅寺,诚心礼佛。在回答友人一首绝句中,他这样写道:“升沉莫问当年事,宠辱无牵一醉旋无尽寿元。”在貌似旷达的诗词之间,只有他知道,其间蕴藏了多少人生的辛酸。
正当此时,赵玉林接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举荐。“我回到福建以后,省政府聘我做文史馆馆员,让我豁然开朗,就是应该把我的余生贡献给文史事业,应该为了我所喜欢的,我所能够做到的,就是诗词和书法这两门艺术,我的一些研究的成果应该提供给文化事业。”赵玉林说。
1980年,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复馆,经馆长傅柏翠推荐,63岁的赵玉林就聘为馆员。
赵玉林沉醉于书法创作
耄耋之年,他的舞台才终于拉开了序幕。
1986年,他和全国诗词界同仁发起筹建中华诗词学会,次年学会在北京成立,赵玉林当选为理事。从北京回来之后,他又和同仁筹建福建诗词学会,当选为秘书长、副会长。还与同仁共同创建福州逸仙业余学校,培养人才数千人。后又在福大、医大、老年大学、省委党校等单位讲授诗词、书法,听众逾万俺去啦俺去也。
百年间,福建出了很多诗人,但他们的作品散落各处,从未有人集结整理过。84岁的赵玉林,接下重任,主编《百年闽诗》,期间抱病坚持,宁沉浸于编务也不肯上手术台,幸得天佑,这本收录720位作者3000多首诗词的鸿篇巨集终于问世,成为他对闽文化的一大贡献。
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朱以撒说,上个世纪80年代他与赵老认识,那时候赵老60多岁,精力充沛,行动敏捷,骑着自行车奔走,看到他笔走龙蛇的畅快姿态,他是这个城市最活跃的老书法家。
朱以撒评价赵玉林,“他是这样一种人,没有因处境困厄、蹭蹬半生而放弃未来,也没有被磨灭棱角,成为一个俯首帖耳的文人,或者圆滑世故的老学究。”
多年来,赵玉林走遍祖国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的诗作,主编、编撰了大批诗词文论集,把余生奉献给国家和社会大众,被公认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诗书大家”。
2008年,92岁的赵玉林为三坊七巷南后街牌坊题写楹联:文事重名区记曾笔走他州书藏旧肆,人情欢盛世见又灯迎元夜塔展中秋。
部分赵玉林书法作品。从左至右:题镇海楼——见海登楼联(2010年);明·杨慎《临江仙》(2011年);除夕感怀(2013年);书者散也(2014年)。
原福建省委副书记黄瑞霖曾说,赵老的艺术成就在于诗词、书法兼善,在近代以来尤为难得,作为“人书俱老、诗书并妙”的“活化石”,在当下有着极其典型的价值。
他弘扬中华古诗词之美,书写魏晋汉唐之风,持守文人墨客的风骨情怀,行将百岁依然精神抖擞地勇攀艺术高峰,让人叹为观止,堪称一代大家风范。
各方评说
黄瑞霖(原福建省委副书记):“状元遗赵老,百岁主诗坛。”作为屈指可数的百岁文化老人,他不仅见证了中国百年沧桑,而且在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特别是道德精神、民族气节以及诗词、书法修养等方面,有着珍贵的典型价值和鲜活的当下意义。
陈吉(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老的书法温润而清灵,笔力活跃,精神气魄在线条间旋转、腾挪,文气充沛,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律动。笔锋和笔势的清旷、通脱,一如他不计功利的真性情,令人钦佩。
卢美松(著名文史学家、原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赵老耆年硕德有之,诗才墨妙有之,桃李满庭芳,友朋遍天涯,一作不休,“三立”俱臻,将垂不朽声名于后世丁芯。饱学耆宿、大家风范,识者皆以赵丈为典型。
陈章汉(当代著名辞赋家、书法家、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赵老耄耋之年,笔走龙蛇,曲尽其妙。尺幅间,可窥其生命与宇宙合律、端凝与灵动兼擅之风神。日月同伦,天地合璧六条壬晴,是谓明璧。诗书传家,翰墨载道,其承启斯文之定力与发心里欧·万塔,有如佛子。
朱以撒(著名书法家、评论家):观赵老挥毫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书技诗韵,俱在胸中,只是朴素地写,自然地写夜半2点钟,葛洧吟率意信手,学问文章之气,从毫端流泻出来。所谓本真地书写,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吧。
绍兴早8点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电话(微信):13857708265
来源:福州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痛惜!
26号晚上8时,
诗词大家、书法大家赵玉林先生仙逝,
享年100岁。26号晚上8时10分,许多人通过电话、微信试探着问:“消息是真的吗?你帮我们问问。”记者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起初不相信,希望这仅仅是误传。因为今年清明节十三号怪异岛,老人还来到他与我们大家一起推出的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前,凭吊抗日先贤,精神矍铄,让我们有太多理由相信他的身体还很硬朗。可是,才过10分钟,无数的悼诗已溢满了记者的微信。
从1917年7月一直到2017年,不知历经了多少匆匆往事,赵老先生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豁达、开朗、睿智、博学。回顾他的一生,亦是传奇的一生。
赵玉林
号佛子明璧,原籍浙江绍兴,1917年7月生于福州,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偷情耗子。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建省诗词学会顾问,福建省楹联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逸仙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福建文史》副主编。
代表作品
主编《百年闽诗》、《全闽诗录》。著有《灵响居诗文自选集》、《赵玉林书法选集》、《左海吟墨》、《悼孟百歌》《玉林词选》、《秦豫行》等多种诗书专著。举办过《佛子明璧诗书展》、《佛子明璧百联展》、《百岁书家——赵玉林书法作品展》等书法个展。
以墨为枪,投身抗日救亡大潮
赵玉林原籍浙江绍兴,1917年,出生于福州的书香门第、诗书世家。他的父亲叫赵崇钰,能诗善书,人称“诗佛”。受父亲熏陶影响,赵玉林少读私塾,饱读诗书。
12岁时,赵玉林进入三牧中学,也就是今天的福州一中,才初一的他,就受到前清举人、国文老师唐汀镜的赏识,多被褒扬。
学到高一,恰逢福建省政府秘书处招收办事员,他去投考被录用,年方17岁即告别校门高登民,走上社会。
3年后,1936年,20岁的他迎娶亦出身书香门第的陈孟玉,两人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赵玉林全家福
但一切的美满,终敌不过纷飞战火。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家国纷争何以为家?赵玉林夫妻俩组建起抗日剧社,赴各地宣传臧雅菲。
1944年8月,福州再度沦陷。赵玉林愤而题诗,“惊闻日寇陷闽都,怒发冲冠责虎符。安得雄屠椎晋鄙,夺兵十万拒倭奴。”
面对硝烟弥漫、满目疮痍的故园,年轻的赵玉林决心投笔从戎,以墨为枪,以诗为弹,先后出任第三战区南平水陆联运处会计主任、漳码警备司令部中校秘书,曾参与成功策反驻守在大嶝、小嶝日占岛的伪军部队,使其加入抗日队伍,还破获了漳州日军女特务案。
赵玉林与陈梦玉
赵玉林为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题词
他是民国时期的“末科状元”
赵玉林的前半生,是从巅峰摔到谷底,可谓历经艰险、阅尽沧桑,命运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说到巅峰,不能不提“八添纸、双状元”的典故。
1946年,赵玉林参加当时的全国高等文官考试,得经济系第二名,进入“国立政治大学”学习。
1947年,在全国高等考试和文官选拔中,赵玉林一鸣惊人。每人只发了五页纸,写一篇文,他却连续八次索要纸张,在限定时间内写了30页、7000多字,著文两篇。细细一看文章,考官都被镇住,没有争议地,两场考试赵玉林都名列“第一”。
“八添纸、双状元”,赵玉林名重一时。这是民国时期举行的最后一次全国高考,于是,后人戏称其为“末科状元”。
随后,赵玉林被任命为永泰县长,并在任上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缕曙光。新世纪的诞生,为旧制度敲响了丧钟,但赵玉林个人的命运随着发生了转折。
1952年,作为旧政府遗员,他开始在苏北农场劳动改造。
此去,23年。
在农场改造期间,他创作了《青陵台》等历史剧十种。后来还根据农场生活,写了30万字的小说《南冠思》,以及他以诗文记录的乡村生活的种种《莘野随录》。
“秋豆孵芽玉米青,棉株发棵水蛙醒孙雨嫣。爱他一夜催诗雨,绿满田头碧满汀宅门记。”赵玉林努力改造自己,见于诗词。
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也让他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变成农业生产能手,犁田、插秧、挑粪、锄草、治虫,早出晚归,唯有诗词相伴。
爱妻病逝,写就《悼孟百歌》
虽然艰苦的农场生活没有压倒赵玉林,但一个晴天霹雳却将他推向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在赵玉林远戍苏北后,他的妻子陈孟玉因为独撑家务,上要扶养年老的婆婆,下要抚养五个未成年的儿女,很快就病倒了,而且是不治之症傲剑蛮荒。病重时,陈孟玉还期盼能与夫君见上一面,来信道:“莫信杏林皆束手,须留残喘待君还。”
1955年秋,年仅36岁的陈孟玉在苦难中病逝。
《悼孟百歌》
回想起爱妻30岁生日时,曾向自己索诗百首作为礼物,可始终未能如愿,赵玉林痛彻心扉。哀思难遣之际,他提笔作诗,整整一百首,追念他和妻子从相识相恋到结婚,以及婚后生活的种种情景。
咫尺天涯隔此门,青衣怯立忆温存。殷勤探得平安后,强作笑容遮泪痕。——《离情》
《悼孟百歌》之一百
在卷首,赵玉林写道:“九泉有知或将破颜一笑耶”,渗透着对当年未能及时兑现承诺的歉疚。
“含情最是回身际,微蹙双蛾一笑听。”
“世间情侣千千万,恩怨何如尔汝深。”
“关河冷落霜风紧,残照当楼一叶秋。”
“咫尺天涯隔此门,青衣怯立忆温存。”
“他乡白发深闺梦,当日红颜远客春。”
“泪染枫林叶,千山一夜红。”
……
这些诗作,从二人相识相知、新婚燕尔,以至生离死别的爱情、人生历程卢凤梅,夫妻间的缱绻恩爱,乃至爱妻逝去的沉痛凄怆,感人至深,堪比沈三白的《浮生六记》赤兔名品。一经问世,好评如潮,不少人读过后为之下泪。
后来,好多人也曾劝赵玉林续弦,都被拒绝。原来,在爱妻离去之后,他就立下“尾生长抱柱”的誓言,用一生守护挚爱。
六旬重返福州,人生舞台大幕再启
23年的劳改,让赵玉林从三十多岁的青年变成了年届花甲的老人。1979年他从农场回来后,居无定所的赵玉林暂栖福州西禅寺,诚心礼佛。在回答友人一首绝句中,他这样写道:“升沉莫问当年事,宠辱无牵一醉旋无尽寿元。”在貌似旷达的诗词之间,只有他知道,其间蕴藏了多少人生的辛酸。
正当此时,赵玉林接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举荐。“我回到福建以后,省政府聘我做文史馆馆员,让我豁然开朗,就是应该把我的余生贡献给文史事业,应该为了我所喜欢的,我所能够做到的,就是诗词和书法这两门艺术,我的一些研究的成果应该提供给文化事业。”赵玉林说。
1980年,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复馆,经馆长傅柏翠推荐,63岁的赵玉林就聘为馆员。
赵玉林沉醉于书法创作
耄耋之年,他的舞台才终于拉开了序幕。
1986年,他和全国诗词界同仁发起筹建中华诗词学会,次年学会在北京成立,赵玉林当选为理事。从北京回来之后,他又和同仁筹建福建诗词学会,当选为秘书长、副会长。还与同仁共同创建福州逸仙业余学校,培养人才数千人。后又在福大、医大、老年大学、省委党校等单位讲授诗词、书法,听众逾万俺去啦俺去也。
百年间,福建出了很多诗人,但他们的作品散落各处,从未有人集结整理过。84岁的赵玉林,接下重任,主编《百年闽诗》,期间抱病坚持,宁沉浸于编务也不肯上手术台,幸得天佑,这本收录720位作者3000多首诗词的鸿篇巨集终于问世,成为他对闽文化的一大贡献。
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朱以撒说,上个世纪80年代他与赵老认识,那时候赵老60多岁,精力充沛,行动敏捷,骑着自行车奔走,看到他笔走龙蛇的畅快姿态,他是这个城市最活跃的老书法家。
朱以撒评价赵玉林,“他是这样一种人,没有因处境困厄、蹭蹬半生而放弃未来,也没有被磨灭棱角,成为一个俯首帖耳的文人,或者圆滑世故的老学究。”
多年来,赵玉林走遍祖国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的诗作,主编、编撰了大批诗词文论集,把余生奉献给国家和社会大众,被公认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诗书大家”。
2008年,92岁的赵玉林为三坊七巷南后街牌坊题写楹联:文事重名区记曾笔走他州书藏旧肆,人情欢盛世见又灯迎元夜塔展中秋。
部分赵玉林书法作品。从左至右:题镇海楼——见海登楼联(2010年);明·杨慎《临江仙》(2011年);除夕感怀(2013年);书者散也(2014年)。
原福建省委副书记黄瑞霖曾说,赵老的艺术成就在于诗词、书法兼善,在近代以来尤为难得,作为“人书俱老、诗书并妙”的“活化石”,在当下有着极其典型的价值。
他弘扬中华古诗词之美,书写魏晋汉唐之风,持守文人墨客的风骨情怀,行将百岁依然精神抖擞地勇攀艺术高峰,让人叹为观止,堪称一代大家风范。
各方评说
黄瑞霖(原福建省委副书记):“状元遗赵老,百岁主诗坛。”作为屈指可数的百岁文化老人,他不仅见证了中国百年沧桑,而且在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特别是道德精神、民族气节以及诗词、书法修养等方面,有着珍贵的典型价值和鲜活的当下意义。
陈吉(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老的书法温润而清灵,笔力活跃,精神气魄在线条间旋转、腾挪,文气充沛,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律动。笔锋和笔势的清旷、通脱,一如他不计功利的真性情,令人钦佩。
卢美松(著名文史学家、原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赵老耆年硕德有之,诗才墨妙有之,桃李满庭芳,友朋遍天涯,一作不休,“三立”俱臻,将垂不朽声名于后世丁芯。饱学耆宿、大家风范,识者皆以赵丈为典型。
陈章汉(当代著名辞赋家、书法家、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赵老耄耋之年,笔走龙蛇,曲尽其妙。尺幅间,可窥其生命与宇宙合律、端凝与灵动兼擅之风神。日月同伦,天地合璧六条壬晴,是谓明璧。诗书传家,翰墨载道,其承启斯文之定力与发心里欧·万塔,有如佛子。
朱以撒(著名书法家、评论家):观赵老挥毫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书技诗韵,俱在胸中,只是朴素地写,自然地写夜半2点钟,葛洧吟率意信手,学问文章之气,从毫端流泻出来。所谓本真地书写,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吧。
绍兴早8点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电话(微信):1385770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