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文100字慌乱人生路上的守与藏-新经典
慌乱人生路上的守与藏-新经典
其后数百年间,沙州一带屡屡易主易名,宋时一度被西夏所占,失去州名。到了元代,再复名沙州卫,清乾隆年间改称敦煌县。敦煌乃盛大昌隆之意,也是昔时两汉及隋代,作为西方文化东传门户,文化灿烂辉煌之时使用的名字,相隔两千年,重复又用。
乾隆之后,鸣沙山的千佛洞也随着敦煌这个名字,被称作敦煌石窟……(181页)
思考生活,从思考死亡开始,这看起来有些不合逻辑,况且很多时候,无论生活,还是死亡热门小马,都来不及思考,一切就自然发生了。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活着,就要重视生,尽量不去挂念死,一个人挂念死,便无法好好地生。
二十三岁之前,我也作如是想。我不仅不牵挂死,我甚至不会花时间去想任何关于死的问题。
然而,二十三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再也无法回避“死亡”,不仅无法回避,我甚至间接历经了死亡。从那以后,死亡所具有的气象始终盘旋在我脑海,时间不但没有将之淡化,反而让它的愈来愈清晰。
陶潜给自己作挽歌,歌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然而,“同山阿”这件看似容易的事,却难住了如今很多死者与生者,哪有那么多自然的山阿任由你托。由是我想,生不足为生,死不足为死。生时,没有“生”出“生”该有的样子,死时,也没有展现死应有的尊容。处在生死之间的人,究竟如何自处?
生死,是件切己之事。
关于这件切己之事,在井上靖先生的小说《敦煌》中更多展现的,不是生,而是死,是好好地准备随时赴死,好好地安排死后的事。
朱王礼又说:“这次要是打赢了,我准备为我的军队立个碑罗子乔,到时候就由你来写碑文。”
“大人打算立在什么地方?”
“谁知道!现在我也拿不准会在沙漠,还是在甘州的哪个村庄。总之,我打算在军队经过一场激战,虽死伤殆尽但最后赢得胜利之后,就地立一个碑猪脸大蝙蝠。”
“要是战死了呢?”
“谁?我?”朱王礼特有的锐利目光一闪,“当然我也有战死的可能,但即便我死了,也要立碑。”
“如果我死了呢?”
“那就麻烦了,碑就立不成了。所以,你还是尽量不要死。但我看你多半会战死。上阵前夕,跟我说过话的人全都会死,你也逃不了。”赵行徳的这位新长官说。(31页)
生死有命,没有“尽量不要死”一说。能尽量的,大概是活着。我见识过死亡,但没见识过犹如书中的赵行徳和朱王礼那般的慌乱人生。布满《敦煌》一书的,除了慌乱人生,还有慌乱人生路上的无数死亡。这种迹象武川论坛,让人绝望,但在慌乱中的诸多坚守,又让人感到再慌乱的人生脚步,也有办法不至于丧失人的体面与尊严,不至于丧失那可以永恒流传的文化瑰宝肖珠。
小说从一位名叫赵行徳的殿试落第书生的一次奇异经历开始讲起。此经历之奇异也与死亡有关,是一位西夏女子被手持大刀的汉子“卖身”——将其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卖。围观者见状,无人发话,赵行徳说:“我买她整个人”,“放她自由吧。”女子为表谢意,将一片碎布交给赵行徳,只见碎布之上三行并不为他所识的字,每行十一个。赵行徳猜测,那定是西夏文。在他看来,一国拥有了自己的文字明末行,意味着已然是一个大国。况且:
就连市集里区区一个女子都具有足以使西夏强大的要素,那种不可思议的视死如归的冷静,只怕不是根源于个体的性格;诚如她眼神里的那份阴翳,那种对生命等闲视之的沉着,必定源于西夏民族的血脉。(11页)
他的猜测没错,这时正值宋仁宗皇帝天圣四年,西夏势力迅速扩张,对大宋造成极大威胁。“西夏表面上臣服于宋,却又接受中原政权夙敌契丹的册封,反复无常,始终是宋朝历代最为头痛的问题。”(4页)
西夏,这一是非之地,人人避之不及。而赵行徳自从看到西夏女子给他的那片碎布上的文字后,生命发生了剧烈转向。
过去几年来他始终热衷科举,如今忽然像摆脱了附体的邪魔,不再沉迷于功名了。然而,偏又有个西夏国,取而代之占满了他的心。他想读懂它的文字,也想踏上那片土地,到西夏人居住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12页)
不可避免地,与西夏连接到一起了的赵行徳的生命开始被战事裹挟,人生从此慌乱起来——由开封进入边土,偶然地做了一个西夏士卒,转战边疆各处,后又与汉人反叛西夏王,历经各种慌乱。战事中的他,对生命最大的体验就是“并不清楚”。
……三次作战行德都昏了过去,等清醒过来,人马已安然返回西夏军阵。有人把他从马背上弄下来,可他却弄不清自己究竟是怎么闯过战场安然回来的。
……这几次经验使他得出一个结论——打仗其实不难,只要射出几块石头莫比德,剩下的昏厥也罢,受伤也罢,只需交给命运去安排。(28页)
就这样,他竟然在战争中屡屡幸存,有一次,甚至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士兵。
这个人,在慌乱中活着,为一些事情坚守着。不仅他如此,他遇到的一些人,也是如此。
坚守一份承诺
朱王礼所率的西夏一支,即赵行徳所在队伍,于甘州遇上回鹘大军。
蓦地,军鼓齐鸣,马蹄扬尘,遮天蔽日。赵行徳什么也看不见,只能任由坐骑狂奔。四周一片呐喊声,身边不停掠过箭簇和石块。双方人马一接触,立即开始在阵中穿梭飞奔起来。两军都深入敌阵恺撒暴龙兽,只知迎面奔来的是敌军。(35页)
酣战过后,性命仅存的朱王礼与赵行德到了甘州城内。赵行徳奉命登上烽火台,点起狼烟。此前,他见一女子藏于烽火台地板之上,“他就认定了救她是自己的使命,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连他自己也不甚明白。”女子原是回鹘王族郡主,因等候有约在先的未婚夫婿,留在城中不肯逃走。此时,她猜测她所等之人已遭遇不测。赵行徳将女子救下,并藏于一间屋子的地窖之中。为保护女子性命,赵行徳破费神思,打算就此一直守护。但迫于军令,也迫于他一直想研究西夏文的心愿,不得不立即前往兴庆。二人相约,一年后见。女子以一串项链赠予赵行徳,算是信物。
原本,赵行徳大可一直留在兴庆研究西夏文,度过平静岁月,抑或想办法回到大宋故土。但一想到自己当年的承诺不可辜负,便再次投身战乱之地——甘州。
人事离乱,一年多可以发生的事情不可意料。当赵行徳再到甘州时,女子已被西夏王李元昊据为己有。二人相见时,匆匆一面,勉强认出了对方。再见时,女子便是做为远处城楼上的一个“小黑点”坠地而亡了。赵行徳相信那是女子无法兑现诺言的不得已之举,此女坚贞不屈。
日后,每每念及,受佛教思想浸淫过的赵行徳认为“一切皆是因缘”。
每忆起那回鹘女子,行德就感到一种持久的静谧充溢五内,那已不是对故人的情爱或伤情,而是一种摒除七情六欲之后对某种近乎纯粹完美事物的赞叹。(77页)
一份承诺,可以让人甘愿从平静中抽身走向纷飞的战火,让人甘愿以舍弃性命去证明。这是慌乱人生路上所踩下的坚实脚印。
坚守一份道义
明道元年,朱王礼奉西夏王李元昊之命移驻瓜州。此举在之前从未有过。瓜州本是独立地,西夏驻军,并不适宜。但军令如山,不得不从。出人意料的是,瓜州太守延惠对西夏军入驻似乎并不十分在意,他所在意的,反倒是另一件事——将藏在瓜州两三座庙宇之中的经卷翻译为西夏文送予西夏。
不知为何,行德对延惠这人颇具好感。不错,就政治上来说,他的确很无能,看着西夏强盛起来窦爱莉,一受威胁,就屈身称臣以求苟安,胆小而神经质。但另一方面,他却也有纯粹而执著之处。行德喜欢看他的笑容:松弛的皮肤缓缓动了动,良久才从眼眉和嘴角间流露出内心的欢悦,使人联想到婴儿圣洁无邪的微笑。(81页)
译经一事钱元凯,赵行徳恰巧可以帮上忙。他决心将这件事当作大事业来做,杨丽颖并以此超度回鹘郡主的亡魂。
然而,还未及将经卷译完送予西夏,便面临西夏王李元昊的攻城之灾。延惠说:“我的兄长将会被杀,沙州必将遭受蹂躏。他们会破坏鸣沙山的千佛洞,烧毁那十七座寺院,抢走经典。天啊,大汉眼看就要被西夏所灭了。”(105页)
在延惠的认识中,经典承载着文化,一国文化毁了,国就亡了。于是向来胆小的延惠,在面对西夏进攻时竟面不改色,冷静十分,唯望有办法将经卷转至安全之所。在熟悉地形的行商头领尉迟光的提议下,找到沙州沙鸣山的千佛洞,“我已经在那石窟深处找好了两三个理想的地洞。”
到了千佛洞一座寺庙的藏经库中,赵行徳察看室内,“首先看到的是满目经卷和作废的卷册,以及三名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僧侣,其中两个站立着,另一个则正弯腰做着什么。他们聚精会神忙碌着,并未觉察有人在窥探。”“行德看了一阵才明白这三人在拣选经卷。”原来,他们早意识到,西夏军一旦入侵,佛寺之灾在所难免,必须找到理想的藏经之所,才可能化险为夷。(136页)
当这三人被问及“为什么不能撇下经卷逃难”时,脸上流露出轻蔑的神色。仿佛在说,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财宝、生命、权力,俱属于个人所有,经典则不同,不属于任何人。只要不被烧毁,搁在那里就行了黄楚淇,谁也抢不走,谁也没法将之据为己有。单是完好地存放在那儿,便已价值连城。
忽然,永恒这个念头一把攫住了行德的心,良久,他被涌自五内的感动摇撼着。(146)
赵行徳加入到守护经卷、保藏经卷的行动中来,要将之运送至安全之所。
六十头庞然大物(骆驼)驮载着经卷拉齐奥中文,在皓皓月光下行进,着实令人感动,尽管大多人都不知晓运送的究竟是什么。行德不禁认为自己辗转边地这许多年,或许就是为了今晚。(156页)
没人说话,只管默默搬运,仿佛这是上苍赋予的使命。(160页)
经卷顺利送至并搬至地洞之中。其中一卷尤为特殊。那是赵行徳此前在部营之中抄写的《般若心经》,为了回鹘郡主的在天之灵。城,已是空城,战火随时可能延及他的抄经之处,但他依旧故我,享受着这份独特的宁静。
事实上,井上靖先生这本小说《敦煌》,便缘起于这段敦煌经卷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抄卷后记,正因抄经人赵行德其人的生平事迹已经湮灭不可考,才有了井上靖先生的小说创作。
抄卷后记如是写:
维时景祐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铁哥们助手,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空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安置洞内已桐华作品集。伏愿天龙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郡主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150页)
经卷藏好,战事胜败似乎不再重要。至少,最怕被毁掉的事物,暂时安全了。暂时,是的。那时苦心的藏经人不会料到二十世纪初,会有一个叫王圆菉的道士发现深藏的经卷并将其先后卖予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他根本不知道这堆他眼中的“破烂”,意义重大:
经卷种类繁多,总共四万多件,包括公元三四世纪时的贝叶梵文佛经,以及用古土耳其文、藏文、西夏文和现代土耳其文撰写的佛典。有世界最古老的经文誊本,也有《大藏经》未收的佛典和禅定传灯史等极珍贵的资料,以及价值连城的地志典籍,以及摩尼教、景教的史书和梵文、藏文典籍等等,足以为古代语言研究带来新的曙光。此外,还包括各种可能为东方学、汉学研究带来巨大改变的史料。
又过了许多年,人们才开始明白,不仅止于东方学,这些经卷竟是足以使世界文化史的每个研究领域都发生改变的珍宝元宵节作文100字李贤镇。(184页)
赵行徳的一生,是慌乱的一生。守护的女子死了,深藏的经卷在后世被卖了。他的人生里,似乎除了得不到,就是已失去。但他未尝觉得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不好:
行德开始追溯以往那段悠长时光,既没有出自他自己意志的力量,也没有被意志以外的东西支配,只是水向低处流那般顺乎自然地到了今日。……即或人生得以重新来过,只要客观环境不变,他恐怕还是会走同样的路。(142页)
关于文化,前人捍卫之的责任已尽,剩下的,要看我辈。巴尔赞在《我们应有的文化》一书中说:“只要人类存在,文明和它的所有产物也会以萌芽方式存在。文明与我们的文明并不是同一个东西,重建国家和文化——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其他任何时候——是我们的本性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比渴望和悲叹更有吸引力。”(259页)
老子说,圣人“弗始”。我想,处乱世之中,能坚守所该坚守的人玫瑰之战,便可称得上伟大了董迅。慌与乱中的守与藏,就是《敦煌》所讲述的故事。
时刻记得,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生时仿佛就已肩负使命,为此而生;死前,也要将之好好安顿邹鸿成。所以,再坏的命运,再慌乱的人生,有所坚守,便不会有比坏更坏的命运,比慌乱更慌乱的人生。
“人嘛,能够活下去萨弗拉斯权杖,还是应该活下去。”(164页)
行德明白了自己已经陷入无能为力的境况,随即放慢脚步,信步径直朝前走去。不管前方有什么样的障碍,他决定一概不躲避,徒步走下去,这么做不见得会坏到哪里去。(22页)
要相信,懂得守与藏,不逃避,走下去,不会坏到哪里去。
﹍
文章版权归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图片来自千图网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期编辑:兰川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敦煌》
其后数百年间,沙州一带屡屡易主易名,宋时一度被西夏所占,失去州名。到了元代,再复名沙州卫,清乾隆年间改称敦煌县。敦煌乃盛大昌隆之意,也是昔时两汉及隋代,作为西方文化东传门户,文化灿烂辉煌之时使用的名字,相隔两千年,重复又用。
乾隆之后,鸣沙山的千佛洞也随着敦煌这个名字,被称作敦煌石窟……(181页)
思考生活,从思考死亡开始,这看起来有些不合逻辑,况且很多时候,无论生活,还是死亡热门小马,都来不及思考,一切就自然发生了。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活着,就要重视生,尽量不去挂念死,一个人挂念死,便无法好好地生。
二十三岁之前,我也作如是想。我不仅不牵挂死,我甚至不会花时间去想任何关于死的问题。
然而,二十三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再也无法回避“死亡”,不仅无法回避,我甚至间接历经了死亡。从那以后,死亡所具有的气象始终盘旋在我脑海,时间不但没有将之淡化,反而让它的愈来愈清晰。
陶潜给自己作挽歌,歌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然而,“同山阿”这件看似容易的事,却难住了如今很多死者与生者,哪有那么多自然的山阿任由你托。由是我想,生不足为生,死不足为死。生时,没有“生”出“生”该有的样子,死时,也没有展现死应有的尊容。处在生死之间的人,究竟如何自处?
生死,是件切己之事。
关于这件切己之事,在井上靖先生的小说《敦煌》中更多展现的,不是生,而是死,是好好地准备随时赴死,好好地安排死后的事。
朱王礼又说:“这次要是打赢了,我准备为我的军队立个碑罗子乔,到时候就由你来写碑文。”
“大人打算立在什么地方?”
“谁知道!现在我也拿不准会在沙漠,还是在甘州的哪个村庄。总之,我打算在军队经过一场激战,虽死伤殆尽但最后赢得胜利之后,就地立一个碑猪脸大蝙蝠。”
“要是战死了呢?”
“谁?我?”朱王礼特有的锐利目光一闪,“当然我也有战死的可能,但即便我死了,也要立碑。”
“如果我死了呢?”
“那就麻烦了,碑就立不成了。所以,你还是尽量不要死。但我看你多半会战死。上阵前夕,跟我说过话的人全都会死,你也逃不了。”赵行徳的这位新长官说。(31页)
生死有命,没有“尽量不要死”一说。能尽量的,大概是活着。我见识过死亡,但没见识过犹如书中的赵行徳和朱王礼那般的慌乱人生。布满《敦煌》一书的,除了慌乱人生,还有慌乱人生路上的无数死亡。这种迹象武川论坛,让人绝望,但在慌乱中的诸多坚守,又让人感到再慌乱的人生脚步,也有办法不至于丧失人的体面与尊严,不至于丧失那可以永恒流传的文化瑰宝肖珠。
小说从一位名叫赵行徳的殿试落第书生的一次奇异经历开始讲起。此经历之奇异也与死亡有关,是一位西夏女子被手持大刀的汉子“卖身”——将其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卖。围观者见状,无人发话,赵行徳说:“我买她整个人”,“放她自由吧。”女子为表谢意,将一片碎布交给赵行徳,只见碎布之上三行并不为他所识的字,每行十一个。赵行徳猜测,那定是西夏文。在他看来,一国拥有了自己的文字明末行,意味着已然是一个大国。况且:
就连市集里区区一个女子都具有足以使西夏强大的要素,那种不可思议的视死如归的冷静,只怕不是根源于个体的性格;诚如她眼神里的那份阴翳,那种对生命等闲视之的沉着,必定源于西夏民族的血脉。(11页)
他的猜测没错,这时正值宋仁宗皇帝天圣四年,西夏势力迅速扩张,对大宋造成极大威胁。“西夏表面上臣服于宋,却又接受中原政权夙敌契丹的册封,反复无常,始终是宋朝历代最为头痛的问题。”(4页)
西夏,这一是非之地,人人避之不及。而赵行徳自从看到西夏女子给他的那片碎布上的文字后,生命发生了剧烈转向。
过去几年来他始终热衷科举,如今忽然像摆脱了附体的邪魔,不再沉迷于功名了。然而,偏又有个西夏国,取而代之占满了他的心。他想读懂它的文字,也想踏上那片土地,到西夏人居住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12页)
不可避免地,与西夏连接到一起了的赵行徳的生命开始被战事裹挟,人生从此慌乱起来——由开封进入边土,偶然地做了一个西夏士卒,转战边疆各处,后又与汉人反叛西夏王,历经各种慌乱。战事中的他,对生命最大的体验就是“并不清楚”。
……三次作战行德都昏了过去,等清醒过来,人马已安然返回西夏军阵。有人把他从马背上弄下来,可他却弄不清自己究竟是怎么闯过战场安然回来的。
……这几次经验使他得出一个结论——打仗其实不难,只要射出几块石头莫比德,剩下的昏厥也罢,受伤也罢,只需交给命运去安排。(28页)
就这样,他竟然在战争中屡屡幸存,有一次,甚至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士兵。
这个人,在慌乱中活着,为一些事情坚守着。不仅他如此,他遇到的一些人,也是如此。
坚守一份承诺
朱王礼所率的西夏一支,即赵行徳所在队伍,于甘州遇上回鹘大军。
蓦地,军鼓齐鸣,马蹄扬尘,遮天蔽日。赵行徳什么也看不见,只能任由坐骑狂奔。四周一片呐喊声,身边不停掠过箭簇和石块。双方人马一接触,立即开始在阵中穿梭飞奔起来。两军都深入敌阵恺撒暴龙兽,只知迎面奔来的是敌军。(35页)
酣战过后,性命仅存的朱王礼与赵行德到了甘州城内。赵行徳奉命登上烽火台,点起狼烟。此前,他见一女子藏于烽火台地板之上,“他就认定了救她是自己的使命,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连他自己也不甚明白。”女子原是回鹘王族郡主,因等候有约在先的未婚夫婿,留在城中不肯逃走。此时,她猜测她所等之人已遭遇不测。赵行徳将女子救下,并藏于一间屋子的地窖之中。为保护女子性命,赵行徳破费神思,打算就此一直守护。但迫于军令,也迫于他一直想研究西夏文的心愿,不得不立即前往兴庆。二人相约,一年后见。女子以一串项链赠予赵行徳,算是信物。
原本,赵行徳大可一直留在兴庆研究西夏文,度过平静岁月,抑或想办法回到大宋故土。但一想到自己当年的承诺不可辜负,便再次投身战乱之地——甘州。
人事离乱,一年多可以发生的事情不可意料。当赵行徳再到甘州时,女子已被西夏王李元昊据为己有。二人相见时,匆匆一面,勉强认出了对方。再见时,女子便是做为远处城楼上的一个“小黑点”坠地而亡了。赵行徳相信那是女子无法兑现诺言的不得已之举,此女坚贞不屈。
日后,每每念及,受佛教思想浸淫过的赵行徳认为“一切皆是因缘”。
每忆起那回鹘女子,行德就感到一种持久的静谧充溢五内,那已不是对故人的情爱或伤情,而是一种摒除七情六欲之后对某种近乎纯粹完美事物的赞叹。(77页)
一份承诺,可以让人甘愿从平静中抽身走向纷飞的战火,让人甘愿以舍弃性命去证明。这是慌乱人生路上所踩下的坚实脚印。
坚守一份道义
明道元年,朱王礼奉西夏王李元昊之命移驻瓜州。此举在之前从未有过。瓜州本是独立地,西夏驻军,并不适宜。但军令如山,不得不从。出人意料的是,瓜州太守延惠对西夏军入驻似乎并不十分在意,他所在意的,反倒是另一件事——将藏在瓜州两三座庙宇之中的经卷翻译为西夏文送予西夏。
不知为何,行德对延惠这人颇具好感。不错,就政治上来说,他的确很无能,看着西夏强盛起来窦爱莉,一受威胁,就屈身称臣以求苟安,胆小而神经质。但另一方面,他却也有纯粹而执著之处。行德喜欢看他的笑容:松弛的皮肤缓缓动了动,良久才从眼眉和嘴角间流露出内心的欢悦,使人联想到婴儿圣洁无邪的微笑。(81页)
译经一事钱元凯,赵行徳恰巧可以帮上忙。他决心将这件事当作大事业来做,杨丽颖并以此超度回鹘郡主的亡魂。
然而,还未及将经卷译完送予西夏,便面临西夏王李元昊的攻城之灾。延惠说:“我的兄长将会被杀,沙州必将遭受蹂躏。他们会破坏鸣沙山的千佛洞,烧毁那十七座寺院,抢走经典。天啊,大汉眼看就要被西夏所灭了。”(105页)
在延惠的认识中,经典承载着文化,一国文化毁了,国就亡了。于是向来胆小的延惠,在面对西夏进攻时竟面不改色,冷静十分,唯望有办法将经卷转至安全之所。在熟悉地形的行商头领尉迟光的提议下,找到沙州沙鸣山的千佛洞,“我已经在那石窟深处找好了两三个理想的地洞。”
到了千佛洞一座寺庙的藏经库中,赵行徳察看室内,“首先看到的是满目经卷和作废的卷册,以及三名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僧侣,其中两个站立着,另一个则正弯腰做着什么。他们聚精会神忙碌着,并未觉察有人在窥探。”“行德看了一阵才明白这三人在拣选经卷。”原来,他们早意识到,西夏军一旦入侵,佛寺之灾在所难免,必须找到理想的藏经之所,才可能化险为夷。(136页)
当这三人被问及“为什么不能撇下经卷逃难”时,脸上流露出轻蔑的神色。仿佛在说,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财宝、生命、权力,俱属于个人所有,经典则不同,不属于任何人。只要不被烧毁,搁在那里就行了黄楚淇,谁也抢不走,谁也没法将之据为己有。单是完好地存放在那儿,便已价值连城。
忽然,永恒这个念头一把攫住了行德的心,良久,他被涌自五内的感动摇撼着。(146)
赵行徳加入到守护经卷、保藏经卷的行动中来,要将之运送至安全之所。
六十头庞然大物(骆驼)驮载着经卷拉齐奥中文,在皓皓月光下行进,着实令人感动,尽管大多人都不知晓运送的究竟是什么。行德不禁认为自己辗转边地这许多年,或许就是为了今晚。(156页)
没人说话,只管默默搬运,仿佛这是上苍赋予的使命。(160页)
经卷顺利送至并搬至地洞之中。其中一卷尤为特殊。那是赵行徳此前在部营之中抄写的《般若心经》,为了回鹘郡主的在天之灵。城,已是空城,战火随时可能延及他的抄经之处,但他依旧故我,享受着这份独特的宁静。
事实上,井上靖先生这本小说《敦煌》,便缘起于这段敦煌经卷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抄卷后记,正因抄经人赵行德其人的生平事迹已经湮灭不可考,才有了井上靖先生的小说创作。
抄卷后记如是写:
维时景祐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铁哥们助手,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空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安置洞内已桐华作品集。伏愿天龙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郡主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150页)
经卷藏好,战事胜败似乎不再重要。至少,最怕被毁掉的事物,暂时安全了。暂时,是的。那时苦心的藏经人不会料到二十世纪初,会有一个叫王圆菉的道士发现深藏的经卷并将其先后卖予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他根本不知道这堆他眼中的“破烂”,意义重大:
经卷种类繁多,总共四万多件,包括公元三四世纪时的贝叶梵文佛经,以及用古土耳其文、藏文、西夏文和现代土耳其文撰写的佛典。有世界最古老的经文誊本,也有《大藏经》未收的佛典和禅定传灯史等极珍贵的资料,以及价值连城的地志典籍,以及摩尼教、景教的史书和梵文、藏文典籍等等,足以为古代语言研究带来新的曙光。此外,还包括各种可能为东方学、汉学研究带来巨大改变的史料。
又过了许多年,人们才开始明白,不仅止于东方学,这些经卷竟是足以使世界文化史的每个研究领域都发生改变的珍宝元宵节作文100字李贤镇。(184页)
赵行徳的一生,是慌乱的一生。守护的女子死了,深藏的经卷在后世被卖了。他的人生里,似乎除了得不到,就是已失去。但他未尝觉得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不好:
行德开始追溯以往那段悠长时光,既没有出自他自己意志的力量,也没有被意志以外的东西支配,只是水向低处流那般顺乎自然地到了今日。……即或人生得以重新来过,只要客观环境不变,他恐怕还是会走同样的路。(142页)
关于文化,前人捍卫之的责任已尽,剩下的,要看我辈。巴尔赞在《我们应有的文化》一书中说:“只要人类存在,文明和它的所有产物也会以萌芽方式存在。文明与我们的文明并不是同一个东西,重建国家和文化——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其他任何时候——是我们的本性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比渴望和悲叹更有吸引力。”(259页)
老子说,圣人“弗始”。我想,处乱世之中,能坚守所该坚守的人玫瑰之战,便可称得上伟大了董迅。慌与乱中的守与藏,就是《敦煌》所讲述的故事。
时刻记得,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生时仿佛就已肩负使命,为此而生;死前,也要将之好好安顿邹鸿成。所以,再坏的命运,再慌乱的人生,有所坚守,便不会有比坏更坏的命运,比慌乱更慌乱的人生。
“人嘛,能够活下去萨弗拉斯权杖,还是应该活下去。”(164页)
行德明白了自己已经陷入无能为力的境况,随即放慢脚步,信步径直朝前走去。不管前方有什么样的障碍,他决定一概不躲避,徒步走下去,这么做不见得会坏到哪里去。(22页)
要相信,懂得守与藏,不逃避,走下去,不会坏到哪里去。
﹍
文章版权归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图片来自千图网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期编辑:兰川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