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立史卓莎郑州:一个“小弟”城市的成功逆袭-金水路观察
郑州:一个“小弟”城市的成功逆袭-金水路观察
文/济南日报记者黄智义济南时报记者潘庆照
图/河南商报记者 侯建勋 唐韬
5月3日至7日,济南市党政考察团先后赴杭州、合肥、郑州考察“取经”。
近日,济南报业集团组织部分记者,由总编辑、副总编辑带队奔赴3市进行深入采访,并推出“总编辑三城行”系列报道,介绍3市的经验做法。其中,“郑州篇”一共有两篇文章。
昨天,河南商报金水路观察(微信ID:zzjinshuilu)全文转载“郑州篇”的第一篇文章,今天我们推送第二篇文章,看看郑州的发展给济南带来哪些启发?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再难找到一个城市如郑州这般与济南如此相像。地域环境,一样身处北方,一样与黄河亲密无间,一样不靠边、不沿海。空间形态,都是东西狭长,北有黄河,南部临山。人文历史,同为千年古城,一个成名于隋朝,一个建制于汉代;一个哺育了杜甫、白居易,一个成就了李清照、辛弃疾;你有天下第一名寺少林寺,我有天下第一名泉趵突泉。区位特点,百年之前,津浦铁路、胶济铁路自济南穿城而过,卢汉铁路、汴洛铁路让郑州成为“大十字”交通枢纽……
郑州,有着千年商都之印记;济南,有着“全国第一”自开商埠之美誉。一个是“天地之中”,一个是济水之南。两者均以商为“墒”,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郑州,一个和济南相似度极高的“绿城”,一个曾到济南取经学习城市管理的“小弟”,如今则以“国家中心城市”的身份,成功逆袭。
规划管理的国际视野
举全省之力,在全球招标,获国际大奖
4月27日。郑州。当记者说明“我们是来向郑州学习城市管理经验”时,郑州市城管局副局长赵俊恒非常低调,认为郑州只是一个省会城市,而济南既是省会城市又是副省级城市,可谓是“大哥”。“说起城市管理,我们算是济南的学生。几年前,我们到济南学习过精细化管理呢。”
“学生”超越了“老师”。
这种超越,从郑东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可见一斑。郑东新区,每条主干道都有生态廊道,全区没有一处违建,看不着一个楼顶广告……
城市管理,规划先行。郑东新区,是郑州以城市设计为抓手创新城市管理的一个缩影,她不仅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原经济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也是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区。
2001年1月,郑东新区被正式命名。2001年9月,郑州向国际征集郑东新区远景概念规划并全球招标。11家竞标,6家入围,33位专家评审,9万市民讨论。历时半年,日本黑川纪章的方案脱颖而出。2002年,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以地方法规形式对郑东新区概念规划予以确立。
“这个人大立法太重要了,就算省长也无权更改,这充分确保了10多年来郑东新区的建设能够一以贯之地延续下来。”郑州市一政府部门中层干部如此表示。郑东新区走对了关键的两步:一是世界级别的规划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将规划立法,谁都不能朝令夕改,举全省之力“一任接着一任干”。
大手笔得到世界认可,2002年,郑东新区规划方案获得国际城市规划大会“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短短十几年发展,郑东新区已成“取经人”必看景点。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萧规曹随,显出的是大智慧,体现的是大担当,需要的是大视野。如今,济南中央商务区正在建设,郑东新区已为我们树立标杆,指明追赶超越的方向。
交通管理的全球胸怀
从全国第一大铁路枢纽到全国第一个“米”字高铁网
和济南地形特点一样,郑州也是东西狭长,北有黄河南靠山。这样的地形,很容易交通拥堵和出行局促,交通布局很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
1904年和1906年,郑州用卢汉铁路、汴洛铁路构筑起我国第一大铁路枢纽;1904年,济南也因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成为交通要冲。
百年之后的今天,郑州用“米”字+“井”字+“环线”的立体交通,让内部畅通无阻、外部四通八达。
郑州始终有着“天地之中”的情结。在城市定位中,也体现了这种“通达全球”的胸怀。2011年,郑州确定“三大一中”城市定位: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有16个环城高速出入口,中州大道、京广快速路是“井”字的两竖,农业高架路、陇海高架路是“井”字的两横,北三环、西三环、南三环和107辅道则围成一个圆环。
几年前,当济南还在患得患失于“修地铁是否会破坏泉脉”时,郑州的地铁建设已如火如荼;如今,济南地铁还在建,郑州已开创地铁时代。
2013年,郑州地铁运营。如今,运营地铁线路55站,总里程93.6公里,2016年日均载客量突破20万人次。“十三五”期间,拟新开建12条地铁线路。
4月26日,记者在郑州老城区绿城广场坐上地铁,体验一号线和二号线,历时50分钟直通新郑机场候机大厅。不出候机大厅,地铁枢纽、城际枢纽、长途大巴枢纽、市区巴士枢纽等交通出入口醒目地指引着你轻松自如地到达任何一个你想到达的地方。当地居民表示,地铁直通机场让专跑飞机场的黑车再无生意可做。
郑州还在享受高铁时代的发展红利。郑州已形成全国第一个“米”字形高铁路网:“一竖”是京广线,“一横”是郑西线及郑徐线,“一撇”是郑万线,“一捺”是郑合线,“左点”是郑焦线,“右点”是郑济线。
郑州方特是全国所有方特中客流量最大的,便利的交通让方圆1500公里都是郑州争取的对象。郑州有900多万常住人口,另有300万流动人口。交通舒畅有序,自然对人才有吸引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大交通、大枢纽的省会,还怕没有“诗和远方”?
空间管理的从容格局
拆出一片天,50米宽的生态廊道给城市“留白”
站在郑州陇海路一处高楼上,记者看到很多老楼,但这些老楼却如一个个干净利索的优雅老人,从容,而有尊严。看郑州这座城市的空间布局,就跟看一个姑娘的脸一样,五官端正,黄金分割,美丽,精致,从容,和谐。
记者每天步行约30公里,在郑州大街小巷穿梭4天,随机走进陇海西路55号院。小院很旧,老得连屋檐的导水管都是用各种塑料瓶制作的。但小院舒适,协调。小巷仅容一辆三轮车通过,地砖铺设得平平整整,砖缝绝不藏污纳垢,楼道没有“牛皮癣”。
小院快30“岁”了,这样的小院郑州有770多个,每一个都像绣花一样去管理。“和济南历山路100号院相比,如何?”赵俊恒印象深刻地回忆,2016年,一外地人给济南市委书记写信,反映济南“脏乱差”问题,历山路100号院成为焦点。“敢自曝家丑,说明济南有大胸怀,有大担当。”
郑州从容和谐的空间,相当一部分是铁腕手段拆出来的。
“拆违拆临”,郑州敢拼,拼速度,拼决心。雅立史卓莎“十二五”期间,郑州“拆违拆临”并进行城中村改造。金水区有两栋楼占用河道,已盖10多层,说拆就拆了。一年拆1亿平方米,4年拆了4亿平方米,2015年已无任何“违建”。钢筋水泥之间有了精致空间,大街小巷有了从容美、和谐美的即视感。赵俊恒说,力度前所未有,领导的决心至关重要,“必须干成,否则换人”。
拆出了空间,还要管理好空间。郑州每一条马路都绿树成荫。凡是主干道,两侧都有几十米宽的生态长廊,马路中间绿化带里种满绿草红花。两个女孩在中原东路生态长廊自拍,本报摄影记者帮其拍下美好瞬间。她俩不是外地游客,而是对郑州的从容空间司空见惯的自豪市民。
最近5年,郑州建成生态廊道3854公里,很多廊道宽达50米,既增添绿意,又为道路扩建和规划建设提供了从容不迫的“留白”。郑州提倡屋顶绿化,立体植树植草2.2万平方米。
城市快节奏的钢筋水泥与田园慢生活的诗情画意,不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细化管理的法治创新
每个城管中队都有“四室一庭”,依法执法不纠结
4月25日晚上9点,记者步入郑州一个小吃街。饭店很多,不乏烤羊排、烤羊肉串的,但却没有一家占道经营,更无一家马路烧烤。常先生是当地办事处城管中队协管员,不时在街头巡逻。像他这样从保安公司聘来的协管员,郑州有8000多名。一位老太太走来,为他竖起大拇指。
类似这样的城市管理,郑州起初是向济南学来的,但郑州却因坚持和创新效果显著。“几年前,我们到济南学习精细化管理后,立即在郑州设立150平方公里精细化管理先行区。”赵俊恒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郑州5.7万多处违章建筑和8000多处露天烧烤在2015年全部“拿下”,再无反复。74个办事处,10天一排名,1个月一公布。第一次排名后10位,警告,登报道歉;第二次仍落后,诫勉谈话;第三次还靠后,就地免职。凡在精细化管理环节丢分的办事处,都将被罚款。近三年,一些办事处累计被处罚2亿多元。这样的排名,郑州已坚持10年。
为了让执法不纠结,为了让违规现象不反复,郑州给每个城管中队都配备公安警务室、公证服务室、法律援助室、行政调解室和城管巡回法庭,通过“四室一庭”构建城管、法院、司法、公安“四位一体”司法保障体制。
“有一条街,20个摊位占道经营。我们依据‘四室一庭’机制,找到了‘让违规者疼’的处罚依据,占道经营属于侵占市政道路,一次罚2万。处罚了第一个摊位后,其他19个摊位再也不占道了。”金水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王刚表示,“四室一庭”的创新之举曾获《人民日报》点赞。
城市管理的秘诀在哪里?赵俊恒告诉记者,除了执法流程和手段的创新之外,最重要的是意志力和执行力。义无反顾,一以贯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一张蓝图如何干到底?
三城考察手记
□王端鹏
我们常用“一张蓝图干到底”来形容在发展中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好了,就要持之以恒地向前推进落实,最终将纸上的美丽愿景变成人人共享的现实美景。此次济南市党政考察团赴三城考察的最后一站,便是“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郑东新区。从200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建设郑东新区至今已经16年。16年时光飞逝、斗转星移,一张当初的“蓝图”已经“变现”为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建设的窗口和名片。
“一张蓝图干到底”,首先要有一张好蓝图。郑东新区规划是李克强总理在河南工作时做的国际招标,邀请了多家世界著名的规划设计公司,经过多方遴选最终敲定了日本著名规划设计师黑川纪章方案。郑东新区一改过去传统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坚持组团发展,共分为五大组团:龙湖组团,是新区的金融核心区;龙子湖组团,以高校为依托,发展科技研发大数据等产业;郑州东站枢纽组团,发展商贸、总部经济等;白沙组团,定位于行政服务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高端总部等;沿黄都市农业组团,打造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这份理念先进的新区蓝图是凝聚黑川纪章一生所成的智慧结晶。在2002年世界建筑联盟年会上,郑东新区规划荣获中国首个“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这份规划也是中国较早破解千城一面的探索尝试。
“一张蓝图干到底”,必须一棒接着一棒干。任何一张发展蓝图的“变现”都不会是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十几年时间的接力建设。郑东新区按照“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的节奏一路走来,建设完全按照规划方案原汁原味推进。黑川纪章有个研究生,目前在郑东新区任管委会副主任,一直干了十几年,他说自己就是为了郑东新区而生的。新区建设伊始,搬迁了一座老机场,腾空了3平方公里作为启动区。随后,15所高校搬迁至龙子湖区域,如今已有22万师生的规模。高铁时代来临,郑东新区抓住机遇围绕郑州东站加快建设步伐。目前,新区建设重点在龙湖区域。值得一提的是,新区十分注重规划中关于水面和绿地建设的内容,现在的水面和绿地比例达到整个新区的39%,而且天际线保留得十分完好,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区呈现在世人面前。新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及利用也堪称高标准,比如龙湖金融岛的地下五层空间全部打通,交通网达到了七维程度。没有一棒接着一棒干的长劲,这些规划都只能存在于纸上。
站到绿地千玺广场的58楼上俯瞰,历经16年发展的郑东新区一目了然。远方地平线上,以“大玉米”为地标的东区CBD环形建筑群,和眼前的龙湖金融岛遥相呼应,透过中间碧波纽带如意河牵手两端,巨型“如意”浑然天成,蔚为壮观。2016年,郑东新区的亿元楼达到了29座刘进荣,其中有21座坐落在CBD。如此靓丽的成绩,让人艳羡不已。
事实证明,一张蓝图能够干到底,干到底必定有大成。这为我们实现“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目标,建设济南中央商务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等提供了现实样板。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
监制/杨韬 统筹/赵强 编辑/茹廓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