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8-09 03:12:28   全部文章   0/90

candela民间有帖,方不流俗-读库小报

民间有帖,方不流俗-读库小报

京剧《连环套》“拜山”一场戏讲的是为寻被盗的御马,黄天霸独自上连环套打探虚实,与寨主窦尔敦斗智斗勇的故事。戏中言明,连环套在河间府,大概是现在的河北省河间县一带吧。
黄天霸不是空手贸然上山入寨,而是手持拜帖,先递给寨中的报子。
报子入寨,禀报寨主:镖客有帖拜。
窦尔敦接过帖子一看,帖上写“浙江绍兴府镖客黄”。大惊。因为他在江湖有一仇家名黄三泰,正是浙江绍兴府人氏完美江河,不由得联想拜山之人与仇家有渊源。
带着疑虑,寨主仍将陌生访客迎上山。二人言来语去,黄天霸自爆身份,确乃黄三泰之子。二人约定公开比试一次。
即便是仇家见面,也少不得先礼后兵。拜帖不能省。
上个周末,读到一本名为《民间应用帖牍笺注》的书,开始介绍的便是请帖、拜帖。请师帖是这样的:

除了这种社交应酬的用贴之外,《民间应用帖牍笺注》一书主要收录的是民间婚丧嫁娶所用的传统帖式姚文婷,还有少数庆生祝寿、交易投资、析产分立等应用帖式。看似简单的几项,其实几乎囊括了民间社会活动的大部分内容。
我在北方的农村长大,直到高中住校,从没有离开过。农村的日子开阔又单薄,悠长且寂寥,尤其是对于疯长的男孩,除了排兵布阵打架之外,就是上山上树上房掏麻雀,简直地无所事事。每年固定的“热闹”唯有过年和元宵节,夏秋之际唱大戏不是年年都有。除此之外,最热闹的就是围观村里人的婚丧嫁娶。
很小的时候,以为这些婚丧的热闹是因为人多,长大一点方明白,所谓的热闹是因为隆重的仪式。那些平素不得见的仪式将日复一日的岁月擦拭出了光亮鬼谷子说服术,升华了过于平静的生活彼得潘综合症。
大概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围观这些热闹,在东边哭西边笑的交替中,感受到人生的喜乐忧愁。我也被婚丧嫁娶的强烈仪式感吸引,仔细观察其中的步骤、程序以及对此的操纵与安排。等到略识几个字的年纪,默念白纸或红纸上的毛笔小楷昭和贵妃,便了解到其中更丰富的信息。
这些程序、步骤或者隆重仪式的背后大都与一必不可少的实物相联系,那就是帖。
丧葬用帖可能是我读到的最早的应用文体。
只是有的帖外人可见,有的不便与外人道。因此,小时候能够围观到的帖是不多的。最方便看到的是死者的灵牌。按照我家乡的风俗,死者灵位的帖贴在一块长约一尺有余的木板上,竖立在家门口。《民间应用帖牍笺注》一书中有该帖的示例:



老六在《我为这本书感到骄傲》一文中说《民间应用帖牍笺注》“无疑具有一本书该有的价值,那就是:对某些人,在某种情境下,有某些特定用途塞纳左岸咖啡。某些人,指那些乡间的写帖先生,或民俗学者、爱好者、写作者……”
对于民俗,我是浅尝辄止的爱好者,因此当看到有这样一套书出版的时候,立刻将其列入“拥为己有”的书单中。书架上的书大都会被逐次清理掉,但有些书却能把书架“坐穿”,《民间应用帖牍笺注》一书必属后者。
并非是我有机会回乡帮人写帖,可以此书为参考——即便是原来写帖的老先生也几无用武之地了——而是可以随时读帖。
通过读帖,可以学习前人在应用文体中如何精准用字,精炼语言。书中所列举的帖式用字简洁精准,到了极致。这是“民间应用”自身特征所要求的。帖是实用文体,不是一唱一和的文人书信往来,其严谨性非同一般;帖大都是在民间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中使用,有的帖讲究礼到事明,如婚丧嫁娶类的,有的帖具有法律效力,如析产分立、买卖契约类的,无论哪种,其严肃程度也非普通文字往来或事件记录可比拟。
通过读帖,可构建出一个民间社会复杂的亲戚关系图谱。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可能不需要依靠帖上的字来构建,亲戚关系是有“活标本”的,“大姨姥姥”就是个真实存在的干净老太太,但是未来三代之后,再想理解宗族、家族、外亲、姻亲、五服等概念,就只能靠构建模型来解释了。帖上的抬头、落款所用称谓,足可参照,总比纯粹的假设增加些许亲近感。
通过读帖,得窥礼仪之邦非仅体现于上层,更有其普遍的民间基础。帖曾经是民间礼俗不可或缺的内容,读《民间应用帖牍笺注》一书可知其应用之广泛。尤其是嫁娶,几乎每有一礼必有一帖白勇程,即便是仅有一“踵”一“谢”二字,也必不可轻忽,郑重其事地用毛笔写在红纸上,送给对方。
以下是请总理(总管)帖。我家乡写帖由总管担任,他就不用给自己写这么一帖了吧?


不知道为什么,婚嫁仪式并不那么吸引我。
后来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农村太穷,大户人家都被斗倒了,新兴富裕家庭凤毛麟角且不敢露富,所以婚嫁从简的居多;二是婚嫁的礼俗中,除娶亲为公开仪式,其他程序只发生于嫁娶男女双方家庭,除了媒人,其他人均“无可奉告”,而娶亲仪式仅是一天之内的事情;三是除了新娘明末行,婚嫁几无新鲜可言,而这唯一的新鲜日后也能自然得见,还有围观的必要么?抛洒向围观群众的喜糖对我毫无诱惑力,跌倒爬起地抢一块糖吃,感觉很丢人啊。
与嫁娶相比,我更爱围观丧葬仪式。原因也有三。
一是时间持久。丧事是从死者咽气一刻,孝子们传出的第一声嚎哭开始,一直到出殡埋葬,其间要持续少则三天诗梓佳,多则五到七天,甚至更久。
二是仪式繁多、复杂。入殓、吊孝、破孝、吊唁、游祭、起灵、出殡这些均是公开的仪式,还有择日、报丧、报庙、烧夜纸、守灵等不便围观的仪式。其实,仅从穿戴孝服的差异性所表达亲戚关系之不同这一点,就足够丰富了。这些仪式,伴以庄重的哀伤,创造了异世界的感觉。
三是重要仪式皆公开进行。中国人习惯以隆重的仪式来对待生死,尤其是丧事,虽为死者操办,但又关乎活着的人,更有其复杂性,仪式之隆重,在民间风俗中当为首位。若为老年寿终,白事也称之为喜丧,所以有“红白喜事”之笼统说法。既是喜事,婚丧仪式自然是希望有人围观的,主家自己进行,冷冷清清,便无喜气可言了。在农村,喜事是否有人围观实际传达的是主家的人缘。
其实,这都是表面的因由。
婚嫁与丧葬根本的不同在于,婚嫁之后是可以想象的,甚至不用想象;而丧葬之后是神秘的,是无法想象或者可以尽情想象的。
我不知道这么多人,如此隆重地要将一个已经不在了的人送到哪里去,真的是入土为安了吗?
说一件真实的事情。我姥爷六十亡故,抛下妻子和未成年儿女,可谓死不瞑目。葬后数日,其魂附体在一个平素不相干的老人身上。一天清晨,同村一老人喊着要见自己的儿女,老太太忙把自己的闺女喊去,老人一见直呼大错,说我要见的是自己的女儿。老太太问谁是你的女儿?老人说出我妈的名字。哆哆嗦嗦的老太太方明白是怎么回事,赶紧喊我妈和我大舅去。二人去了之后,老人俨然就是我姥爷的神态,对着她俩说了大半天话,方休。
把姥爷的魂送走,又是一套礼俗。不过是听从阴阳先生,画符、烧纸,说送他走的话罢了。
姥爷姥姥同年去世,第二年大姥爷也走了。大姥爷停尸在炕上,我妈正在抚尸痛哭,他的女儿一路哭进家门,自然加入。她俩人一边哭,一边把覆在大姥爷脸上的白毛巾(也可能是白纸)掀起来看一看,在脸上摸一摸芭比华丽礼服。悠扬的哭声、思念的眼泪、难舍的抚摸,对亡者这一哭一看一抚的反复动作,瞬间让我感受到死亡的神秘。
网上搜一婚嫁帖实物可参照阅读。

图片来源:华夏收藏网。

话说远了。
无论婚丧,所涉礼俗大都要用帖,尤其是婚嫁,几步每一个步骤,每一次行动都要用帖。因此,婚丧用帖是《民间应用帖牍笺注》一书的重点,书中列举婚嫁应用帖式七十有余,丧葬应用帖式三十多。
刚才把丧葬说的那么热闹,用帖却几乎不到婚嫁的一半。有些蹊跷?
不必。
帖是民间礼俗的开路先锋。
礼俗不等同于仪式。嫁娶的礼俗多于丧葬,而丧葬的仪式多于嫁娶。
尽管礼俗多用仪式表达,但并不是每一个礼俗背后都配套公开的仪式,如请帖、谢帖都是极简的,只有足够隆重,希望更多人见证的礼俗方采用公开仪式进行。而正式的礼俗大都会用帖,一为礼到二为事明,如婚嫁男女双方“纳、问、请、迎”多次往来,一帖即明。但这些礼俗用帖属私人往来,无须向众人展示。
尽管《民间应用帖牍笺注》一书收录的婚嫁用帖多于丧葬,但现如今我家乡的丧葬用帖要多于婚嫁。这源于婚嫁礼俗更容易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具时代特征,而丧葬更渴望保留、延续传统。一个是求新,一个是溯古,帖被弃用的速度自然不同。葛洧吟比如,以下这些丧葬帖子至今还在用:

咽气、报庙时用帖。


灵堂、灵柩用帖。
《民间应用帖牍笺注》辑录的帖式相当齐全,比如不常见的入赘、冥婚用帖式样也在其内,作者张焕瑞对民俗研究的细致程度可见一斑。

冥婚季小薇,俗称娶孤女、配干丧,是一种嫁娶与丧葬相融的民间风俗。《民间应用帖牍笺注》一书中有注释:“按民间传统风俗,女童甚或大龄未婚女夭折,视为家庭的大不幸,要托媒人寻觅说合,嫁给死去的孤男。这称为冥婚。candela”
虽然冥婚的仪式不像婚嫁与丧葬那么隆重繁杂,但也自有流传至今的独特礼俗。作者在注释中评说:“冥婚嫁娶仪式是一种难以言状的畸形婚俗。既包含人死后埋殡丧葬的内容,又要掺入娶亲婚嫁的程序。对于当事男女两家来说,既有亲人亡故的哀伤,又有为其找到完美归宿的释然与解脱。”
过去,未成年人死亡率高,未能婚配的男女也多于现在,冥婚因此常见。如今,这样的事儿少多了。稀则贵,据说现在农村办个冥婚也是一项大支出。



入赘,俗称上门女婿。入赘者有权继承家业,有义务为老人养老送终。不知道入赘女婿送终的帖式是否也有独立的标准范式御朱门?惜乎,不能向作者求教了。

《民间应用帖牍笺注》的前言中说到红白事,用的是“过”,主持操办和掌控仪式的人称为“总理”;我家方言用“办”,主持操办和掌控仪式的人称为“总管”。该书作者是河北赵县人,虽然与我同省,但相距甚远,所谓“十里不同俗”,多少有一些出入张筱兰。但正如该书编辑羊顿老师所言,老礼儿即老理儿,尽管礼俗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所以,大多数的帖式和内容基本一致,包括“约”。
不知道“约”字用赵县方言怎么读。大学有同学是赵县人,他们说起话来,我是无一字能懂。我家乡的方言属于晋语,保留了许多类似入声字的读音,如“药、约、一”这三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在现有的注音与四声中没有现成的字可以借用,念出来像“牙”读成入声字。因此,民间的写约,在我们读来就是“写牙”。
约,即契约,是民间交易常用文书体例。人穷志短的岁月,买卖、抵押、租赁、典当的事儿经常发生,交易所涉大都是房产、地产、商铺、粮食,甚至儿女。交易的凭证即契约,由双方或多方协商订立,必须有中间人或保人,交易谈妥,便请人“写约”,立字为凭,几方各持一份。


过去,房产证也称为房契,即政府发给各家各户宅基地的文书凭证。这与交易所立契约有别金信英。我想,大多数的农村孩子也并没有见过自己家的房契,但父母应该至今收着这份家业凭证吧?
《民间应用帖牍笺注》一书除了婚丧嫁娶、邀请回谢的帖之外,也收录了不少“约”的范例。唯独没有人们口头常说的“卖身契”,盖因非法吧。
民间应用帖,到底是繁文缛节,还是应该坚持传承的民间文化,已不容争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婚嫁帖逐渐消失殆逍遥独行客尽,既成事实。现在,多少写帖老先生的身后事,并没有用到写了一辈子的帖式,多少吹鼓手的身后事只配一个手提小音箱……而民间婚礼的粗鄙化更是难以形容。
可以毫不讳言地说,民间应用帖的实用价值越来越“不实用”了——试论移动互联时代民间应用帖的应用现状——就我的亲历及回乡了解,家乡红白喜事用帖确已少之又少。民间应用帖的渐次消失,是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结果蹉跎曲,这是民俗流变的研究课题了。
目睹凋敝之实,唯有唏嘘。
但是,我仍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
对于仍在坚持民间礼俗的先生而言,这是一本写帖的实用教科书;对于民俗研究而言,这是一个民间社会活动及应用文体的现成模型;对于民俗爱好者而言,这既是随时可读的新旧文体结合的范本,又是一本了解某地民俗的实用参考书。
即便传统已失,从另一方面看,这本书的价值更在于其记录了民间社会活动曾保有的严谨礼俗与悠久的文明。
有句话说“礼失求诸于野”。如若有一天这些帖果真全都成了书中记载的范式,而再无实际应用,那么社会多一份儿粗鄙与暴戾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以下是不一定正确的勘误:
一、P五八(左),“……伯母、婶母、姑母俱是自家人”,此处似应删除“姑母”。姑母是出嫁女,不算自家人了,所以在帖上具名安久黑奈,与伯母、婶母有别。
二、P九二(右)解小亮,“贤台不愿来寒门与小女缔结良缘无限荣光”似为“贤台不弃来寒门与小女缔结良缘无限荣光”。
三、一一四(左)爱恨无垠,“承重孙、侄OOO泣血稽颡期服OOO孙仝抆泪稽首”似为“……泣血稽颡 期服孙OOO仝抆泪稽首”。
四、P一二一(右),“期服弟OOO期服侄OOO功服侄孙OOO”,落款字体似应统一排版为小字号。
五、P一四一(左),“谨具长命锁……”,开头排版似多空了一字。
六、P一六三(右),“尔等创业维,艰守成不易”似为“尔等创业维艰,守成不易”。
七、P一六三,“其各勉,之勿负厚望”似为“其各勉之,勿负厚望”。
八、P一七O(右),“众孙、众子妇、侄妇、已嫁侄女妻均从夫服”似为“众孙妇、众弟妇、侄妇、已嫁侄女(妻均从夫服)”。
九、P一八七(右),“鄭镒儘盡管對自己這五品……”似应删除“盡”字。
作者朱秀亮,读库审校
图文授权转载自订阅号“出门看戏”
题图选自《古代风俗百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