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o官网愿做重塑行业版图的先行者 鹏华基金总裁邓召明:公募基金迎来历史性机遇-经济观察报
愿做重塑行业版图的先行者 鹏华基金总裁邓召明:公募基金迎来历史性机遇-经济观察报
资产管理之道,不在朝夕之“赢”,而在长远之“兴”。
这句话似乎正体现在鹏华基金身上。正值公募基金行业20周年,作为最早1998年成立的基金公司,鹏华基金一路走来,鲜少在报端上见到豪言壮语,处处显露务实的“实战派”风格。
正是因为过去的十年稳扎稳打,鹏华基金管理规模和客户规模实现双超“5000”,资产管理规模超5000亿元,客户数量超5000万户,同时多年来实现了业内少见的持续保持零违规,树立了运营平稳、风控严谨的标杆形象。
这背后体现的是掌门人邓召明的战略格局与践行能力。作为2002年就进入公募基金行业的老将,他在发展中更在意公司长远战略、团队建设、制度优化等“内功”,力争将每一步走得更稳,将每个业务发展更好,将每一分钱管理更精细。
“当下正迎来大资管统一监管全新时代,公募基金制度优势和人才基础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邓召明表示,鹏华基金始终围绕着“为持有人财富增值”这一核心,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
【行业篇】
过去20年公募基金行业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未来公募基金存在更大机遇,一方面大资管变革时代,公募基金制度优势和人才基础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养老金、年金、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等将带动公募基金进一步发展。
公募基金未来四大趋势
中国基金报记者:2002年进入基金行业,您见证了基金行业的发展,您如何看待基金业20年发展?未来公募基金行业会怎么样变化?
邓召明:确实是在公募行业从业时间比较长,见证了整个公募行业的发展。
从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来看,应该说跟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有较大相关性。公募基金自1998年发起设立以来,在制度设计、体系设计、法律构架方面立足点较高,非常符合公募行业发展规律,这也确保了公募基金多年来稳步发展。尽管过程中有一些坎坷,但整体趋势是向上的,这和制度设计关系很大,也为未来爆发性增长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未来公募行业会步入一个崭新时代,第一金来元,在资管新规 “统一监管、打破刚兑、清除嵌套”思路下,公募基金得益于长期的规范运作,主动管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再获发展机遇。
第二,中国经济也进入新时代,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进入现代化强国行列,居民财富持续增长,理财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给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资管行业带来新机遇。同时,机构投资者的逐渐壮大也给公募基金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未来公募基金市场参与度会不断提高,在整个经济格局中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养老金、年金、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等将带动公募基金进一步发展。养老保险基金入市资金有望增加至万亿;企业年金预计今年再次启动管理资格招标;国有股划转社保及中国版401(K)计划也开始逐步落地。尤其是个人税收递延养老逐渐落地,这一块市场空间巨大。
第四,从资产管理的外延来看,金融科技会是公募基金走进千家万户的翅膀。比如个人养老、个人账户、个人理财等方面,公募基金都可以通过金融科技技术、大数据等,给个人客户精准画像,以有针对性为投资者提供与其风险收益特征相匹配的资产。
同时,金融科技还能在公募基金投研方面助力,比如目前A股上市公司超过3500家,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单纯依靠研究员很难从广度上全面覆盖,而通过科技技术手段能将有效信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投资效率。比如,对海量的研究报告、资讯等,也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对图像和文本进行精华提炼处理刘秀晶,更有效帮助投研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上市公司,加深对上市公司广度覆盖和深度研究。未来公募行业可以借助这些有利工具增强自身能力,能够更好地进一步的去把握投资本质。
长线资金引入或改变公募基金格局
中国基金报记者:20年发展公募基金规模破12万亿,但60%以上是货币基金,您如何看这一问题?
邓召明:其实公募基金产品结构中货币占比过高的情况在美国也出现过,美国最早货币基金在某一段时间占比也比较高,当时共同基金行业也是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可能就是公募基金一个发展阶段的表现。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整个公募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以短线资金为主,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牛短熊长也导致市场频频“追涨杀跌”,尽管公募基金收益不菲,但持有人体验并不好徐粲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未来A股市场可能走出慢牛格局,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同时,未来随着养老金等机构资金入市,尤其是个人税收递延账户等政策实施,更多的长效资金入市或让中国公募行业走出类似美国共同基金的平稳发展之路。
实际上,公募基金20年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不算长,同美国共同基金的历史相比也偏短。要正确理解行业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未来随着长效资金入市、经济结构持续改善、国民财富管理需求越来越旺盛,下一步公募基金结构肯定会发生变化,相信权益类基金比重会逐步提升。这一方面是因为看好中国未来高质量的增长,会有源源不断的长线资金补充进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未来居民对于资产配置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通过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相信公募基金明天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人才篇】
在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中,最核心且惊心动魄的便是人才战。如何有效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考验各基金公司智慧。鹏华在业内率先试行超额利润分享计划,努力推进相关的长效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
业内率先试行超额利润分享计划
中国基金报记者: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优秀基金经理一将难求,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您能否谈谈鹏华的人才战略?
邓召明:从过去几年行业变化看,基金经理奔私现象非常普遍。不过,虽然确实有非常出色的公募基金经理奔私获得成功,但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资源同样在向优秀平台集中。
如何去吸引优秀人才其实是一大考验,除了平台有优势外,第二重要的便是机制肥婆减肥,这些年公募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比如员工持股激励、事业部制等设计,都是不错的尝试。
从鹏华基金来看狐狸送葡萄,在业内率先试行超额利润分享计划,所谓超额利润分享计划,有点类似共享系统制度,就是公司超过和股东商量的基准利润的部分,可有一部分比例分成。同时,我们还努力推进相关的长效激励机制。子公司鹏华资产也已率先实现骨干员工的长效激励,员工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鹏华资产30%的股份。
中国基金报记者:数据显示,鹏华基金团队稳定,近三年离职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您看来,鹏华基金吸引力在哪里?
邓召明:公司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每个人的善意和本身固有的潜能。鹏华基金特色是更多“内部培养”。自2008年开始,无论市场处于何种环境,我们每年都会坚持从全国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坚持多年之后,目前整体团队梯队构建比较合理,是一个可以向纵深发展的老中青的立体化体系。
除了比较重视人才体系的构建,鹏华基金也很重视团队建设,会有系统化培训等。比如说有“导师制”,对于包括实习生在内的新员工都安排了导师,让新员工尽快上手学习,导师不仅分派任务、指导学习,实习生离开时候还会有答辩,每个人都有收获。
对于引进外部人员方面,更希望寻找一些价值观和鹏华基金一致的优秀投资人才,也有能力给出一个跟行业相匹配的薪酬机制和方案。价值观及理念一致、认同度较高,这是在市场竞争中非常重要,可以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
同时,鹏华基金也会注意搭建较好的内部氛围,比如很多优秀人才在意这一平台能否发挥其长处、能否包容短板,并不完全在意待遇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公开、透明、可量化的公平机制,一个充分拉开差距、优胜劣汰的机制。
中国基金报:目前专业人士成立基金公司越来越多,您如何看待这类公司?
邓召明:目前确实很多以前的基金专业人士成立基金公司,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这类公司也会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未来不意味着所有专业人士设立的公司就能脱颖而出,背后考验的是公司理念、团队能力等。未来表现好的公司,肯定是团队理念一致、互相支持,能拧成一股绳往前冲。
【国际篇】
随着和国际市场的逐渐互联互通,对公募基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林培伟,要顺应潮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壮大自身。
本土化团队运作更佳
中国基金报记者: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大趋势,这对公募行业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邓召明:国际化确实是一个未来大趋势,资管行业面向外资开放,短期来看确实会有一些竞争压力,但长期看考验的仍是各家公司的自身投研、营销、服务等综合能力。从其他行业的过往经验来看,外资公司需要和本土文化有效结合才能很好适应属地市场环境。
反过来,在外资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公司可以更好地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来提高自己。从长期来看是个好事,存在困难但可以克服。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A股被纳入MSCI指数的进程加速推进,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鹏华基金作为中外合资的典型代表,外方股东持股比例占49%,在此类合资基金公司中做得算是比较好的。主要是中外双方股东利益一致,注重公司长期发展,董事会和管理层磨合充分,对管理层充分信任、充分授权萧立扬,并在公司的基本制度中给予了保障。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跨境贸易和海外直接投资人民币规模不断增长,离岸人民币市场不断壮大,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市场的需求也在增加,对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提出了全新的课题;这要求国内的资产管理机构能够有效运用国际国内各个市场、各种资源实现资产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服务于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所幸鹏华基金通过QDII等产品运作积累的9年多经验,已经在这个历史机遇前做好了准备。
【业务篇】
创新是金融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未来公募基金发展方向重点或是REITs、养老目标基金等。
REITs、养老目标基金是未来方向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认为基金业下一步的创新方向是什么?鹏华基金会如何做?
邓召明:公募基金的客户基础是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因此在做产品创新时需要更多考虑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而言,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一些,有一类产品更适合这类型客户南风瑾。从公募基金未来方向来看,一是REITs将是一大方向,这类资产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领域,而且中国资产证券化步伐会越来越快,潜力和空间非常大;第二是养老目标基金,随着中国老龄化逐渐加剧,老年人口占比提升,养老需求非常旺盛,因此养老目标产品创新需求也非常大。鹏华基金股东在欧洲做FOF运作规模较大,尤其养老目标FOF有很好实践。目前,鹏华基金也第一批上报了养老目标FOF基金,我们和股东持续交流,力争借鉴其运作经验以及如何在中国进行有效利用。
鹏华基金在这两个方向上都投入较大力量进行研究,监管部门也在大力地推动这些方向。
中国基金报记者:鹏华基金较早获得社保资格,也取得较好成绩,其中有什么经验?
邓召明:在相伴社保的十余年中,鹏华基金从社保基金及其他机构投资者方面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比如资产配置、投资流程制度的建设等。比如,社保组合的考核周期是看重长期的,在一个合同期限内不会只看短期业绩波动,这就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要在给定的投资期限内匹配合适的投资策略,来追求长期可实现的超额收益。这种长期的考核周期,让我们的投资团队也稳得下来,可以沉下心来研究和投资,并能够形成我们能够坚持下来的投资文化和理念。
鹏华一贯秉承价值投资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公司没有靠单纯技术分析投资、没有靠天马行空的灵感投资、没有靠偏激押宝的赌博式投资、没有靠主动挖内幕消息的勾兑式投资抢我前妻休想。这种理念在投研团队中经过长期沉淀,形成了一种诚信可靠、稳健可控、易被理解的投资文化。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鹏华基金拥有5000万的客户,对这一庞大的客户群体会有什么计划?
邓召明:过去鹏华基金通过金融科技跟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深入其生活场景之中,践行普惠金融获得较大量的客户群体。未来金融科技整体趋势方向正是“金融+生活”,金融和生活的有效结合,能较好满足普通投资者需求,增加客户便捷性、提高客户体验。
未来鹏华基金也在考虑应用更多技术力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提升客户体验。
【关于鹏华】
鹏华基金过去20年成绩斐然,为5000多万客户提供服务,累计分红超297亿,而且多年来持续保持零违规,未来还将全力争胜,成为重塑行业版图的先行者。
受益于较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中国基金报记者:成立二十年来,鹏华基金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有哪些最为骄傲的地方?
邓召明:经过20年风雨,鹏华基金已经成长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国内综合性基金管理公司,diro官网个人觉得较为重要的是几大数据,一是鹏华基金为5000多万名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二是更重视长期的回报,20年整个累计分红超过了297亿,为社保贡献收益超530亿,三是注重合规风控建设,多年来持续保持零违规。同时也是公募基金的金融科技先行者,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社会责任。
鹏华基金获得较好发展,得益于较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从公司的治理架构来看相对比较稳定,高明婷公司的董事、股东近10年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因此经营理念和经营团队能保持一个共同成长、实现共赢的合作状态。同时,团队方面有较好的市场化的机制,核心团队高度稳定、锐意进取,这也得到董事会的认同,这也是过去十年最重要的成功经验。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对鹏华的下一个二十年又将如何展望?对下一阶段有何规划和期待?
邓召明:未来,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平台+机制+人才”战略,打造好的平台。
一是产品平台,尽可能去布局多元产品,在每个产品体系里面打造自身的核心能力,给投资者创造有效的价值。二是机制方面,实现激励的正向机制,“以奋斗者为本,以奋斗者为荣”,让奋斗者在市场上能够体现自身应有的地位;三是人才方面,持续关注员工成长、关注员工获得平台的支持、成就员工梦想。这些方面是未来一直去完善、打造的方向。未来成为重塑行业版图的先行者。
?记者观察
鹏华基金的“向上”动能
大资管时代的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过去10年多时间里,由公司总裁邓召明带领的鹏华基金始终处于“向上”的状态,而这一动能仍在持续。
近两年从媒体报端每每提及鹏华基金,总有一系列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型的“向上”动作。
比如年雪宾,科技赋能加身的“A加平台”,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更将资产管理能力与大数据、量化科技应用、人工智能等Fintech技术创新能力全面融合小李杜是谁,并将金融科技能力成功输出银行、券商、互联网、企业等四大垂直行业的业务场景。
比如,产品创新上,鹏华基金发行成立了国内第一只公募REITs——鹏华前海万科REITs,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资产配置的投资工具;也是国内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从私募向公募的第一次飞跃。
比如,社会责任上,鹏华基金不仅成为国内第四家加入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的公募基金公司,也是第四家正式加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基金公司,同时,早期联合耶鲁基金会推动格力电器公司治理方面上引起行业关注,做了公募基金一个较好探索叶无道h。
比如多夫多福,社会公益上,鹏华基金除了积极参与赈灾救助、扶贫公益等,去年底植入信息无障碍系统的A加钱包正式上线,成为中国基金业第一个信息无障碍理财APP,用金融创新方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唤醒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对特殊群体理财需求的关注。
什么给了鹏华基金这么持续的“向上”动能,似乎在邓召明反复谈及的“一致理想”、“优秀团队”、“体制保障”等关键词,让市场找到答案。
邓召明直言他曾反复思考,究竟什么是一个优秀的公司?最核心是股东方、管理层、员工都有统一的追求和理想,使得团队成为一股合力;同时构建一个具有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潜质的团队;而持续不断的优化公司制度流程,构建一个规范化管理体系,通过制度、系统、流程来保障公司提升效率、管控风险。更重要的是,一流公司需要进取心,不断去创新、不断去更新迭代、不断向上的积极态度动能,这是鹏华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正如邓召明所说,资产管理之道,不在朝夕之“赢”,而在长远之“兴”。见证了基金行业20年风雨的他,坦言一路行来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所幸他能在市场波动中乐观相信未来总有机遇,并将市场每一次磨砺当成是自身提高的修炼。
邓召明表示,目前资产管理行业正面临20年未有之变局,迎来格局的全方位重塑,未来主动管理能力驱动资源流向宅昏昏,颠覆性科技打破行业边界。在这一赛道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只有不断增大的概率;没有直接跨越的捷径蜿组词,只有脚踏实地的前行。显然,鹏华基金“向上”动能持续稳健。
(资讯)
资产管理之道,不在朝夕之“赢”,而在长远之“兴”。
这句话似乎正体现在鹏华基金身上。正值公募基金行业20周年,作为最早1998年成立的基金公司,鹏华基金一路走来,鲜少在报端上见到豪言壮语,处处显露务实的“实战派”风格。
正是因为过去的十年稳扎稳打,鹏华基金管理规模和客户规模实现双超“5000”,资产管理规模超5000亿元,客户数量超5000万户,同时多年来实现了业内少见的持续保持零违规,树立了运营平稳、风控严谨的标杆形象。
这背后体现的是掌门人邓召明的战略格局与践行能力。作为2002年就进入公募基金行业的老将,他在发展中更在意公司长远战略、团队建设、制度优化等“内功”,力争将每一步走得更稳,将每个业务发展更好,将每一分钱管理更精细。
“当下正迎来大资管统一监管全新时代,公募基金制度优势和人才基础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邓召明表示,鹏华基金始终围绕着“为持有人财富增值”这一核心,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
【行业篇】
过去20年公募基金行业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未来公募基金存在更大机遇,一方面大资管变革时代,公募基金制度优势和人才基础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养老金、年金、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等将带动公募基金进一步发展。
公募基金未来四大趋势
中国基金报记者:2002年进入基金行业,您见证了基金行业的发展,您如何看待基金业20年发展?未来公募基金行业会怎么样变化?
邓召明:确实是在公募行业从业时间比较长,见证了整个公募行业的发展。
从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来看,应该说跟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有较大相关性。公募基金自1998年发起设立以来,在制度设计、体系设计、法律构架方面立足点较高,非常符合公募行业发展规律,这也确保了公募基金多年来稳步发展。尽管过程中有一些坎坷,但整体趋势是向上的,这和制度设计关系很大,也为未来爆发性增长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未来公募行业会步入一个崭新时代,第一金来元,在资管新规 “统一监管、打破刚兑、清除嵌套”思路下,公募基金得益于长期的规范运作,主动管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再获发展机遇。
第二,中国经济也进入新时代,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进入现代化强国行列,居民财富持续增长,理财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给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资管行业带来新机遇。同时,机构投资者的逐渐壮大也给公募基金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未来公募基金市场参与度会不断提高,在整个经济格局中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养老金、年金、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等将带动公募基金进一步发展。养老保险基金入市资金有望增加至万亿;企业年金预计今年再次启动管理资格招标;国有股划转社保及中国版401(K)计划也开始逐步落地。尤其是个人税收递延养老逐渐落地,这一块市场空间巨大。
第四,从资产管理的外延来看,金融科技会是公募基金走进千家万户的翅膀。比如个人养老、个人账户、个人理财等方面,公募基金都可以通过金融科技技术、大数据等,给个人客户精准画像,以有针对性为投资者提供与其风险收益特征相匹配的资产。
同时,金融科技还能在公募基金投研方面助力,比如目前A股上市公司超过3500家,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单纯依靠研究员很难从广度上全面覆盖,而通过科技技术手段能将有效信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投资效率。比如,对海量的研究报告、资讯等,也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对图像和文本进行精华提炼处理刘秀晶,更有效帮助投研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上市公司,加深对上市公司广度覆盖和深度研究。未来公募行业可以借助这些有利工具增强自身能力,能够更好地进一步的去把握投资本质。
长线资金引入或改变公募基金格局
中国基金报记者:20年发展公募基金规模破12万亿,但60%以上是货币基金,您如何看这一问题?
邓召明:其实公募基金产品结构中货币占比过高的情况在美国也出现过,美国最早货币基金在某一段时间占比也比较高,当时共同基金行业也是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可能就是公募基金一个发展阶段的表现。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整个公募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以短线资金为主,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牛短熊长也导致市场频频“追涨杀跌”,尽管公募基金收益不菲,但持有人体验并不好徐粲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未来A股市场可能走出慢牛格局,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同时,未来随着养老金等机构资金入市,尤其是个人税收递延账户等政策实施,更多的长效资金入市或让中国公募行业走出类似美国共同基金的平稳发展之路。
实际上,公募基金20年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不算长,同美国共同基金的历史相比也偏短。要正确理解行业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未来随着长效资金入市、经济结构持续改善、国民财富管理需求越来越旺盛,下一步公募基金结构肯定会发生变化,相信权益类基金比重会逐步提升。这一方面是因为看好中国未来高质量的增长,会有源源不断的长线资金补充进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未来居民对于资产配置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通过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相信公募基金明天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人才篇】
在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中,最核心且惊心动魄的便是人才战。如何有效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考验各基金公司智慧。鹏华在业内率先试行超额利润分享计划,努力推进相关的长效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
业内率先试行超额利润分享计划
中国基金报记者: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优秀基金经理一将难求,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您能否谈谈鹏华的人才战略?
邓召明:从过去几年行业变化看,基金经理奔私现象非常普遍。不过,虽然确实有非常出色的公募基金经理奔私获得成功,但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资源同样在向优秀平台集中。
如何去吸引优秀人才其实是一大考验,除了平台有优势外,第二重要的便是机制肥婆减肥,这些年公募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比如员工持股激励、事业部制等设计,都是不错的尝试。
从鹏华基金来看狐狸送葡萄,在业内率先试行超额利润分享计划,所谓超额利润分享计划,有点类似共享系统制度,就是公司超过和股东商量的基准利润的部分,可有一部分比例分成。同时,我们还努力推进相关的长效激励机制。子公司鹏华资产也已率先实现骨干员工的长效激励,员工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鹏华资产30%的股份。
中国基金报记者:数据显示,鹏华基金团队稳定,近三年离职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您看来,鹏华基金吸引力在哪里?
邓召明:公司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每个人的善意和本身固有的潜能。鹏华基金特色是更多“内部培养”。自2008年开始,无论市场处于何种环境,我们每年都会坚持从全国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坚持多年之后,目前整体团队梯队构建比较合理,是一个可以向纵深发展的老中青的立体化体系。
除了比较重视人才体系的构建,鹏华基金也很重视团队建设,会有系统化培训等。比如说有“导师制”,对于包括实习生在内的新员工都安排了导师,让新员工尽快上手学习,导师不仅分派任务、指导学习,实习生离开时候还会有答辩,每个人都有收获。
对于引进外部人员方面,更希望寻找一些价值观和鹏华基金一致的优秀投资人才,也有能力给出一个跟行业相匹配的薪酬机制和方案。价值观及理念一致、认同度较高,这是在市场竞争中非常重要,可以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
同时,鹏华基金也会注意搭建较好的内部氛围,比如很多优秀人才在意这一平台能否发挥其长处、能否包容短板,并不完全在意待遇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公开、透明、可量化的公平机制,一个充分拉开差距、优胜劣汰的机制。
中国基金报:目前专业人士成立基金公司越来越多,您如何看待这类公司?
邓召明:目前确实很多以前的基金专业人士成立基金公司,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这类公司也会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未来不意味着所有专业人士设立的公司就能脱颖而出,背后考验的是公司理念、团队能力等。未来表现好的公司,肯定是团队理念一致、互相支持,能拧成一股绳往前冲。
【国际篇】
随着和国际市场的逐渐互联互通,对公募基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林培伟,要顺应潮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壮大自身。
本土化团队运作更佳
中国基金报记者: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大趋势,这对公募行业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邓召明:国际化确实是一个未来大趋势,资管行业面向外资开放,短期来看确实会有一些竞争压力,但长期看考验的仍是各家公司的自身投研、营销、服务等综合能力。从其他行业的过往经验来看,外资公司需要和本土文化有效结合才能很好适应属地市场环境。
反过来,在外资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公司可以更好地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来提高自己。从长期来看是个好事,存在困难但可以克服。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A股被纳入MSCI指数的进程加速推进,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鹏华基金作为中外合资的典型代表,外方股东持股比例占49%,在此类合资基金公司中做得算是比较好的。主要是中外双方股东利益一致,注重公司长期发展,董事会和管理层磨合充分,对管理层充分信任、充分授权萧立扬,并在公司的基本制度中给予了保障。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跨境贸易和海外直接投资人民币规模不断增长,离岸人民币市场不断壮大,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市场的需求也在增加,对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提出了全新的课题;这要求国内的资产管理机构能够有效运用国际国内各个市场、各种资源实现资产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服务于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所幸鹏华基金通过QDII等产品运作积累的9年多经验,已经在这个历史机遇前做好了准备。
【业务篇】
创新是金融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未来公募基金发展方向重点或是REITs、养老目标基金等。
REITs、养老目标基金是未来方向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认为基金业下一步的创新方向是什么?鹏华基金会如何做?
邓召明:公募基金的客户基础是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因此在做产品创新时需要更多考虑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而言,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一些,有一类产品更适合这类型客户南风瑾。从公募基金未来方向来看,一是REITs将是一大方向,这类资产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领域,而且中国资产证券化步伐会越来越快,潜力和空间非常大;第二是养老目标基金,随着中国老龄化逐渐加剧,老年人口占比提升,养老需求非常旺盛,因此养老目标产品创新需求也非常大。鹏华基金股东在欧洲做FOF运作规模较大,尤其养老目标FOF有很好实践。目前,鹏华基金也第一批上报了养老目标FOF基金,我们和股东持续交流,力争借鉴其运作经验以及如何在中国进行有效利用。
鹏华基金在这两个方向上都投入较大力量进行研究,监管部门也在大力地推动这些方向。
中国基金报记者:鹏华基金较早获得社保资格,也取得较好成绩,其中有什么经验?
邓召明:在相伴社保的十余年中,鹏华基金从社保基金及其他机构投资者方面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比如资产配置、投资流程制度的建设等。比如,社保组合的考核周期是看重长期的,在一个合同期限内不会只看短期业绩波动,这就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要在给定的投资期限内匹配合适的投资策略,来追求长期可实现的超额收益。这种长期的考核周期,让我们的投资团队也稳得下来,可以沉下心来研究和投资,并能够形成我们能够坚持下来的投资文化和理念。
鹏华一贯秉承价值投资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公司没有靠单纯技术分析投资、没有靠天马行空的灵感投资、没有靠偏激押宝的赌博式投资、没有靠主动挖内幕消息的勾兑式投资抢我前妻休想。这种理念在投研团队中经过长期沉淀,形成了一种诚信可靠、稳健可控、易被理解的投资文化。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鹏华基金拥有5000万的客户,对这一庞大的客户群体会有什么计划?
邓召明:过去鹏华基金通过金融科技跟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深入其生活场景之中,践行普惠金融获得较大量的客户群体。未来金融科技整体趋势方向正是“金融+生活”,金融和生活的有效结合,能较好满足普通投资者需求,增加客户便捷性、提高客户体验。
未来鹏华基金也在考虑应用更多技术力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提升客户体验。
【关于鹏华】
鹏华基金过去20年成绩斐然,为5000多万客户提供服务,累计分红超297亿,而且多年来持续保持零违规,未来还将全力争胜,成为重塑行业版图的先行者。
受益于较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中国基金报记者:成立二十年来,鹏华基金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有哪些最为骄傲的地方?
邓召明:经过20年风雨,鹏华基金已经成长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国内综合性基金管理公司,diro官网个人觉得较为重要的是几大数据,一是鹏华基金为5000多万名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二是更重视长期的回报,20年整个累计分红超过了297亿,为社保贡献收益超530亿,三是注重合规风控建设,多年来持续保持零违规。同时也是公募基金的金融科技先行者,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社会责任。
鹏华基金获得较好发展,得益于较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从公司的治理架构来看相对比较稳定,高明婷公司的董事、股东近10年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因此经营理念和经营团队能保持一个共同成长、实现共赢的合作状态。同时,团队方面有较好的市场化的机制,核心团队高度稳定、锐意进取,这也得到董事会的认同,这也是过去十年最重要的成功经验。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对鹏华的下一个二十年又将如何展望?对下一阶段有何规划和期待?
邓召明:未来,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平台+机制+人才”战略,打造好的平台。
一是产品平台,尽可能去布局多元产品,在每个产品体系里面打造自身的核心能力,给投资者创造有效的价值。二是机制方面,实现激励的正向机制,“以奋斗者为本,以奋斗者为荣”,让奋斗者在市场上能够体现自身应有的地位;三是人才方面,持续关注员工成长、关注员工获得平台的支持、成就员工梦想。这些方面是未来一直去完善、打造的方向。未来成为重塑行业版图的先行者。
?记者观察
鹏华基金的“向上”动能
大资管时代的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过去10年多时间里,由公司总裁邓召明带领的鹏华基金始终处于“向上”的状态,而这一动能仍在持续。
近两年从媒体报端每每提及鹏华基金,总有一系列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型的“向上”动作。
比如年雪宾,科技赋能加身的“A加平台”,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更将资产管理能力与大数据、量化科技应用、人工智能等Fintech技术创新能力全面融合小李杜是谁,并将金融科技能力成功输出银行、券商、互联网、企业等四大垂直行业的业务场景。
比如,产品创新上,鹏华基金发行成立了国内第一只公募REITs——鹏华前海万科REITs,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资产配置的投资工具;也是国内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从私募向公募的第一次飞跃。
比如,社会责任上,鹏华基金不仅成为国内第四家加入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的公募基金公司,也是第四家正式加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基金公司,同时,早期联合耶鲁基金会推动格力电器公司治理方面上引起行业关注,做了公募基金一个较好探索叶无道h。
比如多夫多福,社会公益上,鹏华基金除了积极参与赈灾救助、扶贫公益等,去年底植入信息无障碍系统的A加钱包正式上线,成为中国基金业第一个信息无障碍理财APP,用金融创新方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唤醒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对特殊群体理财需求的关注。
什么给了鹏华基金这么持续的“向上”动能,似乎在邓召明反复谈及的“一致理想”、“优秀团队”、“体制保障”等关键词,让市场找到答案。
邓召明直言他曾反复思考,究竟什么是一个优秀的公司?最核心是股东方、管理层、员工都有统一的追求和理想,使得团队成为一股合力;同时构建一个具有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潜质的团队;而持续不断的优化公司制度流程,构建一个规范化管理体系,通过制度、系统、流程来保障公司提升效率、管控风险。更重要的是,一流公司需要进取心,不断去创新、不断去更新迭代、不断向上的积极态度动能,这是鹏华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正如邓召明所说,资产管理之道,不在朝夕之“赢”,而在长远之“兴”。见证了基金行业20年风雨的他,坦言一路行来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所幸他能在市场波动中乐观相信未来总有机遇,并将市场每一次磨砺当成是自身提高的修炼。
邓召明表示,目前资产管理行业正面临20年未有之变局,迎来格局的全方位重塑,未来主动管理能力驱动资源流向宅昏昏,颠覆性科技打破行业边界。在这一赛道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只有不断增大的概率;没有直接跨越的捷径蜿组词,只有脚踏实地的前行。显然,鹏华基金“向上”动能持续稳健。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