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1-10 02:12:38   全部文章   0/108

easyrecovery破解版硕士可以毕业,人生不毕业-北师小雪进步史

硕士可以毕业,人生不毕业-北师小雪进步史
从北京回来已经两天了青刺尖,正值三模考试,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但还是想给自己前几天的人生大事做个总结,留个念想。因而,花了3个多小时不停地码字,即便现在身旁还放着一沓未改的试卷。
时隔两年,再次回到北京,此次是为了硕士论文答辩,在北京呆了整整72个小时,这有可能是近几年内最后一次在北京了,2010年——2018年李皓京,与北京的缘分尽管断断续续但已持续了八年,相信会一直延续下去。重回北京,看到曾经熟悉的灰蒙蒙的天空,经历周六大中午不限号的堵车,走在曾经心心念的北师大,还是有些激动,也有些感慨。

一、学术与生活
无论是大学本科还是工作这几年,因自身缺乏精益求精、追求进步、静心钻研的品质,加之浅薄的阅历与阅读,我一直都认为学术二字与我相隔甚远,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我是属于比较“学术”的梅老坎。只能说是我比较要强、虚荣,因此会比一些人花更多的时间去勤能补拙,但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对知识本身的渴望与追求。尤其是离开了北师这个环境,投身教育一线后,我开始有了更多的理由去为自己的平庸世俗去开脱:工作太忙了tk时代,要上课,还要管理班级;同时处理各种生活琐事......
但,最近两年,身边“不进步,毋宁死”的杨师兄通过各种方式批评我的模糊的自我定位、停滞不前的状态,也试图言传身教,结果都效果不佳,反而使得我对所谓的学术敬而远之,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同体的和谐稳定。
一直在困惑:什么才算是学术?学术与生活是完全分开吗?如何处理学术与生活的关系easyrecovery破解版?
最近半年的种种经历让我对上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硕士论文的撰写、与大学老师、同学的交流。所谓学术,不一定非得研究过高深莫测的政治理论,读过晦涩难懂的砖头书,个人认为应该学术是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精神,是能系统、全面处理问题的能力,是追求知识与个人进步的价值追求。从这个角度去看,生活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学术同样适用于此领域:如何进行家里的收纳?如何做的一手好菜等等。随便一个领域要进行深入研究,同样需要钻研、专业、总结等。因此,两者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互交融,如果把学术限定在某一学科领域,难免会有些狭隘。当然,孤芳自赏式钻研学术,没有生活的气息,可能人生的幸福感会降低很多,陈咏开会留下些许遗憾。
二、理性与感性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
感性指人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强,能体会到任何事物情感的变化。
相对而言,杨师兄属于偏理性,而我刚好相反。
近期,受身边“理性的怀疑主义者”的影响,也为了更好地维系“共同体”,我也开始认同并践行理智优于情感,继而对事物的感知力变得迟钝,对情感的表达也变得生疏。然而,想要彻底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生活之中也没有必要彻底改变一个人,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
“各自都做些妥协就好了,这样对双方共同的生活最有利。就像政治生活当中两个党派一样,平时都各有各的主张和纲领,很可能还是针锋相对的艾堃,但在一个成熟的政治体内,双方都会把自己的主张温和化,毕竟共同体的存在要比某一方的某个主张完全实现重要得多坂井三郎。”我心中的男神叶颖老师如是说。
“共同体”的维系,应该建立在各自平等与妥协的基础上,所谓平等与妥协,指的是两人各有所长月光小兔山庄,互相欣赏,彼此包容。你可以在你的学科领域有所增进,而我也能在我的专业有所擅长,而不是拿自己的短处和你的长处进行比较;你是理智占据上风,而我不一定要被你完全同化和影响,而是理解你的同时,遵从自己的内心校园魔王,并且将感性的一面放大去影响你,让你能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其实,适当的时候可以放松一下神经,学会浪漫和情趣,不妨接触一些文学艺术方面的领域作为爱好耀世丹圣,让自己的感性触角也有所发展,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样的人生就不会枯燥无味,会充满情趣和诗意。
总之,希望自己和各位都能在各自的“共同体”内成为理性与感性兼备、充满丰富性和立体感的人。
三、自我与贵人
最近重温《苏菲的世界》,跟着苏菲一起思考“哲学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我是谁?有人不禁要问:这个三岁稚童都能回答的问题,还需要思考吗?但除去姓名、性别、民族、国籍、社会关系等,我又是谁?我何以证明我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经典鸡汤:做你自己。所谓自己是什么?是本能?个性?宿命?
对于这个终极的哲学问题,古今中外,无数哲学家付出了毕生心力也未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我一凡人更不可能有此造诣。结合自身的26年来的体验与感悟拉杜乔尤,我认为的自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理解:
一是人的初心,此“初心”并非当下与宏大叙事挂上钩的“初心”,也不是自私贪婪的本性,我更认同罗素所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当然还有好奇心等等。迷失初心的起点通常在于反复进行同样的事情多次。譬如我们假如只看过一遍《阿甘正传》,可能会深受感动。但当你看两遍,三遍,四遍的时候,很可能你会失去对它最初的感动;工作做久了叶祥尧,很多“潜规则”就会习以为常成为经验和规定,更可怕的是被环境所同化,而不会问“为什么”以及“改变一下会不会更好”。
二是人的思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尔这句话已经充分彰显了人的高贵之处就在于会思考,有思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活出自己应有的样子,而不是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把社会、大众媒体甚至至亲好友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张鸿昌。
三是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曾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也一直奉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即使是《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最后在荒岛上身边也有土著女子的陪伴。
所谓做好你自己,前提是认识你自己,认识你的身体、心理等各种条件,更重要的是了解自身这些条件的局限性,接受并突破它们,人真的需要做一些改变,老是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往前走走,就无法超越自己的人生格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可能性。
如前所述,离开了社会关系,“我”可能就说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我”了。我相信,只努力做好自己,让自己变得优秀,才会遇见优秀甚至更优秀的贵人。
尤其是工作四年,一路走来,我感恩并感激许许多多贵人的相助:
感谢父母、亲人们的无私付出与精神鼓励;
感谢相伴7年多的丈夫一直以来的不离不弃,相濡以沫;
感谢我的同事前辈们的照顾与提点;
感谢我的导师李晓东老师。他那精研学问的赤子之心以及大气宽厚的胸怀,每一次都是详细地为我指点迷津。李晓东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我提出了极为细致的修改建议,让我拿到了优秀硕士论文称号;
感谢北师大的聂智琪老师、叶颖老师、王葎老师、北师大二附中的李建文老师等等,他们学识广博、追求真理、耐心教导,让我的内心充满了能量;
感谢好友崔一凡,不吝分享写作论文的经验,天涯若比邻;
感谢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同学,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感谢我的学生我的的支持和鼓励,让我继续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杂言碎语,不知所云。最后,还是用杨先生的话来结尾吧:工作上顶尖、研究生学历、生活上诗意,只是我们的起点雷子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