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5-21 06:16:53   全部文章   0/130

gap加盟破解陶渊明人生之谜-教后知困

破解陶渊明人生之谜-教后知困
按:看到群里讨论陶渊明,想起多年前在扬州中学上选修课的讲稿,分享于此,请多指正。
在中国,陶渊明已成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象征,他的一生有无数个谜。
一、陶渊明身世和归隐之谜
——从《归去来兮辞》谈起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去吧!田园都要荒芜了还不回去!辞官的理由是家里的田荒了!可见在诗人的意识中田园是根,是自由的象征。“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精神、灵魂成了吃饱穿暖这些生理需要的奴隶,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那是自作自受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这一“悟”、一“知”、一“觉”,显示着诗人把握了自己,获得了新生。“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舟之从容漂流,风之吹衣,飘飘欲仙,见得弃官之如释重负。晨光熹微,恨不见路,则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一望见家门,高兴得奔跑,四十一岁的诗人,仍是这样天真。孩儿们迎候于门,望见隐居时常踏的小路已然荒凉,诗人心头顿时涌上了对误入仕途的悔意;只是那傲然于荒径中的松菊,又使诗人欣慰于自己本性的犹存。携幼入室,一进门见妻子早就把小酒斟满了放在桌上,多么温馨!多么自在!“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饮酒开怀,陋室易安,写出诗人之知足长乐。斜视庭院中的树,傲倚南窗地铁兄弟,则写诗人之孤介傲岸李莱茵。“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这一关,关闭了与世俗的来往,而向自然开放。拄杖或游玩或休息,时时昂首远望,也只有高天阔地的大自然,才容得下诗人的傲岸呵。“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四句的描写,显然寄托深远。宋叶梦得认为:“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云“无心”而“出”,鸟“倦飞”“知还”,比喻了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评下二句:“日光暗淡,日将西沉,是否哀悯晋祚,姑且不论,流连孤松则显然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诗人与世俗既格格不入,还出游求什么呢。“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亲人之情话,农人谈庄稼,是多么悦耳,多么真实。除了琴书可乐,大自然本来也是一部读不尽的奇书,何况正逢上充满希望的春天。“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驾车乘舟,深入山水,山道深幽,山路崎岖,皆使人兴致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令人欢欣鼓舞,亦令人感慨万分:万物畅育,正当青春,而自己呢,已近老年。“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 生命之有限,愈觉自由之可贵。生年无多,何不一切听从自然,跟着感觉走呢?又何须汲汲外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指道教所说神仙世界,亦可兼指佛教所说西方净土。富贵功名非我心愿,彼岸世界也不可信。他既否定了世俗社会,也摒弃了宗教彼岸世界。他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求得人生之意义,实现人生之价值:“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四句是诗人理想的生活。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劳动、自然、人文,构成诗人充实的全幅生命。“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周易·系辞》云:“乐天知命故不忧。”化、天命,皆指自然之道。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这是超越的境界,同时又是足踏实地的。
(一)陶渊明真的贫穷吗?
真是文中所说的“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吗?我们一起结合他的诗研究一下。本文中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农民告诉我春天来了,要到西边的田地里耕耘了,可见他对何时耕种不了解,需要别人告诉,另外西边有一块地。还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可见他田间管理的技术比较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仅仅房屋占地面积就是就有十几亩地,不管是不是实指,至少在这里陶渊明是强调自己无求,自己穷,他的实际大小应该不小于这个数目。10亩是多大呢?6666平方米,也就是我们这个综合楼的面积。里面有房子、松树、菊花、还有花园等等。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一中,写道:“在昔闻田亩,当年曾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当年听说家里有一处所谓“南亩”的产业,但是一直没有亲眼见到过,因为生计缘故,“夙晨装吾驾,启途情已缅”不得不在一个春天的早上,驾着车前往巡视。在《获旱稻》中提到山地里有一处稻田;在《丙辰八月中于下噀田舍获》的诗里,他又提到一处离家甚远的田庄,必须“扬帆越平湖”才能达到;而且,这一田庄平时有“司田”照料。屋子有十几亩地,加上南亩、西畴再加上稻田和远处的田庄,至少也有几十亩,注意诗歌不是财产申报材料,未必每一亩地都在有限的诗歌中有交代,实际数目应该比这些多得多。但是可以肯定不仅可以养得起妻子儿女,还可以雇得起仆人,“僮仆欢迎,稚子候门”。由此可见,陶渊明所谓的贫穷是针对祖上而言绿茵锋神,针对世家大族而言,按一般标准,他即使算不上大地主,至少也是富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有经济保证的。
(二)陶渊明为什么从一个富农就能够做到“正处级”干部,是有背景冷宫帝姬?还是以前有过仕宦经历?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过晋朝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沸多里达克。渊明在八、九岁时,就已能诵读诗书,通晓《论语》了。常以曾祖陶侃为榜样,准备建功立业,每天闻鸡起舞,秉烛夜读。到了十七八岁,北上广陵(扬州),投奔谢玄。不料,陶渊明的母亲突然病了,他立刻回家。不久,谢玄溘然长世。
他二十八岁的时做了江州祭酒,这是他第一次做官。由于他受不了顶头上司王凝之的窝囊气,便辞职了。王凝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谢两家是东晋世家大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句子。王凝之身上流着高贵的血液,却是个走火入魔的道教徒。史载:王凝之镇守会稽时,农民军攻城,王凝之不设防,跳开了大神,他对将士们说:“我已经请了鬼兵相助!贼兵必破”。结果,会稽沦陷,王凝之被杀。当时投胎到“士族”,就等于做了后备干部,想不当大官都很难。因此,王凝之看不起寒族后裔——陶渊明,陶渊明愤而回家。
在家闲了六七年,陶渊明又投靠桓玄,这是他第二次做官。这时,桓玄正准备篡夺东晋政权,陶渊明不愿助纣为虐。又赶上母亲病逝,他再次辞职。后来桓玄篡位,陶渊明写道:“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我们知道古人写文章一般是用当时年号的,如《兰亭序》“永和九年”,《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等等。但是,陶渊明拒绝用桓玄的年号,表示对桓玄的不合作态度。
元兴三年,刘裕领兵打败了桓玄,陶渊明投入刘裕幕下做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这个刘裕就是“寻常巷陌,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的寄奴,这是他第三次做官。他乔装打扮,扮演了一次余则成,潜伏到建康(南京),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过程告诉刘裕,立了大功。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荣木》体会他此时的心情:
《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1),已复九夏(2),总角闻道(3),白首无成(4)(《序言》。)总角:古代未成年男女的发式,因将头发结成两个髻角,这里代指童年。道:指圣贤之道和做人的道理。头发都白了,还一事无成,注意这里绝对不只是悲伤叹老的感慨,更是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急切。看下文第四小节: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四十岁了不出名,这不可怕。“脂”、“策”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给车加上油,这个油不是柴油、汽油,是一种个润滑油,快马加鞭。即使道路遥远艰辛,我也毫不畏惧。可见他建功立业的决心是很大的,信心也是很强的。刘裕打入建康后,狐狸尾巴很快露出来了,剪除异己,滥杀无辜。陶渊明十分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一诗中写道:“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再次辞职。
义熙元年(405年)到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这是他第四次做官。不久又辞职了。
当彭泽令,这是他第五次做官。到任八十一天,督邮来视察,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写了这篇《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

(三)哪些因素促使他最终选择隐居乡里?
他曾经六求官,五次做官。说明官场对他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最后一次辞职,主要原因也不是他很清高,而是他觉得“督邮”官职太小,看不起。
一、政治险恶:真风告逝,大伪斯兴。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既然世俗世道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这个世道到底怎样呢?当时,军阀和皇室之间、军阀之间相互攻杀,军阀个个心怀鬼胎,在这种背景下,文人投靠哪一方都未必是为国效力,甚至遭杀身之祸。桓玄簒晋失败,与桓玄有关系的都被株连治罪,陶渊明也受到讥讽,《晋书》称他“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陶渊明看透了政治的险恶,说:“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及逃禄而归耕。”在《感士不遇赋》中他认为这个社会中“真风告逝,大伪斯兴”,“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二、家族悲剧:荣耀和痛苦的的反差。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发展的顶峰,可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族单凭血缘就混个高级干部,有的连马叫,以为是老虎,却做了南京市长(建康令),当然无法打仗。八王之乱引起江南动荡,陶侃因战功卓著而升为太尉、都督七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凭个人努力爬上了东晋王朝的金字塔顶。但草根的出身仍受王谢等大族的歧视。
举个例子,石头城事变发生,朝廷被打散了。温峤和庾亮两个大官屁滚尿流地投奔陶侃。陶侃因怀疑庾亮在晋明帝面前说过自己坏话,怀恨在心,气愤地说:“苏峻作乱都是由庾家的人挑起的,就是杀了庾家兄弟,也不足以谢罪天下。”庾亮在船后听了吓得体若筛糠,不敢去见陶侃。温峤说:“那溪狗我很了解,你只管去见他,一定不会出什么事的。”果然,陶侃一见庾亮就没了脾气,对庾亮的爱慕和推重一下子达到了顶点,畅谈欢宴了一天。这里温峤骂陶侃为溪狗,这是对江西人的蔑称。在门阀贵族垄断着的官场中,他的确是个异类,长得还和汉族不一样,不得不对这些愚蠢、但出身高贵的人毕恭毕敬。
还有一个故事,王家一个子弟叫王胡之日子过得比较穷,陶侃的儿子陶范想巴结一下,给他送去一船米。王胡之不但不要,还挖苦道:“我要是饿了,到谢家要米也就罢了。哪轮的上这姓陶的奴才送米!”这种狗咬吕洞宾的做法还得到舆论的表扬,被《世说新语》收在《方正》一条里,可见门第观念之深。
陶侃死后,庾亮作为皇帝的舅舅,罗织罪名对陶氏家族百般陷害。陶侃有十七个儿子,除了战死或早死之外,多“非正常死亡”了。陶氏后代也很少手握兵权的,大都选择了读书和做隐士。
侃之孙陶淡与其侄陶烜(侃之曾孙)既痛国仇,又伤家难,隐居在临湘山,做了道士沈青川,相传叔侄两人尸解成仙(道教称死后肉躯不朽,遗体如生)。乡民以为奇异,感激他们做了很多好事,自发建庙,迄今1500年,祭祀不断、香火绵延。
基于这样的家族背景,陶渊明对政治的险恶,从小就有体会,厌恶政治,选择归隐,未尝不是一个明哲保身的选择。
三、性格原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艾雨乔。羁身恋归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最大的特点是“质性自然”,“任真自得” 渊明这种不修边幅,不着行迹,一任内心的情感,被沈约目之为“真率”。颜延之《陶征士诔》说他“物尚孤生,人固介立”,也就是说他具有正直守志、独立世表、孤高不群的个性品质。他自称“性刚才拙,与物多舛”,性格决定命运,无法再尔虞我诈的官场中生存。
四、儒道、佛家的影响。
中国有影响力的思想主要有三种:儒家入世,道家出世,佛家是超世。儒家讲究生前最大限度的服务社会,立德、立功、立言gap加盟,所以很多人叫“三立”,马三立的意思不是马三条腿立着,而是要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道家认为不管生前活动的价值的差异有多大,都无法改变生命同归于消灭这一结局,所以关键是能够延长寿命;佛家讲究修炼和解脱,追求彼岸的幸福。陶渊明思想主要是儒家积极的一面。诗文中引用的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他信守的儒家准则主要是一片仁心和安贫乐道。鲁迅先生说:“他对于世事并没有忘却和冷淡。”“君子固穷”这句话不仅给了孔乙己这个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以人格尊严,给了陶渊明很大的自制力量。“固穷”包含着不畏贫穷,在贫困中能坚持操守,安于贫穷等含意。“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他所谓“道”,偏重于个性的品德节操方面。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等安贫乐道的贫士,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受世俗玷污。并以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为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卧床不起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既然“箪瓢屡空”饥肠辘辘的贫穷他都能接受,还有什么能阻止他的“任真”呢?安于贫穷的思想帮助他从世俗的情结中摆脱出来,走向心灵的宁静:既然不能兼济天下,就安安静静地独善其身。
帮助他摆脱世俗情结纠缠的,还有佛家思想。一念心寂,万境皆虚,一切世间种种相谭佳薪,既然虚幻不实,那么不如意的烦恼也就自行消解。陶渊明的诗文中与佛家暗合的是有的。例如: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五首之四)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饮酒》第八)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中的《神释》)
这些都是一切法竟空,世间一切皆如幻如梦如镜中像水中月,原为幻象本非实有的佛家思想的表现。但是他从现实人生中寻找乐趣,不相信来世,这都与佛教迥异。
道家思想对陶渊明也有影响,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一直保持着陶家世传的天师道信仰。诗文中有77处用了《老子》、《庄子》的典故,同时魏晋玄学对其也有影响。但是他并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际的人。
朱光潜说:“渊明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却不是一个拘守系统的思想家和宗教信徒。”他其实是撷取各家思想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四)陶渊明归隐之后生活怎样?
陶渊明辞官归里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园菊圃始建于渊明前妻陈氏逝世之后杭允贤。渊明的前妻陈氏,温柔贤淑,面貌姣美,与渊明结婚六年,育有四子(其中有一对双胞胎),陈氏去世之后,陶渊明在悲痛中一篇《闲情赋》,这是我读到的最肉麻的古代情诗,其中这样写道: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我想化作你衣服的领子,围绕在你芳香的脖项 ,又害怕夜晚得离开你 ,秋天的夜是多么漫长 。我想化作一条丝带,束在你细柔的腰间, 又害怕天气冷热变化 ,你常把服装更换。 我想化作你鬓边的秀发 ,紧贴在你鬓角耳边, 又害怕你要经常洗浴, 无情的热水把我苦煎。 我想化作你描眉的色彩,随你的目光而展转 ,又害怕粉黛正艳的时候 ,你忽然想另行易颜。 我想化作你床上的竹席 ,供你娇体安卧上面 又害怕冬天被皮褥代替 ,要想见得等整整一年 我想化作你脚上的绣鞋 ,裹着你的脚儿旋转,又害怕你休息的时候 ,空把我丢在床边。从妻子的打扮上,也可以看出他生活不错。
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喝醉了想睡觉,你可以离开了!可以看出他的率性。义熙四年,一场大火将给家庭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生活每况日下。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借钱度日。
他的老朋友颜延之送给他两万钱,他倒是想得开,全部寄存到酒店,供每次喝酒用。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临死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其中有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忘却世事,心甘情愿的隐居的隐士呢?

二、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遮遮掩掩地自我歌颂
古代的隐士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世隔绝,不想让别人知道;一种是假隐士,想让别人知道,沽名钓誉罗布桑珠,待价而沽,意在做更大的官。陶渊明却是个另类:他后来的确不想做官,却“结庐在人境”,而且特别想让当代人及后代人了解自己。
陶渊明“颇示己志”的表现自我的愿望,使他的诗歌创造了一种自传体模式,他很少冷静的客观描摹外界景观、历史事件,不管是虚构故事还是歌颂古人,其用意都是披露自我,并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性威力触动了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先看虚构:《桃花源记》开头——一个对当地环境非常熟悉的渔人,漫无目的地划着船,进入人间仙境桃花林,通过狭窄的小口,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陶渊明用一种艳羡的笔调描绘这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热情好客,王朝的兴衰更迭丝毫不会惊扰他们平静的生活,真是一块理想的“乐土”。在《诗经》时代,人民不满于“硕鼠”的盘剥,只能哀告它“无食我黍”,期待能“适彼乐国”。可是王道乐土究竟是怎样的一幅蓝图,没有提,直到陶渊明才加以描绘。文学的虚构性,使得语言能够超越不完美的现实,以富有人文关怀的心灵构造一个美好图景,给充满缺憾的人生以安慰。“桃花源”代表了陶渊明的理想和追求,它不可能存在于的污浊的乱世中的,“渔人”的偶然发现彼得沃克,稍纵即逝,“遂迷,不复得路”,但屈服于现实,放弃理想的追求,则是人生更大的悲哀,陶渊明以“遂无问津者”作结,看似平淡,细味之则无限凄凉和绝望:连追求这种理想的人都没有了。
于是他在《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中构造了一个文学中的理想世界,这个乌托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他本人退隐生活中那较为光明的一面,那里: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
再看《归园田居》中写自己的生活。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隐居的田园和虚构桃花源是多么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桃花源免收农业税。现在很多地方为了当地旅游事业,都大肆宣传,本地就是桃花源的原型,其实,原型只存在于作者的心中,那里的淳朴民众就是梦中的自己。《桃花源诗》结尾:“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契,就是志趣相投的人。告诉读者:他的《桃花源诗》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寻找志同道合的友伴,那些生活在理想国中的与世无争的人们就是自己的化身。
《拟古》诗第五首,陶渊明又编了一个故事,叙述他与一奇男子相遇的经过: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簷端。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愿留就君王婉珈住,从令至岁寒。
诗中的这位主人公,尤其是他在贫穷面前保持快乐的性格,诗人自我的写照。诗中的我和那位“士”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友谊,那个人不说话,拿出琴来给我弹奏,之后诗人坚决表态:“愿留就君住,从此至岁寒。”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弹琴,琴声能够传达自己的情感志趣,所以有司马相如琴挑文君,有伯牙有摔琴谢知音,这位“士”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他相信他的音乐必将得到对方的欣赏,因此他完全依靠琴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我”听了他的琴声,就愿意留在这里,不走了,说明什么?我们是知音,志同道合。第二,我和这么一个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那么其实就是宣称我是这样一个人,那么诗中叙述者字字都在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五柳先生传》里,他站在历史学家的高度,用庄严的语调,摹拟《史记》的笔法写道: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我们发现,文中的匿名传主很熟悉,陶渊明的核心人格正是通过看起来是别人的传记而实际上是蒙着面纱的作者自传这样一种方式被表现出来。在结尾,诗人摹仿司马迁,客观冷静的评价他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yú)?
陶渊明同时代的读者看出这是他遮遮掩掩的自赞,直截了当地说他:“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陶渊明善用托物言志,将自己投射到自然物,然后再歌颂这个自然物。如《饮酒》第四首: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栖栖”语出《论语》“丘何以栖栖者与”,是一种徘徊往复追寻的样子。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就是他精神的一种姿态,孤独而超脱。当它看到“孤生松”的时候,他找到了目的地,收翅膀落下,因为松树坚强有气节,愿意将它作为脱身之处,这里再次可以看出托物言志的手法。
陶渊明不懈地寻找知己,在虚构的世界中寻找,在人格化的自然中寻找,还回到历史中去寻找,古代留下姓名的人很多,那么他赞美哪些人就证明他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诗中有《咏二疏》、《咏三良》、《咏荆柯》、《咏贫士》、《拟古》等等。“咏史诗”作为诗歌题材中的一大类,首先是左思,就是因创作《三都赋》而引起“洛阳纸贵”的左思,将其变得流行起来的。然而,在陶渊明手里,咏史诗获得了新的意义和构思——左思《咏史》里面的消极牢骚,在陶渊明诗中荡然无存。尽管陶渊明心中有一种孤独感,但他还是在诗中去自由地寻找自己的理想。这种自我实现的幻想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对历史中寻找“知音”的自信。陶渊明是有理想的人,在《杂诗》中写道“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也就是说,他忧郁的原因是时光虚度,而壮志未酬,那么他的壮志是什么呢?另一首诗中写道:“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奋翅高飞的猛志,是对青年所特有的英雄抱负的一种比喻,到底游多么远呢?“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游历边疆,不是寻常的冒险,更是立志驰骋疆场,为国扬威的表现。可见陶渊明仰慕英雄志士,既包括伯夷叔齐那样宁死不屈的忠义,也包括荆轲千里刺秦王的侠义:
饥食首阳薇彭雪茹,渴饮易水流。
但是,这种理想却半途而止:
不见相知人,唯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因为太子丹的相知,所以荆轲远走秦国,送别时满座衣冠犹胜雪,这是何等的悲壮!如果上天肯给陶渊明一个机会,他何尝不想有所作为?
中国自古不乏能人志士,只是无圣主,乏明时。当权者埋怨智者不尽其谋,勇者不竭其力,仁者不播其惠,信者不效其忠。林俊峰有才之士却是“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更无人”,一生混迹江湖,老死蓬蒿。
尽管这样,人生若得一知己,也能死而无憾。子期死后,伯牙碎琴相谢。惠施死后,庄子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而陶潜在当时就是缺少这样的知音,陶渊明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给人以勇气和力量,是一切高尚行为的基础。他对实践“士为知己者死”这一信条的人大加赞赏,荆轲之所以愿意执行刺秦王的重任,完全因为燕太子丹是他的知音,认同他、欣赏他,陶渊明甚至情不自禁地用荆轲的口吻写到: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只要立德、立功、立言,这种道德、功绩、言论流传下来,就可以弥补人不能永生的遗憾,这种观念,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献身,司马迁忍辱著《史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都与这种思想有关。“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都可以看出这种思想:功勋可以超越时间和死亡,具有永恒价值。
陶渊明没有机会立功扬名,只能借助诗歌来“不朽”,让后世理解他,他写道:
岁云夕矣,慨然咏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
他注意到凡是身后万古流芳的人,生前都遭受这样那样的坎坷。为了实现不朽,不在世上妄活一遭,就必须以一种坚韧自制的勇气面对贫穷潦倒的生活。他这样描写自己饥寒交迫的生活:“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忍受这种冻饿之苦的精神动力何在?他写道:“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陶渊明的很多诗歌都试图宣布这种自我认知——归隐是他的慎重选择:宁可农耕受穷,也不在精神上妥协。他为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为最大的快乐。在其《饮酒》第九首中,他用自信而幽默的口气为此辩护: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星际神农,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陶渊明少年是“猛志逸四覃美金海”,只是万事不由人,在人世的潮水起伏跌落之中,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而有志不获骋,纵然心比天高又如何?前途还是是一片茫茫,烟雾深锁,不知止泊之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十分推崇李后主,曾称其为“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是说他的词性情极真。苏轼也说陶渊明“贵其真也!”但是这和陶潜的真并不一样。佛家分三境:第一境,看山是山,看水看水;第二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境就如同一面镜子,李煜就是那个镜子前的孩子,纤尘不染,丝毫不掩饰。
大多数的人都是行走在第二境中,山水春秋皆着我色,眼底风花,笔底流年,充满着挣扎,记录下生命行走的曲折轨迹,只是道路不同,那么风景也不会如一。
陶渊明则是在第三境中,如同阳光的融会贯通。他有过最本质的纯,有过激烈挣扎时的痛苦彷徨,最后又回归了到了本真,只是曾经沧海过,面对风雨就可以坦然通达,不会迷失。他是真正找到了一个津渡,一个可以渡却烦恼挫折的津渡,能够宠辱不惊,淡泊从容。
别林斯基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是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生长自社会和历史的深处,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陶渊明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只写了个人的理想和痛苦,而是因为他写出了在那个桓玄政变、刘裕簒晋的相互残杀的时代,在农民备受剥削压迫的时期,他宁愿选择肉体的痛苦,也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并且为历代不得志的仁人志士提供了一种生存方式。陶渊明文章的功能,简直可当道德教科书:
常谓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袪,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爵禄可辞。(见《昭明太子集》卷五)
按照昭明太子的说法,政府应该给每个公务员订一套《陶渊明集》,来配合反腐倡廉呀!

三、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的诗歌特色
“自然”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和诗歌的总体风格,陶渊明的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记录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渗透到读者心中。
情景交融、富有哲理。陶渊明不是刻意的铺陈,也不在乎描写是否细腻逼真,只是写出他心中的一片天地,表现对人生对宇宙的哲思。例如我们熟悉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这里不只是表现自己的超脱世俗,更揭示了一个普遍真理:内因决定决定作用。人是无法脱离现实世界的,而人的精神却可以超越现实的名缰利锁,趋于恬淡虚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田园生活优雅闲适的绝妙写照,黄昏时分,诗人在稀疏的篱笆下,正采摘着菊花,自赏自得之际,偶然一抬头,南山的秀色飘入眼帘。一个“见”字表现了诗人超然悠闲的心情。作者对宇宙人生的之理、对自然之趣的感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我这超然的人才能领会到。
这种言浅意深,富有启示性,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句子在陶诗中是很多的。如“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陶渊明体”的最大特色就是“省净”,即没有多余的修饰,摆脱了一切的矫揉造作,是屹立于天壤古今之间真实的人格世界的展示。而这个“真”其实并不单一,作品中状溢眼前的“辞”和意在言外的“兴”能够和婉惬当的融合为一,在平淡的表象下有着深刻的蕴涵,即苏轼所说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所谓“质”就是平淡、不华丽。所谓“绮”、“腴”就是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平淡主要表现在选材和手法上,陶渊明诗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柴门。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惊人的情节、绚丽的画面,手法上主要是白描,句子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夸张的手法。
然而平淡中见绚丽。例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诗人对天时、物理观察的准确细致,捕捉住禾苗在风中返青孕芽的色彩、情态。远来的和风吹掠过平旷的田畴,一片新绿的禾苗在风中飘拂起舞。画面色彩淡雅、自然和谐,静中见动,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人说:“‘交’字妙。‘亦’字亦活,传神在此二字。”(《陶诗汇评》卷三)这个“交”有相交、接触、交会、送交等各种意思,从不同的意思理解,就有了不同的趣味。如理解成相交,那么可以传神的写出春风的绵长、舒缓、柔软,是直的,不是打着旋的,它们从远方一阵阵吹来,毫不间断,同时,只有在广阔无际的平原上才能产生“风与田”相交的效果,因此这个“平畴”也很准确传神;如果把“交”字理解成“送交”也就是交作业的交,那就更妙了!美丽的大自然给广袤平坦的农田送来了清风,大自然也是有情有意的了。“亦”则赋予禾苗以人格,同时暗示了我陶渊明“怀新”想念新的一年了,这些长势很好的禾苗也和我有同样的思想感情呀!这么一写所写之景与诗人之情就水乳交融了,劳动的喜悦、丰收的希望都自然的表现出来了。苏东坡特别喜欢这两句诗,他说:不是真正的庄稼人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鄢颇怎么读,也不能领略这句子的妙处的。据元代陈秀明《东坡诗话录》记载,苏东坡一天,闲坐,忽然命令随从,取笔墨纸砚来,写这两句话“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分别用楷书、行书、草书写,一共写了七八张,不停地叫:“好!好!好!”
一条涧、一只鸡、一根荆条,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以显示他对邻人的亲切,以及农村淳朴的风俗。另外,陶渊明的诗不是不锤炼,只是不露痕迹,有不少警句,例如“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等等。

四、千秋万世名 寂寞身后事
——陶渊明的生前身后
陶渊明无疑是文学史上第一流的诗人,但在当时和死后的几百年中,他基本上不以诗人著称,许多文学批评家对陶渊明竟只字未提。批评他的人说是他的诗“质直”、“田家语”,也就是“农村话”。
当时流行什么?玄言诗。这类诗歌不是感情的,而是哲理的。例如王羲之的朋友孙绰有一首诗:
仰观大造,俯览时物。机过患生,吉凶相拂。智以利昏,识由情屈。野有寒枯,朝有炎郁。失则震惊,得必充诎。
这诗宣讲阴阳、吉凶之间的必然交替。根本就是在算卦,没有什么情韵可言。
稍后又兴起了唯美主义浪潮,偏爱华丽风格。但是他特立独行,在他的诗歌里,日常口语般的表达每每叙述脉络:“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但是,六百年后,一个文坛大腕的极力称赞,一夜成名。他是谁呢?苏轼!
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南宋诗人辛弃疾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与陶诗陶文有关的达60首。例如他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陆游对陶也是极为心仪,赞誉不已:“陶谢文章造化侔,诗成能使鬼神愁。?”(《读陶渊明诗》)朱熹把渊明视为高士忠臣:“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题霜杰集》)。
而清代更出现了“陶渊明热”,谭嗣同说:“陶慷慨悲歌之士也,非无意于世,世人唯以冲澹目之,失远矣。”梁启超和王国维是研究陶渊明颇有建树的。“五四”运动后的的鲁迅、朱自清、朱光潜等人也都对陶渊明的研究倾注过心血,这里就不再细述。鲁迅先生曾说过,“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凡是伟大的人物在开始必然遭受一定程度的阻遏和冷遇,经历一番折磨与煎熬,即便不像陶渊明那样几百年后才能得到补偿。同时可以看出,陶渊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失意时,教人转化悲哀,珍爱生命,坦然洒脱的面对人生;成功时,让人不为外物所牵,坚守一方心灵的净土。
参考书目
《世说新语译注》,[南]刘义庆撰,张万起、刘恕慈译注1998年中华书局出版。
《陶渊明集》[晋]陶渊明撰,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美]田晓菲著,中华书局2007年版。
《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美]孙康宜著、钟振振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鉴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管雄著南京大学1998年版。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