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是什么意思点赞伟大成就 我看身边变化-石油金秋
点赞伟大成就 我看身边变化-石油金秋
四世同堂话住房
前些日子,重孙女过生日邓自宇,全家在饭店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番。我这个太爷爷木块华容道,望着这四世同堂的七口之家,幸福满满痛快天空。儿子有大房子住,孙子有大房子住,我和老伴也有大房子住。此情此景,让我不禁回忆起有关住房的往事。
一住“母子间”。我和老伴都是吉林石化退休职工。我们1960年入厂崔东俊,1968年结婚。那时,工厂把单身宿舍改为“母子间”。每个“母子间”14平方米,要住两户人家。整个房间一分为二,中间由草垫、纸壳等隔离开来,根本谈不上隔音。所以,大人小孩的所有活动毫无隐私可言,真是尴尬极了。
二住筒子楼。1973年,我们搬进一间仅有8平方米的小屋,可好歹是个窝,没人干扰。这个筒子楼实际上是消防队宿舍改建的,正好72间。我们对外戏称自己是“72家房客”。房是对面房,门是对面门,中间的大走廊实际就是大家的公用厨房血王的疯妃。煤油炉、碗架柜以及杂七杂八的炊具,从走廊这头一直摆到另一头。晚上做饭的钟点,那是家家点火、户户冒烟。铲子的翻搅声、邻里之间的谈笑声、夫妻的吵架声、收音机的喇叭声、小孩子的哭闹声武御九天,真是要多热闹有多热闹,活像一个大市场。当时,我不怕生活有多么艰难,就怕家里来人没地住。有一次,家里来亲戚,我在车间更衣室硬是对付了好几宿。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三住老式楼。1976年,我终于分到一间旧房。别看仅仅10平方米,可它是正经的家属楼,有煤气、暖气、上下水;厨房、厕所是两家共用的。最主要的是张静章,我可以领到户口本了,孩子可以上学了。这可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记得领到正式户口本那天,我甭提多高兴了,赶忙写信给家人报告:我顶门立户了。
四住独门独户楼。1980年,我分到一间13平方米的新楼房,独门独户,自家拥有一个厨房。我们一家4口住着还可以,可岳母一家搬到我家并长期居住,使本来拥挤的空间更加拥挤了。我是这样安排的:岳母一家三口睡双人床,我和妻子睡单人床下铺,两个儿子睡单人床上铺日耳曼英雄。我和妻子长得都胖,睡一张单人床,翻身都困难。妻子笑称这叫“挤香油”。大人还好办,张夏珍难的是两个儿子睡觉不老实,有掉下床的危险。没有办法,每晚睡前我都要把上铺的四周用绳子加上几道“保险”。有一次半夜三更,大儿子从上铺掉了下来,痛得嗷嗷哭。妻子心疼儿子,也跟着抹眼泪aki月轮。我劝道:“早晚有一天,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
七住花园楼。从1984年到1998年,我先后住过50平方米、81平方米的房子。反正房子越住越大、越来越宽敞明亮,真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的住房梦在2007年终于实现了。我买了一套三室两厅114平方米的大房子。这是我过去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家里人口少了,房子却越住越大。我最满意的是有了自己的书房gl是什么意思,有了专心写作和上网的空间。
我在参加工作40多年后才有能力买起商品房,儿子是在工作20多年后买的,孙子则是在参加工作3年后,由全家资助买的。当聊起各自的住房经历,我们祖孙三人哈哈大笑。儿子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孙子说:“我们赶上好时候了。”我说:“时代在发展,生活大改善。啥也别说了,偷着乐吧。”
杜春鹗(吉林石化))
时代的回声 令人难忘
我这个人记性不太好,有些事主要靠笔记。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经典金句,就像一条生命的录像带,啥时想起来都那么清晰了然。这些“金句”深入人心、催人奋进,而且为我的人生留下许多难忘的故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这引发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提供了思想先导。我在当年入了党,逐步走向不同的干部岗位。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1984年传遍中华大地的一句在当时最能体现改革开放精神的口号。我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快准精”,年底被调任公司团委书记。
“理解万岁。”这是1986年一篇演讲稿中的一句话。它表达出一种对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渴望,以及对多种选择的宽容,更激励当代青年走向成熟。当年,我步入补习课堂,用一年时间补完了初中和高中课程,勇敢地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结果考进了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
“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讲了这句话,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公共汽车公司正是随着油田的发展而发展。当年秋季,我被任命为基层的一个分公司经理,带领1000多名员工为石油人的出行服务白云叶山。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上世纪90年代初鉴宝术士,粮票、布票、油票等多种票证退出历史舞台。我家配齐了新的三大件,即冰箱、彩电、洗衣机,从而改变了我的生活质量。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我自己肯定不是那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对生活水平的提升感受颇深。退休后,我住进了有电梯的楼房,出入方便;买了一辆代步轿车,出行快捷,生活毫无后顾之忧。
我有幸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自己的每一个成长进步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恩泽。我相信,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老人,一定是厚重、丰富、幸福的老人。
史维民(大庆油田)
媒体的变革 令人惊叹
“上了,上了!我们的新闻上头条了!好快,昨天下午才拍照,今天上午就登了!”班长刘春榕一阵风一样跑进办公室,举着手机欢呼着。原来王笑菲,我们昨天下午采写的新闻上了油气矿网页。
作为一名70后的企业新闻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新闻报道向新媒体报道的华丽转型。当今媒体,从新闻信息的采集方式、传递速度、传播途径、技术手段到舆情影响力等,均发生了重大改变,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上世纪70年代,一部分人从报纸上了解新闻僵尸奇兵,大多数老百姓则是通过广播、收音机了解国家大事。犹记得儿时,悬挂在炼油厂广场上的大喇叭总会在上下班的时候准时响起。各种新闻播报以及催人奋进的歌曲蛇蝎庶女,给欣欣然的晨曦或落日熔金的黄昏镀上一层柔和的光环。
到80年代初期,电视开始普及。人们喜欢通过《新闻联播》关注国内外大事迷糊软网社。也就在那个时候,我的父亲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从小就有一个文学梦的我,有时候会在爸爸的鼓励下与他一起投稿。那时候,投稿只能通过邮寄,通常一封稿件寄出去了,就是漫长的等待。普通稿件倒也无妨,可对于新闻来说,这个“慢”字可是一大忌。
记得有一次,爸爸到油田现场采访,采访了一天,回来赶稿,写了改、改了写,这样大概花了3天;写好邮寄到报社,差不多三五天;编辑出来登到报纸上,又差不多花了一个星期。这就大半个月下来了。新闻也变成“旧闻”了。想想也不足为奇,父亲采写新闻的那个年代,新闻主要通过图文、音像等形式传播,时间少则两三天,多则几个月,而且还会受到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根本“快”不起来。
21世纪的今天,作为一名新闻人的我,只需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投稿。远在北京的《中国石油报》、成都的《四川石油报》有可能第二天就会让新闻见报。新媒体时代,新闻甚至可以在1个小时内即发即用。一篇好的新闻,一天的阅读量可以成千上万。怎一个“快”字了得!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以图像、视频为主的融合新闻报道成为主体。新闻传播及时、信息海量,还具有互动性、个性化等优势。尤其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公众可以直接通过现场网友上传的第一手图片、视频,了解事发地的有关情况,形成“人人是记者”的新态势。甚至,为迎合年轻人的信息消费习惯,新闻人开始用生动、风趣、活泼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新闻。
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是科技发展的成果体现,而且是改革开放创造的一个传奇。
杜萍(西南油气田)
寻常百姓家也出了留学生
留学,曾经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在我的印象中,普通百姓家只能望其项背,根本无力触及。可是近十年来,兰州石化公司有很多家庭都把孩子送出国读本科、读研究生。我家也实现零的突破——家族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留学海外的硕士研究生。在此之前,我们家祖宗三代没出过大学生。
我得感恩兰州石化公司狂龙一声笑。我结婚生子以后,收入一直很稳定。这样,我们就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学各种特长。在每年暑假,我们还能带孩子出去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开阔孩子的视野。
这个时期,在浙江当医生的四奶奶对孩子的影响尤其深刻。她一根银针享誉美国,为很多病人解除了痛苦,获得了国际特色医疗奖。孩子对她特别仰慕。同时,远在美国的叔叔经常打来电话,说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争取出国学医。当时,我们只是听听,没有心动,也没有实际行动。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经济情况不允许。
孩子比较争气秋波媚媚,一直很努力,考上了国内一所大学。到了大三,我们一家慎重讨论了一次将来的择业问题、去向问题。最后野蛮控卫,我和老婆商量,如果孩子愿意,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她出国留学。
表态以后,那一年的假期,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都市灵医王,整天都在家学习。终于,她顺利被加拿大一所知名大学录取了。而我们也没有砸锅卖铁,就将她送出了国门,实现了寻常百姓家也出留学生的梦想。
这一切,都归功于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生活不良龙王。
马勤(兰州石化)
四世同堂话住房
前些日子,重孙女过生日邓自宇,全家在饭店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番。我这个太爷爷木块华容道,望着这四世同堂的七口之家,幸福满满痛快天空。儿子有大房子住,孙子有大房子住,我和老伴也有大房子住。此情此景,让我不禁回忆起有关住房的往事。
一住“母子间”。我和老伴都是吉林石化退休职工。我们1960年入厂崔东俊,1968年结婚。那时,工厂把单身宿舍改为“母子间”。每个“母子间”14平方米,要住两户人家。整个房间一分为二,中间由草垫、纸壳等隔离开来,根本谈不上隔音。所以,大人小孩的所有活动毫无隐私可言,真是尴尬极了。
二住筒子楼。1973年,我们搬进一间仅有8平方米的小屋,可好歹是个窝,没人干扰。这个筒子楼实际上是消防队宿舍改建的,正好72间。我们对外戏称自己是“72家房客”。房是对面房,门是对面门,中间的大走廊实际就是大家的公用厨房血王的疯妃。煤油炉、碗架柜以及杂七杂八的炊具,从走廊这头一直摆到另一头。晚上做饭的钟点,那是家家点火、户户冒烟。铲子的翻搅声、邻里之间的谈笑声、夫妻的吵架声、收音机的喇叭声、小孩子的哭闹声武御九天,真是要多热闹有多热闹,活像一个大市场。当时,我不怕生活有多么艰难,就怕家里来人没地住。有一次,家里来亲戚,我在车间更衣室硬是对付了好几宿。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三住老式楼。1976年,我终于分到一间旧房。别看仅仅10平方米,可它是正经的家属楼,有煤气、暖气、上下水;厨房、厕所是两家共用的。最主要的是张静章,我可以领到户口本了,孩子可以上学了。这可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记得领到正式户口本那天,我甭提多高兴了,赶忙写信给家人报告:我顶门立户了。
四住独门独户楼。1980年,我分到一间13平方米的新楼房,独门独户,自家拥有一个厨房。我们一家4口住着还可以,可岳母一家搬到我家并长期居住,使本来拥挤的空间更加拥挤了。我是这样安排的:岳母一家三口睡双人床,我和妻子睡单人床下铺,两个儿子睡单人床上铺日耳曼英雄。我和妻子长得都胖,睡一张单人床,翻身都困难。妻子笑称这叫“挤香油”。大人还好办,张夏珍难的是两个儿子睡觉不老实,有掉下床的危险。没有办法,每晚睡前我都要把上铺的四周用绳子加上几道“保险”。有一次半夜三更,大儿子从上铺掉了下来,痛得嗷嗷哭。妻子心疼儿子,也跟着抹眼泪aki月轮。我劝道:“早晚有一天,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
七住花园楼。从1984年到1998年,我先后住过50平方米、81平方米的房子。反正房子越住越大、越来越宽敞明亮,真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的住房梦在2007年终于实现了。我买了一套三室两厅114平方米的大房子。这是我过去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家里人口少了,房子却越住越大。我最满意的是有了自己的书房gl是什么意思,有了专心写作和上网的空间。
我在参加工作40多年后才有能力买起商品房,儿子是在工作20多年后买的,孙子则是在参加工作3年后,由全家资助买的。当聊起各自的住房经历,我们祖孙三人哈哈大笑。儿子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孙子说:“我们赶上好时候了。”我说:“时代在发展,生活大改善。啥也别说了,偷着乐吧。”
杜春鹗(吉林石化))
时代的回声 令人难忘
我这个人记性不太好,有些事主要靠笔记。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经典金句,就像一条生命的录像带,啥时想起来都那么清晰了然。这些“金句”深入人心、催人奋进,而且为我的人生留下许多难忘的故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这引发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提供了思想先导。我在当年入了党,逐步走向不同的干部岗位。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1984年传遍中华大地的一句在当时最能体现改革开放精神的口号。我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快准精”,年底被调任公司团委书记。
“理解万岁。”这是1986年一篇演讲稿中的一句话。它表达出一种对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渴望,以及对多种选择的宽容,更激励当代青年走向成熟。当年,我步入补习课堂,用一年时间补完了初中和高中课程,勇敢地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结果考进了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
“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讲了这句话,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公共汽车公司正是随着油田的发展而发展。当年秋季,我被任命为基层的一个分公司经理,带领1000多名员工为石油人的出行服务白云叶山。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上世纪90年代初鉴宝术士,粮票、布票、油票等多种票证退出历史舞台。我家配齐了新的三大件,即冰箱、彩电、洗衣机,从而改变了我的生活质量。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我自己肯定不是那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对生活水平的提升感受颇深。退休后,我住进了有电梯的楼房,出入方便;买了一辆代步轿车,出行快捷,生活毫无后顾之忧。
我有幸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自己的每一个成长进步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恩泽。我相信,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老人,一定是厚重、丰富、幸福的老人。
史维民(大庆油田)
媒体的变革 令人惊叹
“上了,上了!我们的新闻上头条了!好快,昨天下午才拍照,今天上午就登了!”班长刘春榕一阵风一样跑进办公室,举着手机欢呼着。原来王笑菲,我们昨天下午采写的新闻上了油气矿网页。
作为一名70后的企业新闻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新闻报道向新媒体报道的华丽转型。当今媒体,从新闻信息的采集方式、传递速度、传播途径、技术手段到舆情影响力等,均发生了重大改变,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上世纪70年代,一部分人从报纸上了解新闻僵尸奇兵,大多数老百姓则是通过广播、收音机了解国家大事。犹记得儿时,悬挂在炼油厂广场上的大喇叭总会在上下班的时候准时响起。各种新闻播报以及催人奋进的歌曲蛇蝎庶女,给欣欣然的晨曦或落日熔金的黄昏镀上一层柔和的光环。
到80年代初期,电视开始普及。人们喜欢通过《新闻联播》关注国内外大事迷糊软网社。也就在那个时候,我的父亲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从小就有一个文学梦的我,有时候会在爸爸的鼓励下与他一起投稿。那时候,投稿只能通过邮寄,通常一封稿件寄出去了,就是漫长的等待。普通稿件倒也无妨,可对于新闻来说,这个“慢”字可是一大忌。
记得有一次,爸爸到油田现场采访,采访了一天,回来赶稿,写了改、改了写,这样大概花了3天;写好邮寄到报社,差不多三五天;编辑出来登到报纸上,又差不多花了一个星期。这就大半个月下来了。新闻也变成“旧闻”了。想想也不足为奇,父亲采写新闻的那个年代,新闻主要通过图文、音像等形式传播,时间少则两三天,多则几个月,而且还会受到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根本“快”不起来。
21世纪的今天,作为一名新闻人的我,只需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投稿。远在北京的《中国石油报》、成都的《四川石油报》有可能第二天就会让新闻见报。新媒体时代,新闻甚至可以在1个小时内即发即用。一篇好的新闻,一天的阅读量可以成千上万。怎一个“快”字了得!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以图像、视频为主的融合新闻报道成为主体。新闻传播及时、信息海量,还具有互动性、个性化等优势。尤其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公众可以直接通过现场网友上传的第一手图片、视频,了解事发地的有关情况,形成“人人是记者”的新态势。甚至,为迎合年轻人的信息消费习惯,新闻人开始用生动、风趣、活泼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新闻。
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是科技发展的成果体现,而且是改革开放创造的一个传奇。
杜萍(西南油气田)
寻常百姓家也出了留学生
留学,曾经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在我的印象中,普通百姓家只能望其项背,根本无力触及。可是近十年来,兰州石化公司有很多家庭都把孩子送出国读本科、读研究生。我家也实现零的突破——家族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留学海外的硕士研究生。在此之前,我们家祖宗三代没出过大学生。
我得感恩兰州石化公司狂龙一声笑。我结婚生子以后,收入一直很稳定。这样,我们就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学各种特长。在每年暑假,我们还能带孩子出去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开阔孩子的视野。
这个时期,在浙江当医生的四奶奶对孩子的影响尤其深刻。她一根银针享誉美国,为很多病人解除了痛苦,获得了国际特色医疗奖。孩子对她特别仰慕。同时,远在美国的叔叔经常打来电话,说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争取出国学医。当时,我们只是听听,没有心动,也没有实际行动。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经济情况不允许。
孩子比较争气秋波媚媚,一直很努力,考上了国内一所大学。到了大三,我们一家慎重讨论了一次将来的择业问题、去向问题。最后野蛮控卫,我和老婆商量,如果孩子愿意,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她出国留学。
表态以后,那一年的假期,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都市灵医王,整天都在家学习。终于,她顺利被加拿大一所知名大学录取了。而我们也没有砸锅卖铁,就将她送出了国门,实现了寻常百姓家也出留学生的梦想。
这一切,都归功于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生活不良龙王。
马勤(兰州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