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8-03 08:54:33   全部文章   0/230

07073开服表民国那些事|茶山脚下将军谱-乡土宁海

民国那些事|茶山脚下将军谱-乡土宁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乡土宁海”

摄影/缪军 茶山日出
有这样一个地方
南宋丞相叶梦鼎
明朝大儒方孝孺
都出生在她的脚下
民国时期
她又哺育出了多名将军级人物
中将叶颂清
少将叶裳 、秦友庸
福将胡福相
------
钟灵毓秀、风流云集
这就是谜一样的茶山!
期待您来破解
东海之滨,浙东宁海县东北三十四里处,有盖苍山,因产茶而出名,又称茶山,北连象山港,南临三门湾。茶山迥出周围诸山之上,晴日登览,宁绍诸郡并在指间。茶山自古出名人,南有宋丞相叶梦鼎、朱元璋口称的“江南书布袋”王俊华,北有明大儒方孝孺,皆为国之重器。乃至民国,气节不断,才雄辈出。

叶颂清
叶颂清

先从叶颂清说起邴成刚。叶颂清生于清末,祖庠生赵奎贤,父贡生,书香门第,茶山脚下力洋人。清末外侮内乱,叶颂清目睹国运衰微,愤而投笔从戎,1902年入江南陆师学堂,只身离乡,赴南京习武,1906年毕业回浙服役。叶颂清的这个改变,为浙江的民国史添上了厚重的一笔。浙江从此少了一个书生,多了一个革命家。
叶颂清之贡献,有几件事情可见一斑。
第一件事情,叶颂清参加了秋瑾的光复会,1907年筹划浙江武装起义。后秋瑾被捕就义,起义失败。
第二件事情,1911年辛亥革命,杭州光复,时叶颂清驻宁波镇海任84标统带(团长),起而相应,使浙江革命很快成功。
第三件事情,叶颂清带领84标参加浙军援苏支队光复南京,光复南京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亦使得浙江在民国史上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第四件事情,1916年讨袁护法时,身为师长的叶颂清先是义救童保喧,后朱瑞被驱逐,叶颂清亦退隐,他又将第六师交给了童保喧。
叶颂清手握军权,纵横浙江,然而并不自恃。大家都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那时浙江就只有第六师一个师的军事编制,叶颂清是有实力做军阀而未做的那个人。他的激流勇退,可见正直。光复南京,功绩颇著,叶颂清授陆军少将衔。1912年叶颂清授陆军中将衔,任浙江第六师师长。叶颂清堪为中华民国开国少将!
叶颂清的另一功绩在于将浙江的军队交给了童保喧,保存了革命的火种。童保喧更不用细说了,宁海前童人凌海齐三磊,文武兼备之猛将,07073开服表世所共知之辛亥先驱,浙江都督,逝后追赠上将沈烈烈。自辛亥革命起,童保喧和叶颂清便是战友,童保喧光复杭州,叶颂清在宁波响应。光复南京更是同战壕共战斗。叶颂清之于童保喧,有提携义救之恩。
叶颂清身上的气节,和我宋朝叶梦鼎丞相何其相似。叶梦鼎,茶山东仓人,宋朝贾似道专权,叶梦鼎时任右丞相,国事日非,叶梦鼎“以孤忠抗大奸,支持危局”,年老后才辞官回家。而茶山脚下的方孝孺更是硬气。方孝孺贵为天下读书种子,燕王朱棣篡位,被灭十族,忠节奇儒。茶山集有此等灵气,故孕育出叶颂清这样的气节,实不足奇也。
遗憾的是,叶颂清早退,童保喧亦英年早逝。不过民国中后期茶山脚下又出了几位将军级人物,且或多或少与叶颂清、童保喧有关。前人骨气,隐约有后。

下份叶裳故居穿堂大门
叶 裳

力洋叶氏,叶颂清之后,又出了以叶裳、叶水夫为代表的一批俊杰。
叶裳是叶颂清族弟,叶颂清出山后,带出了一批家乡子弟,叶裳堪为代表。叶裳父庠生,书香之家何军权,叶裳幼读诗书,少年从军,先入浙江陆军小学校,再读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后考入保定军校第六期辎重科。叶裳自保定军校毕业后,回浙任陆军辎重兵一营二连连副尉官,后履立战功,抗战期间已累迁至79师少将副师长,驻节浙江。樊崧甫曾是叶裳主官。
据后人回忆,叶裳坚决抗日,敢与日军殊死作战,几度受创而不后退。79师亦死伤惨重,部队减员朋薇吧。后人说叶裳为官两袖清风,抗战胜利后居杭州,生活清苦。
还有叶水夫,肄业于沪江大学物理系,俄文翻译家,苏联莫斯科大学名誉博士,《世界文学》主编。

秦友庸
秦友庸

在茶山南麓古渡乡里,也出了一位将军——秦友庸。说起来,秦友庸和童保喧有翁婿之缘。因得保喧夫人厚爱,秦友庸娶童保喧爱女为妻。才子佳人,天作之合。此间还有一个故往,后来爱妻因病去世,秦氏痛心之极,三年之间不剃须不下楼,有中将军长委任状亦不接,前童人说他是三年勿落楼。
不过秦友庸之成功,靠的是努力,而不是沾丈人老头的光得来的。秦氏出身草莽,然出口能成诗,尤善着盲棋,有勇有谋,又仗义乡人,年纪轻轻即拔萃于乡里,故乡人皆不直呼其名,而称之为秦先生冷宫囚欢。秦氏得李士珍指引,考取黄埔四期,又投身北伐,跟随叶剑英。抗日战争期间,在海门浙省七区保安副司令任上平靖浙东沿海,又在浙省抗敌自卫团参谋处副处长任上参与指挥浙省抗日战斗,功绩可表。秦氏历经北伐抗日,为官清正,一身骨气,官至简任,少将。
秦氏气节,乡人评价只有四个字:石骨铁硬。在海门期间,秦氏不畏豪强龚民,善待百姓,至今有人传颂,当时地方上还赠匾褒扬。
秦友庸亦曾投身警界,先是在浙江训练新型警察,后又到中央警校任职。说到这,我们的视线得关注茶山的另一边了。因为除了秦友庸,在茶山北麓也出了一位民国警界宁海人的代表霓裳铁衣,他就是胡福相。

胡福相
胡福相

其实茶山北麓亦是人才鼎盛。
胡福相,出自茶山北麓胡家村,孝孺故乡。胡氏毕业于浙江省警官学校,又留学日本学习警政。后任福建建阳、永春县县长。1945年胡福相随陈仪收复台湾,受降日寇,出任台湾省第一任警务处处长,掌管台湾警政,为我中国统一颇有功勋。最后胡氏任中央警校教育长,接了李士珍的班。胡氏致力于民国警政的现代化改革,著作等身,官居简任,亦是将军。
胡福相之成功,皆因胡家和涨坑百年累积茶山灵气之故。茶山北麓,离胡家村不远,有涨坑村。涨坑林氏,非同寻常。胡福相外公涨坑林岐山是清朝贡生。舅舅林拯毕业于江南陆师学堂,与叶颂清出自一校,先任营长,后任杭州市公安局督察长、浙江财政厅火腿捐局总局长,亦带出了一批家乡子弟。胡氏才气,素有渊源。
胡福相是涨坑林拯的外甥,而林拯曾在童保喧麾下任营长。胡福相与其舅舅林拯,少时皆苦读于茶山释岗福田庵,其状酷似叶梦鼎在茶山东仓灵峰寺读书之情形。而对于故乡先贤方孝孺的事迹,前人后传,二人更是耳濡目染。
在民国警界,茶山脚下,南有秦友庸,北有胡福相,亦属一段人文佳话了。他们俩与李士珍、应怀宗形成的四个宁海人组合,堪称半部民国警察史。四人皆聚力于警校,砥砺前行,是近代警察历史的参与者。

李士珍与高级幕僚合影(前排中为李士珍郑冬心,二排左二为秦友庸)
民国精英

李士珍和应怀宗的老家,亦在宁海东路角皇冠家族,也就离茶山脚下三十里远的地儿,同受茶山人文洗礼。宁海分东南西北四路远古种田记,四个方向,风俗略有差异吴凯伦。东路一带山脉相通,东路人对茶山的体验尤其深刻。
应怀宗是童保喧的表弟,母亲水车陈氏,一心以童保喧为榜样,廿岁考取北京宪兵学校,1925年应氏入粤,投身革命,东征北伐,官居少将,可称黄埔宪兵元老。水车陈氏真是厉害,培养出了两位将军!加上孙女婿秦友庸,堪称一门出了三将军!应氏又任职中央警校多年,是李士珍的股肱干将。应氏“一生淡泊田园少,两袖清风子女多”。
李士珍,张振朗黄埔二期生,中央警校校长,贵为中将简任官,警界枭雄,育才建警,被后人尊为现代警察之父。李氏正学高小的老师是王贤治先生萨弗拉斯权杖,后来的孝孺乡乡长,在校常以孝孺行状激励子弟。王贤治先生亦是胡福相的老师。1930年代初,李士珍赴日考察警政,在日本警察大学时,更和胡福相是同学,两人成绩优异,常常相互比赛,不是你第一,就是我第一。
其实不论叶颂清、童保喧,或者李士珍他们,身上骨气皆受有茶山孕育千年之灵气。甚至于我们宁海一方,皆因茶山之灵气,而被鲁迅赞为那“台州式的硬气”。
最后借用茶山脚下当代秀才叶柱先生的一句话,茶山除了“她那浓淡适宜、馥郁多姿、异彩纷呈的绝妙景观”外,“纵观长达两千年来茶山的人文历史,说茶山是一幅历史文化画卷亦未尝不可。”

茶山磨注(盛高坚/摄)
□ 撰稿:杨灵统
□排版:水东居士
□ 审核:天姥老人
□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感谢您对“乡土宁海”微信平台的支持。赐稿邮箱nbnh3889@163.com
乡土宁海
xiangtuninghai

长按二维码,乡情扑面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