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时间男儿本自重横行 高适:-唐诗三百首赏析
男儿本自重横行 高适:-唐诗三百首赏析
丝绸之路上的诗人
男儿本自重横行
雪线耀眼。金子一般铺排在高高的祁连山上。
匈奴人把祁连山也叫天山。脚下这座城最早也是匈奴人修建的,不叫凉州城,叫姑臧城杨汉秀,也叫休屠城。姑臧大概是匈奴语,也唤盖臧,意思是卧龙城。而祁连山的这一段便也叫盖臧山,后来人们也叫它南山。
南山有座莲花山寺,据说早在白马寺修建之前就已经有了。那时它不称寺,叫灵岩陀,说是比白马寺要早近两百年。这个已经很难考究。能考究的是到了两晋时期,著名的高僧佛图澄又修建了这座寺大明孤狼,改名为灵岩寺,并立起一塔。现在,那座塔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醒目。
他曾上过那座山,去过那个寺。那个寺现在叫莲花山寺魏晓南。每年的五月十三,凉州四乡的人们都要去拜佛烧香,场面极其热闹。他没去过。他说不准自己是不是信佛,但佛教的一些道理他是认同的。
现在,他站在高高的凉州城楼上,遥看祁连山上的雪线,想起另一座也叫天山的山脉。那里正是战场。
此时,他已49岁。已是第三次出塞了。也是第三次站在这里心事茫茫了。本不该有什么大惊小怪,但面对河西边塞,茫茫戈壁,他还是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怀。
这是天宝十一年的秋天。河西走廊大片的白杨树叶子还未变黄,但树干早已染上了秋的风霜,格外青白,格外硬朗。
阳光在树叶上跳跃,眯着眼望上去眼睛还是会被晃到,大面积的空白遮天蔽日。空气燥热,风很大,蝉叫声在周边旷野里齐声发作,被风一吹,不太稳但还是很响亮。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高适出身于一个文武双全的官宦世家,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期的著名将领,战功卓越,威风烈烈,父亲高崇文做过州官。
自小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饱读诗书的高适,也是打小文武双全,剑下的功夫丝毫不比笔下功夫差别吵裸睡男。
高适也曾像李白那样叫了一声“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二十岁那年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去了长安。在他看来已经可以“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自己一定能得到君王的赏识,功名易如囊中取物。
在长安,高适“耻于常科”,不屑于那些应常科的考试。自诩少年老成,他在心里早早给自己谋划了一条可以通往仕途的捷径。
他首先将在京做官的父辈故交和当朝权贵一一拜谒了一遍姚晨孕妇照,以为凭借他们中的某一位的引荐,相当的官位必能唾手可得。
他甚至幻想希望在长安能遇上知己,将自己引入仕途。然而现实给了这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记响亮的巴掌,“白壁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现实偏偏不能如他所愿。
初来乍到就碰了一鼻子灰,高适的求官计划失利了,第一次出仕的愿望便落空。
事实上,高适并不是真正想偷奸耍滑,求取获得功名的捷径,这与唐朝特殊的取士制度有关。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盛唐士人在乐观自信、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文人大多怀着一种积极建功立业的昂扬心态。
而自科举产生后,虽然士人入朝为官的机会大大增加,但实际上是“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选中者少,“所收百才有一”,以至于许多文人皓首穷经,并不能保证仕途就一定得意。
唐玄宗刚登基那几年,天下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许多读书人都跑去考科举,随着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
当时的锉选制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朝廷顺应潮流“降低锉选层次,缩小锉选权限,扩大荐举范围”。
这样,一种独立于科举考试之外的荐举制度成为了许多读书人的仕进之途。这些人不用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只要有人推荐(一般是官员或者权贵),就可以直接录用。
而且,盛唐时代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自信心,社会上都把去边疆建立功勋看作是一种荣耀。因此,盛之士,供朝廷顾问之用。当然,被征辟之人往往需要权贵的荐举。
于是,高适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寻求立功边塞、曲线救国的机会,但期间一直没有受到主将的重用,那以后的十年,高适都滞留在宋州,“混迹渔樵”。
那时候,他为求得贵人举荐,奔走于权门。在天宝九年的时候,他送青夷军到蓟北,想借此得到入幕的机会,但最后还是失望而归。
在路上,东北边境形式让她心忧,社会上不公让她厌恶,高适于是辞去自己的封丘尉一职,奔赴长安再寻出路。
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和煎熬的过程,深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和强烈的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让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功名节义的向往,即使磨难和曲折再多,也始终把天下的安危为己任。
机会终于等到了。
在陇右节度副使、知河西节度的哥舒翰幕府判官田良丘的荐引下,高适得到机会去河西入幕。
当时,主政河西的哥舒翰是大唐名将,因为他礼遇文人,所以当时的很多有才学的人都纷纷赴边,到他的帐下效力。得到机会的高适异常兴奋,抱着边疆建功的想法奔赴了西域。
陇头远行客
从长安到河西幕府的那段经历,高适在后来的河西纪行诗中,给予了完整的记述。如《登陇》: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义和团运动时间
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
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
高适的河西纪行诗,延续了他一贯的诗歌风格,“尚质主理,慷慨悲壮。”这首《登陇》便是很好的例证。
实际上,高适在奔赴西域的过程中,路途虽然遥远,但心中是兴奋的,高兴的。他登上陇山,路过金城兰州,穿过武威古浪峡,最后到达陇右节度使治所武威。当高适到达凉州的时候,恰逢哥舒翰外出,他们没有见上面。于是,高适去临洮作了一次漫游。他登上登百丈峰,后,写下了《登百丈峰二首》: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从20岁开始,从西赴长安求仕开始,高适就一直在寻求一个能赏识自己,能荐举自己入仕的人,直到40岁的时候,才得到他人引荐,但因为朝廷里宰相李林甫等人的阻碍,只被授封丘尉一职,这对于一心要建功立业的高适来说,心中自然是郁闷的。
因而,他后来入幕凉州哥舒翰幕府时,心中那股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火焰又再次被点燃,同时杨云骢,他也把哥舒翰当成了自己的的恩人与知己。
为表现自己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高适在《登陇》里采取了先抑后扬的方式,在一片诚挚的感恩之心中将自己那种慷慨赴边,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今羌笛怨无穷
高适去凉州哥舒翰幕府报道经过了西北金城(兰州),他登金城的北楼,极目望去,只见山如诗水如画,这时,诗人忽然想起了古时的姜太公,也想到此行的期望,感而作《金城北楼》: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己羡播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诗的前四句写了金城的晴空,黄河水和兰州南北二山山水相映,如诗如画。而湍急的水流声急似箭,城头挂着如弓明月。这种动静映衬,视听结合的手法,将金城壮丽的自然景色描摹得恰到好处,透出一种苍凉雄壮之美。
当时的高适,已是年逾半百之人,远赴河西入哥舒翰之幕。是他所多年来所渴求的,对于此行,他前满含期待。
所以,诗歌的后四句重表现这种情怀,他追忆姜太公垂钓的故事,希望被人赏识。同时又想到“塞翁失马”的故事,深切地表达处诗人有立功边塞,转祸为福的想法。
高适离开金城兰州,进入古浪峡时,作了《入昌松东界山行》一诗:“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昌松,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昌松东界,即今天古浪县城东的古浪峡,地势险要,地理位置重要,为从兰州过乌鞘岭到西凉的必经之道。
高适在诗写了此行途中的艰险“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而群山重叠,山高林密,悬崖绝壁随处可见,但即便是这样的路况,高适依旧走得兴高采烈,思乡的念头或许会时而浮上心头,但高适努力去克服这种想法,始终保持一种去边疆建功立业的昂扬斗志天命三国。
因为去临洮,使高适又错过了和哥舒翰见面的机会。他于是写了《自武威赴临洮渴大夫不及因书即事寄河西陇右幕下诸公》一诗:
浩荡去乡县,飘摇瞻节旎。
扬鞭发武威,落日至临洮。
主人未相识,客子心切切。
顾见征战归,始知士马豪。
戈艇耀崖谷,声气如风涛。
隐轮戎旅间,功业竞相褒。
献状陈首级,飨军烹太牢。
俘囚驱面缚,长幼随颠毛。
毡裘何蒙茸,血食本擅躁。
汉将乃儿戏,秦人空自劳。
立马眺洪河,惊风吹白篙。
云屯寒色苦,雪合群山高。
远戊际天末,边烽连贼壕。
我本江海游,逝将心利逃。
一朝感推荐,万里从英髦。
飞鸣盖殊伦斯日其玛,俯爷恭诸曹。
燕领知有待,龙泉惟所操。
相士惭入幕,怀贤愿同袍。
清论挥尘尾,乘酣持蟹鳌。
此行岂易酬,深意方郁陶截教大妖。
微效倪不遂,终然辞佩刀。
诗歌选取了河西边塞“云屯寒色苦,雪合群山高”的典型环境,描写了唐军士兵胜利入关“浩荡去乡县,飘摇瞻节旎”的壮阔场面,“戈艇耀崖谷,声气如风涛”的高昂情怀,突出了那些守边将士的爱国之情,热情歌颂了大唐将士们保家卫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高适自己也将“怀贤愿同袍”,坚决随将出征,以身许国的悲壮情怀。
高适的《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是一首为了庆祝当时前方作战取得了胜利的诗歌:“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奇兵邀转战,连孥绝归奔孟依繁。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张鲁新。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石城与岩险,铁骑若云屯。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
高适本人固然未尝亲履西域,但同他相过往的朋友中却不乏其人。在其所赋赠别诗中反映了他的关切之情,如《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史永翔。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坚韧的刺刀。
离魂英惆怅,看取宝刀雄素慧容。
高适的这首律诗被后人称为“盛唐五言律第一”。当诗中的“安西”就是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
这首诗是高适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诗中高适表达一种希望在异域建功的精神以及乐观豪迈的昂扬的情绪。
这首中,高适对“飞蓬”、“铁骢”的进行了形象描绘,还对西域那广阔的天地进行了展示,在大气豪迈中,融入了诗人昂扬的精神气质和奋发的盛唐精神。
而在另一首五律《送裴别将之安西》中,诗人写道:“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酉吴兰馨紫。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在诗中,高适写出了西域的风尘和流沙,王翊丹更有岁月已蹉跎的悲叹,但诗人又收拾起这种负面的情绪,继续劝诫自己“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旅途的艰辛,环境的恶劣,激起了诗人建功边塞,实现人生理想的决心张玮珊。
事实上,高适在去河西沿途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不管是记事还是写景,都充满着一种昂扬乐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盛唐士人普遍热烈追求功名的一种表现,也是诗人“一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和爱国、报国情怀的流露。
这真是“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文章选自
《丝绸之路上的诗人》徐兆寿 闫倩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End-
唐诗三百首赏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丝绸之路上的诗人
男儿本自重横行
雪线耀眼。金子一般铺排在高高的祁连山上。
匈奴人把祁连山也叫天山。脚下这座城最早也是匈奴人修建的,不叫凉州城,叫姑臧城杨汉秀,也叫休屠城。姑臧大概是匈奴语,也唤盖臧,意思是卧龙城。而祁连山的这一段便也叫盖臧山,后来人们也叫它南山。
南山有座莲花山寺,据说早在白马寺修建之前就已经有了。那时它不称寺,叫灵岩陀,说是比白马寺要早近两百年。这个已经很难考究。能考究的是到了两晋时期,著名的高僧佛图澄又修建了这座寺大明孤狼,改名为灵岩寺,并立起一塔。现在,那座塔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醒目。
他曾上过那座山,去过那个寺。那个寺现在叫莲花山寺魏晓南。每年的五月十三,凉州四乡的人们都要去拜佛烧香,场面极其热闹。他没去过。他说不准自己是不是信佛,但佛教的一些道理他是认同的。
现在,他站在高高的凉州城楼上,遥看祁连山上的雪线,想起另一座也叫天山的山脉。那里正是战场。
此时,他已49岁。已是第三次出塞了。也是第三次站在这里心事茫茫了。本不该有什么大惊小怪,但面对河西边塞,茫茫戈壁,他还是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怀。
这是天宝十一年的秋天。河西走廊大片的白杨树叶子还未变黄,但树干早已染上了秋的风霜,格外青白,格外硬朗。
阳光在树叶上跳跃,眯着眼望上去眼睛还是会被晃到,大面积的空白遮天蔽日。空气燥热,风很大,蝉叫声在周边旷野里齐声发作,被风一吹,不太稳但还是很响亮。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高适出身于一个文武双全的官宦世家,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期的著名将领,战功卓越,威风烈烈,父亲高崇文做过州官。
自小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饱读诗书的高适,也是打小文武双全,剑下的功夫丝毫不比笔下功夫差别吵裸睡男。
高适也曾像李白那样叫了一声“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二十岁那年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去了长安。在他看来已经可以“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自己一定能得到君王的赏识,功名易如囊中取物。
在长安,高适“耻于常科”,不屑于那些应常科的考试。自诩少年老成,他在心里早早给自己谋划了一条可以通往仕途的捷径。
他首先将在京做官的父辈故交和当朝权贵一一拜谒了一遍姚晨孕妇照,以为凭借他们中的某一位的引荐,相当的官位必能唾手可得。
他甚至幻想希望在长安能遇上知己,将自己引入仕途。然而现实给了这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记响亮的巴掌,“白壁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现实偏偏不能如他所愿。
初来乍到就碰了一鼻子灰,高适的求官计划失利了,第一次出仕的愿望便落空。
事实上,高适并不是真正想偷奸耍滑,求取获得功名的捷径,这与唐朝特殊的取士制度有关。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盛唐士人在乐观自信、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文人大多怀着一种积极建功立业的昂扬心态。
而自科举产生后,虽然士人入朝为官的机会大大增加,但实际上是“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选中者少,“所收百才有一”,以至于许多文人皓首穷经,并不能保证仕途就一定得意。
唐玄宗刚登基那几年,天下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许多读书人都跑去考科举,随着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
当时的锉选制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朝廷顺应潮流“降低锉选层次,缩小锉选权限,扩大荐举范围”。
这样,一种独立于科举考试之外的荐举制度成为了许多读书人的仕进之途。这些人不用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只要有人推荐(一般是官员或者权贵),就可以直接录用。
而且,盛唐时代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自信心,社会上都把去边疆建立功勋看作是一种荣耀。因此,盛之士,供朝廷顾问之用。当然,被征辟之人往往需要权贵的荐举。
于是,高适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寻求立功边塞、曲线救国的机会,但期间一直没有受到主将的重用,那以后的十年,高适都滞留在宋州,“混迹渔樵”。
那时候,他为求得贵人举荐,奔走于权门。在天宝九年的时候,他送青夷军到蓟北,想借此得到入幕的机会,但最后还是失望而归。
在路上,东北边境形式让她心忧,社会上不公让她厌恶,高适于是辞去自己的封丘尉一职,奔赴长安再寻出路。
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和煎熬的过程,深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和强烈的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让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功名节义的向往,即使磨难和曲折再多,也始终把天下的安危为己任。
机会终于等到了。
在陇右节度副使、知河西节度的哥舒翰幕府判官田良丘的荐引下,高适得到机会去河西入幕。
当时,主政河西的哥舒翰是大唐名将,因为他礼遇文人,所以当时的很多有才学的人都纷纷赴边,到他的帐下效力。得到机会的高适异常兴奋,抱着边疆建功的想法奔赴了西域。
陇头远行客
从长安到河西幕府的那段经历,高适在后来的河西纪行诗中,给予了完整的记述。如《登陇》: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义和团运动时间
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
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
高适的河西纪行诗,延续了他一贯的诗歌风格,“尚质主理,慷慨悲壮。”这首《登陇》便是很好的例证。
实际上,高适在奔赴西域的过程中,路途虽然遥远,但心中是兴奋的,高兴的。他登上陇山,路过金城兰州,穿过武威古浪峡,最后到达陇右节度使治所武威。当高适到达凉州的时候,恰逢哥舒翰外出,他们没有见上面。于是,高适去临洮作了一次漫游。他登上登百丈峰,后,写下了《登百丈峰二首》: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从20岁开始,从西赴长安求仕开始,高适就一直在寻求一个能赏识自己,能荐举自己入仕的人,直到40岁的时候,才得到他人引荐,但因为朝廷里宰相李林甫等人的阻碍,只被授封丘尉一职,这对于一心要建功立业的高适来说,心中自然是郁闷的。
因而,他后来入幕凉州哥舒翰幕府时,心中那股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火焰又再次被点燃,同时杨云骢,他也把哥舒翰当成了自己的的恩人与知己。
为表现自己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高适在《登陇》里采取了先抑后扬的方式,在一片诚挚的感恩之心中将自己那种慷慨赴边,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今羌笛怨无穷
高适去凉州哥舒翰幕府报道经过了西北金城(兰州),他登金城的北楼,极目望去,只见山如诗水如画,这时,诗人忽然想起了古时的姜太公,也想到此行的期望,感而作《金城北楼》: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己羡播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诗的前四句写了金城的晴空,黄河水和兰州南北二山山水相映,如诗如画。而湍急的水流声急似箭,城头挂着如弓明月。这种动静映衬,视听结合的手法,将金城壮丽的自然景色描摹得恰到好处,透出一种苍凉雄壮之美。
当时的高适,已是年逾半百之人,远赴河西入哥舒翰之幕。是他所多年来所渴求的,对于此行,他前满含期待。
所以,诗歌的后四句重表现这种情怀,他追忆姜太公垂钓的故事,希望被人赏识。同时又想到“塞翁失马”的故事,深切地表达处诗人有立功边塞,转祸为福的想法。
高适离开金城兰州,进入古浪峡时,作了《入昌松东界山行》一诗:“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昌松,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昌松东界,即今天古浪县城东的古浪峡,地势险要,地理位置重要,为从兰州过乌鞘岭到西凉的必经之道。
高适在诗写了此行途中的艰险“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而群山重叠,山高林密,悬崖绝壁随处可见,但即便是这样的路况,高适依旧走得兴高采烈,思乡的念头或许会时而浮上心头,但高适努力去克服这种想法,始终保持一种去边疆建功立业的昂扬斗志天命三国。
因为去临洮,使高适又错过了和哥舒翰见面的机会。他于是写了《自武威赴临洮渴大夫不及因书即事寄河西陇右幕下诸公》一诗:
浩荡去乡县,飘摇瞻节旎。
扬鞭发武威,落日至临洮。
主人未相识,客子心切切。
顾见征战归,始知士马豪。
戈艇耀崖谷,声气如风涛。
隐轮戎旅间,功业竞相褒。
献状陈首级,飨军烹太牢。
俘囚驱面缚,长幼随颠毛。
毡裘何蒙茸,血食本擅躁。
汉将乃儿戏,秦人空自劳。
立马眺洪河,惊风吹白篙。
云屯寒色苦,雪合群山高。
远戊际天末,边烽连贼壕。
我本江海游,逝将心利逃。
一朝感推荐,万里从英髦。
飞鸣盖殊伦斯日其玛,俯爷恭诸曹。
燕领知有待,龙泉惟所操。
相士惭入幕,怀贤愿同袍。
清论挥尘尾,乘酣持蟹鳌。
此行岂易酬,深意方郁陶截教大妖。
微效倪不遂,终然辞佩刀。
诗歌选取了河西边塞“云屯寒色苦,雪合群山高”的典型环境,描写了唐军士兵胜利入关“浩荡去乡县,飘摇瞻节旎”的壮阔场面,“戈艇耀崖谷,声气如风涛”的高昂情怀,突出了那些守边将士的爱国之情,热情歌颂了大唐将士们保家卫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高适自己也将“怀贤愿同袍”,坚决随将出征,以身许国的悲壮情怀。
高适的《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是一首为了庆祝当时前方作战取得了胜利的诗歌:“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奇兵邀转战,连孥绝归奔孟依繁。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张鲁新。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石城与岩险,铁骑若云屯。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
高适本人固然未尝亲履西域,但同他相过往的朋友中却不乏其人。在其所赋赠别诗中反映了他的关切之情,如《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史永翔。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坚韧的刺刀。
离魂英惆怅,看取宝刀雄素慧容。
高适的这首律诗被后人称为“盛唐五言律第一”。当诗中的“安西”就是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
这首诗是高适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诗中高适表达一种希望在异域建功的精神以及乐观豪迈的昂扬的情绪。
这首中,高适对“飞蓬”、“铁骢”的进行了形象描绘,还对西域那广阔的天地进行了展示,在大气豪迈中,融入了诗人昂扬的精神气质和奋发的盛唐精神。
而在另一首五律《送裴别将之安西》中,诗人写道:“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酉吴兰馨紫。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在诗中,高适写出了西域的风尘和流沙,王翊丹更有岁月已蹉跎的悲叹,但诗人又收拾起这种负面的情绪,继续劝诫自己“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旅途的艰辛,环境的恶劣,激起了诗人建功边塞,实现人生理想的决心张玮珊。
事实上,高适在去河西沿途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不管是记事还是写景,都充满着一种昂扬乐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盛唐士人普遍热烈追求功名的一种表现,也是诗人“一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和爱国、报国情怀的流露。
这真是“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文章选自
《丝绸之路上的诗人》徐兆寿 闫倩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End-
唐诗三百首赏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