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10-31 00:10:28   全部文章   0/276

俗世乐土破解涉军维权难题,货币化安置是关键-军中帐下

破解涉军维权难题,货币化安置是关键-军中帐下
作 者:坤 哥
某市维权事件发生后,不惜动用信号屏蔽车长剩将军,封锁网上消息。据某地政法部门的兄弟透露,他们那里目前开了会、发了文,严禁再出现类似问题。奇葩的是竟然说退役军人已经“渗透”到各个部门!
渗透这个词,通常是我们拿来形容敌特分子的!
这些年退役军人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某些官方看法),在我们极力声讨,正臂高呼,要求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要求退役军人得到妥善安置,要求参战老兵、伤残军人得到有效保障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问问,从什么时候退役军人成了维稳对象,这一历史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搞不清这些问题,我们的团结只会成为打压的理由!
不妨先来看看历史。
(一)历史的共性
惶惶一部中华历史,就是一部对军人苛刻的历史。
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安天下,这是古人总结的智慧结晶重装悍将。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老婆吕雉,统一四海之后,相继残杀了退役军人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汉景帝时掀起七国之乱,周亚夫平叛功不可没巨能特钢吧,退役后结局却很悲惨。
周亚夫的罪名是腹诽心谤。说一个朋友到周亚夫家喝酒聊天,朋友酒后满嘴跑火车,对当局牢骚遍地,周亚夫没法一言,只不过嘴角微微动了动,就被刀笔吏抓住“把柄”杀了。

我们通常的看法是功高震主,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小岛文美。
先来看看汉初的政治势力,一派是功臣系,也就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将军们,一派是宗亲,也就是刘邦封的刘姓王,最后一派是吕后封的吕姓诸王也就是外戚系,这三股势力相互掣肘,相互制约。刘邦和吕雉最先打压的就是功臣系,到刘邦去世之前,能力最强,势力最大的退役军人被消灭完。
吕雉死后,陈平、周勃为代表的功臣系联合宗亲系发动政变,一举解决了外戚系。功臣系势力日微,宗亲独大,所以汉文帝开始实行“推恩”,实质就是把诸王的封地越封越小,让他们没有力量造反。到了汉景帝,晁错提议直接削藩,造成七国之乱。平了叛乱之后,功臣系又强大,所以汉景帝死之前解决了退役军人周亚夫。
表面上,功臣们帮助赢得了天下,理应给予他们最优厚的待遇,最崇高的地位,最合适的官职,但实际恰恰相反。
打仗动乱的年代,其实都是军政府,或者叫军人政府,起主导作用的政治力量是军人,所以军人的地位必然是最高的,也是最受推崇的刘桃绫。然而一旦国家稳定之后,除了保持相应的防卫力量之外,历朝历代都是在打压军人势力,实行“涉军维稳”。
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孙权刘备等军阀逐鹿中原玉女性重伤,其中曹操军事力量最强大,但同时也是内政最混乱的。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曹氏、夏侯氏这些宗亲将军,把持着选官用人之权,只凭将军们一句举荐,便可以入朝为官。所以当时吏治不可能清朗,内政不肯能正规。俗世乐土
曹丕顶着压力,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也就是中央派出官员对人才进行考试分等级,然后根据等级安排岗位,剥夺了用人之权。曹丕的这一做法得到广大士族的拥戴,士族作为一股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所以也就不难理解,邓艾打到成都以后,蜀国的大臣都劝投降,结果兵不血刃拿下成都,蜀汉灭亡。
隋末唐初,实行府兵制,平时种田,战时打仗,打仗可以分田得地得功勋,这跟秦朝的军人地位有点类似。所以大家可以看唐朝的边塞诗数量之大、成就之高,无出其右。边塞诗普遍表达的是保家卫国、马革裹尸的壮烈情怀。所以最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便是边塞诗。
然而好景不长,战争结束,府兵沦为将军、官员的私兵,与奴隶没有多大差别。到了武则天时期开始实行募兵制,也就是雇佣军,军人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才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到了唐朝中后期,造成军阀割据,尾大不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盛极一时的唐朝在军阀的铁蹄下风雨飘摇的画面,一定是历朝统治者难以忘怀的场景。所以宋朝开始,极力倡导重文轻武,军人社会地位越发低微。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只能由文官担任,唯一一个担任过枢密使的武将狄青,纵有天大的威名,一上任就被杀立威。

这是文官最好的时代,也是武将最坏的时代。
整个社会风气都歧视军人。由于募兵困难,常常将罪犯直接补充到军队当中(发配充军),甚至大量招安造反的贼人(水泊梁山之流)。这些加深了老百姓对军人的不良印象,再加上高层的极度警惕和压制,比如文官监军,导致了士兵地位极其低下。
所以南宋以后,我们一直处于被动挨打、割地求和的局面。再也没有一直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保卫中华帝国。
(二)难以逃脱的历史法则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绝不会简单的重复。
1949年建国后,新中国如何治理、靠什么人才治理,依然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国家对于人才极其渴求。一时间又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怎么办?最可靠、最方便的当然就是军人。这些军人本来就是穷苦农民出身,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符合我们的意识形态,另外,数量巨大的军人队伍,如果不充实到地方,也的确是人才的浪费。
所以刚一建国,1950年6月就裁军150万,到1960年,10年总共裁军4次,几百万人投入到地方建设中杨慧妍。所以那个时候军人的社会地位是极高的。政府里上班的,都是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现在治理国家也是互相支持,来了新的退役军人,水谷雅子自然也是开门相迎,根本不会出现什么退役安置、老兵上访、涉军维稳问题。

另一方面,经过战乱后的国家,经济水平低下,很多人白米饭都吃不上,到了文*,更是饿死不少人。然而作为国家的武装防卫力量,部队肯定能吃上饭,还是白米饭!肯定能穿上好衣服,还是漂亮的军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既可以吃饱饭吾爱是谁,又可以退役后从事好工作,从军就成了社会风尚。
这个时候的政府可以叫“军人政府”,尽管不是很准确,但是“军人政府”势必会退出历史舞台。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国家人才越来越多,对于军转人员的渴求不再强烈,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退役军人的悲剧开始了。
(三)如何安置才是关键所在
5700万退役军人,这是一个既可爱又可怕的群体。有着共同的政治意志、价值追求、权益诉求,还有这很高的职业素养,放在哪段历史、哪个国家,都是重点防范的对象。尽管听上去很伤心,但这就是政治。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安置好退役军人。
有的人提出,让退役军人平级安置,甚至安排到四大班子担任领导职务,还要跟公务员一样正常晋升。兄弟,认清现实。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不一样了,每年的转业军人如此之多,一个地方主要领导人都是退役军人,你觉得可能吗?
那些高呼着牺牲奉献,提出强烈利益诉求的人,不过是不懂历史罢了。
其实早在90年就推出过军官复员制度,不过因为阻力太大,被迫取消罢了,这也是现在遗留问题较多的一部分人。虽然取消,但是趋势在所难免。
退役军人安置不好,待遇得不到落实,地方政府固然难辞其咎,但问题的关键不在地方政府。因为他们不过是政策的执行者而已。
造成退役军人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制定没有跟上形势发展。
今天特意看了算了一下,今年三期士官转业能拿到15万,其中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占了11万,四期士官转业能拿到22万,其中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占了16万。
注意,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现在地方企业同样都有,而且他们还是自己缴纳一部分,单位补助一部分。而我们就只有一半。这部分钱本来就是我们的,不应该算作转业费匪夷所思造句。
所以军人的12年青春值多少钱?4万。16年青春值多少钱?6万。
不管我们再怎么强调国家政策、大佬讲话,事实就是这样,直到你离开,这个画的大饼其实一直就只有这么大。不过是把你应该拿去还按揭的钱存着,你退役的时候给你,显得钱很多罢了。
可悲的,我们这个群体,很多的人还活在梦中,一听15万、22万,竟然还在感叹“哇!这么多啊!”
什么政策才能安置好退役军人呢?让他们既不为生存困扰,又不会“尾大不掉”。
转业这种政治诉求不可能实现了,但是能用钱解决的是都不是事,我认为货币化安置才是趋势。
这几年都在讨论军人职业化,职业化的核心是什么,说白了就是老老实实当兵,回家老老实实种地,只不过在古代叫卸甲归田罢了八斤哥。
军人服役时给予高工资高待遇,退役时给予相当丰厚的安家费,补偿他们牺牲奉献、为国守土,再加上全方位的立体保障体系。提供足够的教育援助、就业扶持,建立完善的退役军人体系医院保障退役军人、伤残老兵,甚至提供退役国家公墓,设立退役军人节日提高军人荣誉。美军就是采取这样的货币化安置,所以美军用在退役军人身上的钱比我们的军费还多。
然而我们这些年实行的是转业和复员共存的方式,一方面转业饱受诟病,在地方难有生存空间,一方面复员配套体系空白,退役后很多人没有谋生之技,在辛苦忙碌中蹉跎半生。
所以,尽快完善货币化安置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来源:剑戟如梦
返回顶部